<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博動態
          “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開幕儀式于劍橋大學舉辦
          發布時間:2017-08-30瀏覽量:4340

            由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及其附屬機構康河計劃聯合主持的“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開幕儀式今日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舉行。中國江蘇省文化廳代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副院長與劍橋市長共同剪彩并發表致辭。本次開幕活動包括“國際藝術家眼中的昆曲”藝術展、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的現場昆曲表演、各國藝術家現場即興藝術創作等。
             本屆“國際藝術家眼中的昆曲”展中的作品源于2015和2016年在劍橋大學舉辦的兩場昆曲表演。2015年,江蘇省昆劇院將中國傳統藝術昆曲帶進劍橋大學,為當地師生和居民獻上精彩的昆曲表演。 2016年,作為紀念莎士比亞和湯顯祖誕辰4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江蘇省昆劇院帶來《牡丹亭》和《十五貫》兩出折子戲,以表演加互動座談的形式,讓劍橋的師生再次感受到了昆曲藝術的魅力。2016年演出期間,主辦方邀請了英國、中國等多國藝術家以昆曲人物造型為靈感,即興作畫,并在今年的活動中將這些作品展示給更多觀眾。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畫家對于中國昆曲的獨特理解。
             本次開幕活動中的昆曲表演將與以往不同:今年的現場表演將結合虛擬現實技術,令擁有悠久歷史的經典昆曲表演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賞體驗。劍橋本地的藝術家們將受邀在觀賞演出時于現場進行藝術創作。據了解,主辦方劍橋大學“康河計劃”預計在2017年末,將 “國際藝術家眼中的中國昆曲”展覽帶回中國,在中國江蘇美術館舉辦二次展覽,將世界各地的畫家眼中的昆曲藝術呈現在中國觀眾的面前。
             江蘇文化廳廳長徐耀新表示,全球數字博物館的建成是多方合作的成果,是全球資源的匯集!我們希望,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項目,既整理和保存昆曲這一古老的藝術,也成為全球共享昆曲藝術的新平臺。
             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工作人員馬克·愛列特說,非常感謝康河計劃對我們的支持,非常期待未來的合作會帶來更多驚喜。
             全球昆曲數字博物館項目于2016年10月啟動,由隸屬于劍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的劍橋康河計劃發起,劍橋大學多個機構協同參與。昆曲數字博物館將收藏全球各國與昆曲相關的文物與影像資料,為保存這項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盡一份努力。昆曲,在中國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于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作為中國最古老的、仍被流傳的戲曲之一,它已有逾600年歷史。昆曲的服裝、樂器、音樂等元素,都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精粹。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