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搜集、保管、研究、陳列、展覽有關革命、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文物或標本的機構。博物館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而高校博物館教育以其巨大的實物資源為依托,其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直觀形象的展教手段,鼓勵參與、提倡在發現中學習的展教思想獨具特色,博物館珍藏陳列的各種文物是教育的特殊教材,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我校博物館如何利用自己豐富的文化資源,寓教于樂,如何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出每個人的好奇心,創造出更有益于他們身心發展的教育形式?博物館如何成為我校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其“大學教育第二課堂”的功能?這不得不成為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和思考的一個課題,也是事關博物館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今社會科學教育備受青睞,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卻相對受到冷落。但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與科學教育同等重要,人文教育對培養具備知識遷移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意義重大,而道德教育作為當今素質教育成功與否的一重要目標,為此,國家先后頒發《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各教育機構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道德品質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我校博物館無疑成為推行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這一重要教育渠道。此外我校不但建設了博物館,還建設了雷鋒紀念館、航空展覽館等場所,珍藏了大量藝術、思想、文學等人文方面的實物,且具有靈活性與無限制性,寓教于樂等教育特點,是開展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想場所。它們在推動美育、德育、科學知識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我們始終認為博物館不能片面追求考古化、專業化,更不能旅游化,而應該在普及與提高方面堅持創新,我校博物館在辦館過程中,始終注重自己的施教意識,結合自身類型,準確定位,凝練特色,形成百花齊放、類型各異但又重點突出、全面兼顧的教育基地,充分發揮這一特殊機構的教育功能。我們力爭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功能緊密聯系起來,我們通過對自身的資源整合,專門成立博物館手工社,油畫學習班等學生社團組織,通過另一種形式把有手工制作、美術課都轉移到博物館來進行,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綜合文化素養。此外博物館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和資源優勢,整理和復原造紙、拓制、石雕、篆刻制作、印紐制作等知識,把它形成課程,在廣大師生中進行推廣。我們認為在人文素養的普及與提高創新方面,博物館還承擔著一定的培訓服務,為此博物館要求博物館工作人員必須保證每天真的拿出一定的時間來指導學生們參與這些創造的過程。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策劃各種專題展覽,如在下半年為挖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的手工藝術,同時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外校園生活,開闊同學們的視界,培養同學們的生活創新精神,在12月25日舉辦首屆博物館“智造杯”手工作品展覽活動。為感受民族文化,學習雷鋒精神,傳播科普知識,同時為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加強博物館講解隊伍的建設,在11月21日舉行青島黃海學院文博講解大賽。為增強同學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提高廣大師生對歷史文物的熱情,在12月10將舉行有獎征文大賽。這些活動,無疑在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在繁榮校園文化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相信,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這所實踐教育的大課堂是開展人文教育的理想場所,他以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和人力資源在培養人文素質、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傳統文化、樹立和諧理念等方面將成為素質教育使命的承擔者與實踐教育的先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