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館是隸屬于大學、建在大學校園中的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她們構成了近現代大學的文化景觀,為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高校博物館又是一面鏡子,彰顯出大學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黃海學院從經院哲學向實證經驗的變化,推動了大學博物館的爆發性增長,世界知名大學都有博物館,美國學者也指出,幾乎每一所美國高等院校都有博物館。高校博物館在其所在大學文化的語境中獲得意義,取得生存的權利,凸現其自身的特性。
黃海學院博物館作為文博領域的一個特殊群體,植根于大學文化的深厚土壤,應該發揮獨特的育人作用。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充分地發揮育人功能,積極地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為在校大學生作好服務。
黃海學院博物館不僅僅定位于文化藝術板塊,也在努力融入學生的課堂教學中。自2013年起,在博物館育人環境的引召下,黃海學院很多二級學院以實踐教學為主題組織學來到博物館開展社 會大課堂參觀實踐活動。自發地把課堂內容引進博物館、紀念館,開展大學生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為青年學子提供豐富的社 會實踐活動,實現德育與美育融合的行動研究。學生們能夠在博物館這所社 會大課堂里細心觀察,自主探究,大膽想象,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體會到了教育的樂趣。如何讓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成為學生學習的陣營,吸引更多的同學走進博物館參加第二課堂活動,也是2014年博物館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同時黃海學院博物館利用設立的志愿者學會這一平臺,積極推動我院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博物館擔任志愿者,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得到鍛煉,而且還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同時博物館也考慮到大學生的特殊性,為他們設計了適合他們自己個性和特點的志愿者項目和諸多興趣小組,除講解部外,博物館將還成立了手工制作興趣小組、國畫興趣輔導組、油畫興趣輔導組、宣傳部、發展建設部等,分別為愛好手工制作、工藝篆刻、傳統國畫、書法、油畫的學生提供活動場所及專業老師的輔導,這些項目同學生的社 會實踐相結合,他們會在志愿服務的同時會取得一技之長。
黃海學院博物館學生志愿者丁亞利同學,于2012年入博物館志愿服務,在參加2013年由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文物局主辦、青島市博物館承辦的“青島市第二屆博物館講解員大賽”,取得了志愿者組三等獎的優異成績,雖然尚未畢業,但被有關單位在一次講解接待中看中,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已正式向丁亞利發出邀請,畢業后即可正式工作。
黃海學院博物館將繼續奉行“善小成博 大愛珍物 厚德立館”的宗旨,不懈努力,打造更多的精品“社 會課堂”,豐富青年學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地發揮育人功能,積極地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為在校大學生作好服務,為我校在加強內涵建設中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