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挖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的手工藝術,同時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外校園生活,開闊同學們的視界,培養同學們的生活創新精神,推進大學生文化藝術素質教育,順應我院手工藝術愛好者的意愿,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博物館“智造杯”手工作品展覽活動。
此次展出的作品均是我校博物館開展第二課堂的教學成果。其中包括:博物館智造社成員開發制作的硯臺、印紐、琥珀等文房系列,今年博物館剛剛成立的沙畫工作室成員的沙畫作品及書畫裝裱社成員的拓制作品,首飾藝術部的手工飾品等。從他們新穎的手工藝作品不難看出他們能夠做到去承襲傳統,努力學習老一代藝術家的智慧,去宏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及民間藝術,并與時俱進,融合了現代元素,這些種類豐富,風格各異的手工作品令在場的來賓和觀眾愛不釋手、贊不絕口。
我校博物館一直把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實踐教育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而我館倡導并開展的“中國傳統文化—博物館綜合實踐課程”便是其中一個很有成效的載體,目前開展的各類素質教育課程,已培訓學員300多人次,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如今年我校博物館手工智造社成員陳光、祿波兩位同學我校博物館尚智工坊學員在魯硯硯雕藝術大賽中獲得佳績,博物館指導開發的文博創意產品代表我市文創產品成果在山東省博物館展出。
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使其“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播下傳統文化保護與繼承的種子,還有助于重拾“工匠精神”,營造“崇尚一技之長”的職教氛圍。因此,青島黃海學院近幾年來大力發展傳統文化藝術教育,著力營造校園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博物館在學校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作用,以其作為文化載體的特殊引導功能,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體。

整體格局

剪紙與拓片

沙畫與根雕

手工瑪瑙首飾

硯臺與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