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鑒賞
          彩陶的文化價值
          發布時間:2013-06-21瀏覽量:7103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考古事業大規模地開展,大量的新的出土資料表明在仰韶文化晚期已有彩繪陶,龍山文化的同時期中,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彩繪陶進一步發展起來。但彩陶在遺址和墓葬中廣有發現,而彩繪陶只在少量的遺址和墓葬中發現,因此有的彩繪陶可能具有禮器性質。一部分彩繪陶上的紋樣是接近彩陶的,如廣河齊家坪出土的齊家文化彩繪陶和彩陶卜的紋樣是一樣的。而一部分彩繪陶上的紋樣又接近于青銅器的紋樣,如近年來在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了一批彩陶,彩繪花紋中的蟠龍紋和變體動物紋,很接近于青銅器上的同類花紋。陶寺遺址有彩繪陶的古文化,被稱作陶寺類型,屬于中原龍山文化變體。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彩繪陶上的蟠龍紋既能看出和仰韶文化的魚紋存有聯系,也能看出和殷代青銅器的蟠龍紋的密切關系。如寶雞北首嶺出土的一件細頸彩陶壺上的魚紋,兩鰓乍起,身子縱分而布有鱗甲,尾不分叉,這些基本特點,與陶寺彩繪陶上的蟠龍紋相似。因此陶寺彩繪陶卜的蟠龍紋則可能是從魚的某一種紋樣變化而來的,即所謂的"魚龍變化",使人聯想到魚躍龍門,出而成龍的傳說。可是陶寺彩繪陶盤卜的蟠龍紋又與商代婦好墓銅盤上的蟠龍紋相類似,而婦好墓銅盤中除蟠龍紋外,還有兩條魚紋,說明蟠龍與魚紋有一定的關系。從彩陶上的魚紋經彩繪陶的蟠龍紋到商代銅器的蟠龍紋的前后發展關系來看,彩繪陶在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陶寺遺址出土的其它彩繪陶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陶寺出土的圓點紋彩繪陶甕與禹縣谷水河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圓圈紋彩陶甕的器形和花紋都是相似的。陶寺彩繪陶卜的旋紋與臨汝閻村的仰韶文化晚期彩陶上的旋紋都是以弧邊三角紋斜向構成。這些例證表明陶寺彩繪陶與仰韶文化晚期彩陶有著密切關系。陶寺彩繪陶除去蟠龍紋外,還有變體動物紋與商周青銅器上的獸紋也很相近,這又表明陶寺彩繪陶與青銅器的花紋也有密切的聯系。那么遵循這一線索,我們認為商代青銅器上的一部分花紋可能是由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彩陶經中原龍山文化彩繪陶而演變發展來的。因此,仰韶文化的彩陶藝術,尤其在紋樣方面給青銅藝術以一定的影響。可以認為彩陶藝術是青銅藝術的一個重要源頭。在中國廣闊地域內以彩陶為主要方面的陶器藝術達到的高度成就,為殷周青銅藝術的匯成和發展奠定了雄渾的基礎。

          中國彩陶藝術是傳統藝術的光輝起點,在中國現存的原始藝術中,彩陶藝術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它是最早以彩繪圖案紋樣與造型相結合的工藝美術,反映了中國上古時期各部族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并且在歷史的進程中,各部族的文化相互影響和多層次地融匯的過程。中國的傳統藝術正是植根于廣袤而肥沃的土壤中,蔚成參天的巨樹。中國彩陶對研究傳統藝術發展的源流問題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對于探討中國特有的美學觀念的形成問題,也提供了無比豐富的背景材料。

          從中國彩陶藝術中,我們可以學習它的意象表現方法和以意造型的構成手法;研究紋樣和圖案的發展規律和形式法則;研究器形與花紋的關系和立體設計的規律;研究中國古代先民觀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學觀念;研究中華民族文化形成的過程;研究中國和世界其它地區的遠古文化的發展道路。這些對于我們繼承發揚偉大的藝術傳統,探討彩陶藝術和現代藝術的關系,對創造我們時代的工藝美術,不僅有學術方面的意義,也有現實運用的價值。因此中國彩陶不僅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人類共同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