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物考古、博物館陳列保管等工作中,為便于對碑碣墓志、石刻造像、古陶磚瓦、銅鐵鑄器、古代貨幣、甲骨文字等文物的研究與展覽,往往需要把某些器物上的文字和花紋拓印下來,俗稱為“拓片”。不但文物上的字跡和紋飾可直接印在紙上,而且文物的形狀也可以拓印出來,給人們以清晰、真實、生動和完整的印象。經過細心裝裱之后的拓片能長期保存,供學術界研究和欣賞。
近年來,拓片收藏逐漸為藏界所關注,成為一個主要的收藏門類。筆者長期就職于文博部門,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大量拓片,現就此發表一些自己所研究的粗淺看法。
拓片的產生
拓片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捶拓始于隋代,最早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臨摹習字。到盛唐時,這種臨字方式被貴族士大夫廣泛采用。到南宋時期,拓片的拓制已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拓片在制作時,先把紙潤濕后再上到碑刻上,拓包蘸墨捶拓而成,后又經過托裱。
拓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和人類的共同財富。
拓片種類
拓片,是以濕紙緊覆在碑碣或金石文物上,用拓包沾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而成的印刷品。
拓片的拓制方法主要有三大類:墨色深黑有光色的謂“烏金拓”,黑色淡而勻凈的謂“蟬翼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在這個基礎上,還有碳灰拓、穎拓、畫拓、撕紙拓、隔紙拓、擦拓等技法。從色彩上分類,又有墨拓與朱拓兩種。墨拓比較適合于文人的口味,也合乎傳統的陰陽哲學;朱拓采用礦物質朱砂顏料,初拓用朱,代表珍貴,也有驅邪的用意。
拓片種類繁多,包括碑、墓志、摩崖石刻、石經、佛經刻石、經幢、造像銘文、刻帖、游記石刻、畫像石、畫像磚、塔銘、造橋銘、圖畫刻石、鐘鼎銘文、瓦當文字、硯銘等。這些文字資料分別記錄了人類歷史的一些片段, 對研究古代歷史和書法演變有著重要意義。
不僅碑石文字能拓印,金屬器皿以及骨、瓷、磚、木、玉等器物也可以拓印。從形體巨大、字跡與紋飾粗放的碑碣,到形體較小、字跡與紋飾纖細的銅器銘文以及陰刻或陽刻的畫像,只要需要,都可以進行拓印。有些碑碣和器物拓片,墨色長期不變,是照相難以勝任、難以完成的。由于拓片自有獨到的作用與趣味,久為藝壇和文史學者所重視。
傳世拓片以碑帖為主,兼雜吉金、摩崖、墓志、造像等, 數量稀少的是磚瓦拓片。秦磚漢瓦之所以珍貴,主要原因是上面有許多當時人們所不了解的圖案。清代的文人大多注重文字學研究,而避開漢畫不談,因文字能夠“正經補史”。除容易上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漢畫所表現的靈異圖案多不了解,若傳后世,恐留笑柄。所以,清以前的漢畫拓片傳世極少。
拓片的價值
拓片不僅是保存和介紹石刻銘文、圖像的得力工具,也是一種頗具價值的文物。由于中國文化中利用拓本的歷史久遠,所以能保存至今的古代拓本大都是文物珍品。僅從書法價值來談, 拓片資料對研究書法源流及時代風格演變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是研究書法史珍貴的實物標本。那些書法瑰寶更具有重要的借鑒、欣賞價值。若從歷史角度看,拓片資料既可補史料之不足,又可糾正史書上的失誤。
1。史料價值
拓片是研究歷史的原始資料。通過研究歷代留存下來的拓片,史學家可以掌握當時社會的政治體制、經濟狀況、文化藝術、軍事謀略以及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也可以為考古學提供多個領域的信息。
拓片文獻不但可以對傳世文補充缺略,還可以訂正說誤。拓片文獻中數量最大的原始資料是墓碑拓片和墓志銘拓片,兩者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傳記資料,對現有歷史資料,尤其是人物傳記資料能提供恰當的增補,甚至可以將歷史典籍中已經消亡了的史實得以重新恢復。其史料價值具體又可以細分為以下三點:拓片是收集保留文字記錄的重要方法;石刻拓片促進了古代書法藝術的保護和傳承;石刻拓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藝術價值
拓片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融合了原石的風韻、拓制者的藝術修養以及歷史的滄桑感,透出了其他藝術品所不可替代的獨有的形式美感。
3。文物價值
拓片是文物研究中經常用到的重要的信息資料。對于那些已經殘損的文物來說,一張拓片本身就成了無法再復制的文物。拓片往往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國內現存較早較稀有的原拓,更是稀世珍本,成為珍貴的文物,如唐、宋、明原拓有的僅存一二。若原石久佚或流落海外或即使拓本原石還在,至今已經殘損,其原石雕刻手法與風格又有極高的代表性,其原拓就更彌足珍貴。石刻拓片是修復和保護文物的重要依據,不僅為某一區域的考古發掘、歷史研究、文物鑒賞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相應的研究資料,也為文物古跡的保護和修復、仿制和重建以及景區的開發工作提供最原始的史料。使用傳拓技法拓制出的拓片和原石是1∶1的比例,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原石的風貌,甚至細微之處也表現無遺,是復制名勝古跡碑刻最可信賴的依據。
拓片的保存與保護
拓片是圖書館、博物館等收藏機構中紙質類藏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材質原因,拓片是各類藏品中較難保存的藏品之一,容易出現水漬、污漬、皺褶、折痕、變形、斷裂、煙熏、變色、微生物損害、動物損害等多種文物病害。
拓片類藏品屬于紙質文物,因其材質關系,這類文物較其他藏品更加嬌貴,是各類文物藏品中較難保存的一類。拓片的保存與保護,大都采取整幅保存,有的是經過裝裱保存的,大部分為原始拓紙狀態。對于原始拓紙狀態拓片的保存主要采用整張折疊的方法,以縮小拓片的面積,便于收藏保存。
拓片的收藏
拓片不同于書法繪畫,它是集金石學、考古學、美學三位一體的高層次藝術門類。具體說,它就是將具有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的高古刻畫、浮雕文物,拓制于紙上而形成的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隨著藝術品及拓片市場的繁榮,拓片在文玩市場讓人看到了它的收藏前景。從今后的發展勢頭來看,拓片的文化底蘊將為更多的人所知,璀璨的藝術光華終會把諸多收藏者的目光吸引過去。
拓片收藏,不但能陶冶性情,增加藝術修養,而且能保值增值。它要求收藏者具備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藝術修養。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現代人。
拓片收藏首先要擺正心態,要以欣賞的角度來購買拓片,切勿盲目投資,要確定自己的收藏方向,以興趣為主、投資為輔,才不會為價格的波動而感傷。拓片收藏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強烈的責任心。出于對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的熱愛,真正把收藏拓片當成一種愛好、樂趣和藝術享受。收藏拓片還要有耐心、有恒心,要處處留心,日積月累才能使自己的收藏日趨豐富。收藏拓片要獨具慧眼,有較高的鑒賞能力。在收藏拓片時要有一定的鑒別和判斷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拓片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只有那些真正最古樸、最純真,富于個性創造和地域特點、生動鮮活的作品才具有收藏的價值。
拓片收藏應注意在收藏之前要弄清該拓片的內容、寓意、歷史背景及其表現形式。要把握該拓片能否準確、清晰、生動、完整、真實地再現原來的內容與神韻。拓片所記錄或表現的內容是否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好的拓片帶給人更多文化歸屬感。
正是因為拓片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才顯得彌足珍貴。
曾幾何時,在眾多收藏門類中,相較于瓷器、玉器、家具的收藏熱,拓片一直屬于較為冷門的收藏。近年來,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拓片逐漸受到眾多投資和收藏者青睞,具有一定群眾基礎的拓片收藏熱將不斷升溫。隨著拓片收藏活動的不斷深入,拓片收藏價值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