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南陽玉"或"河南玉",產于南陽市城區北邊的獨山。也有簡稱為“獨玉”的。為全國四大名玉之一。獨山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光澤透明,色澤斑駁陸離。有綠、白、黃、紫、紅、白6種色素77個色彩類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據拷和氏璧就是獨玉,最后被秦始皇做成玉璽。元代時期,南陽獨山玉供給宮廷設的“玉院”使用。元世祖忽必烈為了大宴群臣,乃命玉雕名匠琢成了盛酒的“瀆山大玉海”,雕件直徑達135cm一182cm,高70cm,周長493cm,呈橢圓形,內空,外壁雕刻了神態自然、栩栩如生的蛟龍、海馬、海豬、海鹿、海犀、海螺、飛魚、青蛙等動物,以及兔首魚身的奇異禽獸,浮沉于波濤洶涌的大海中,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玉海”以大塊玉歷時十五年雕成,重3500公斤,可佇酒30余擔,為世所罕見的巨型玉器和藝術珍品。2004年5月26日經國內專家鑒定,“瀆山大玉海”為南陽獨山玉。
成因產狀:產于蝕變斜長巖體內,由于基性斜長巖或輝長巖在低溫下,受到沿構造裂隙上來的巖漿晚期熱水溶液交代、蝕變等作用形成的;
著名產地:世界著名產地有中國河南省南陽市獨山。
名稱來源:因產于中國河南南陽市郊獨山而得名,又名“南陽玉”、“獨玉”。南陽素有“玉石之鄉”的美稱;
::晶體形態
以細粒結晶為主;顆粒比較細,粒徑小于0.05mm,隱晶質,質地細膩,堅硬致密;
::物理性質
硬度:6.0-6.5
比 重:2.73-3.18g/cm3
顏 色:獨山玉多是由2~3種以上顏色組成的多色玉系,常見的顏色有白、綠、紫、黃、紅、黑色等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光 澤:玻璃或油脂光澤
顯微鏡下:有黑色色斑,顏色不鮮艷,可見多種礦物包體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開采獨山玉,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獨山玉的制品。西漢時曾稱獨山為“玉山”。
獨山玉由于色澤鮮艷、透明度好等優點,躋身我國“四大名玉”之列。高檔獨玉的翠綠色的品種,與緬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陽翡翠”之譽。一般獨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種陳設件以及手鐲、戒指、項鏈等飾物。
獨山玉是一種多色玉石,按顏色可分為八個品種。
① 綠獨山玉:又稱為“天藍、或者白天藍獨山玉,綠至翠綠色,半透明,質地細膩,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澤。
② 紅獨山玉:又稱“芙蓉紅獨山玉”。色呈淺粉紅至紅色,質地細膩,光澤好。有干粉料和透水粉紅料,以水潤細膩料為佳。
③ 白獨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質地細膩,具有油脂般的光澤。其品種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清透水白等。
④ 紫獨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較差。
⑤ 黃獨山玉:色呈黃綠色。
⑥ 黑獨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稱“墨玉”。
⑦ 綠白獨山玉:色呈青綠色,或者白綠色相間,透明度較差,以質地水潤干凈為佳。
⑧ 雜色獨山玉:多種顏色混雜的獨山玉。有薯色、醬色等。
獨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質地細膩和無雜質裂紋者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綠玉價值較高。此外,利用玉塊不同顏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獲得好評。
獨山玉雕,歷史悠久,1959年在獨山附近的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產的玉鏟,證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們已認識和使用了獨山玉。獨山腳下"玉街寺"遺 址,為漢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陽縣志》載:"故縣北居民,多治玉為生。"舊中國,南陽玉雕已形成一大行業,城內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設作坊,前面開店,自雕自銷。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鳥獸、山水、神像、爐熏、首飾等120多個品種。獨玉雕品晶瑩閃爍、玲瓏剔透,為南陽著名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