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中文學名:降香黃檀,別名:海南黃檀、海南黃花梨、花梨。蝶形花科,黃檀屬,為豆科植物, 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始終位列四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據《中國樹木志》記載,野生海南黃花梨產于海南島上除萬寧、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縣,其中白沙、東方、昌江、樂東、三亞、海口為主要產區。它們一般生長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貴的海南黃花梨則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區的海南黃花梨最為珍貴。兩廣沿海,越南部分地區也有出產,海南產量曾幾度遠超其他地區。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由于過度開采,產量大不如前。
黃花梨木色金黃而溫潤,心材顏色較深呈紅褐色或深褐色,有屢角的質感。因為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能制作各種異形家具。
黃花梨木的比重較輕,比紅木(酸枝木)還要輕。黃花梨木紋理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麗。最特別的是,木紋中常見的有很多木癤,這些木癤亦很平整不開裂,呈現出狐貍頭、老人頭及老人頭毛發等紋理,美麗可人,即為人們常說的“鬼臉兒”。
形態特征
樹冠整體特征
落葉喬木,樹高10~25 米,最大胸徑超過60cm ,樹冠廣傘形,分杈較低,枝椏較多,側枝粗壯。
樹皮特征
樹皮褐色或淡褐色,粗糙,有縱裂槽紋。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全株無毛;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
樹葉特征
羽狀復葉長12-25厘米;葉柄長1.5-3厘米;托葉早落。
辨別方式
表面
海黃和越黃都屬于名貴木材但是,海黃比越黃的價格高出很多。黃花梨制作的紅木家具非常珍貴,黃花梨又分海南黃花梨(降香黃檀)和越南黃花梨。海南黃花梨是紅木中的極品,因為它花紋美麗、色澤柔和,有香味,容易進行深顏色和淺顏色的調配,可表現出淺黃、深黃、深褐色,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軟硬輕重適中,不易變形等特點。
由于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基本上是在同一個緯度,越南黃花梨(以下簡稱“越黃”)與海南黃花梨(以下簡稱“海黃”) 非常相近。因此,兩者不易辨別。業內從事古典家具制作多年的王先生,大致總結了五種方法識別海黃和越黃。
香氣
海黃木本身是中藥,有一種“降香”味道,香味較濃且清幽溫雅;而越黃香味較淡,聞后略有酸味。另外,海黃散發香味的時間較長,把玩一個星期后的手鏈還會聞到香味,而越黃就會聞不到什么香味。
色澤
海黃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越黃大部分僅是黃色,而且偏淺。總體來說,海黃的顏色要比越黃的顏色稍顯沉穩,整體顏色偏于暗紅色,而越南黃花梨整體顏色偏于黃橙色。
紋理
海黃紋理細密,墨線色黑且清晰,多呈蟹爪狀和美惠狀、牛毛紋理狀,雖無規律卻絕不凌亂,花紋行云流水的感覺給人一種流動的美感。而越黃相對而言多了些粗獷,墨線黑暈稍多,山水紋比較常見。
手感
海黃表面細膩,有光滑,溫潤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黃花梨相比之下則比較粗糙。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海黃的紋理細胞組織和非常密實的材質結構。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海黃的含油( 降香油)的比例。經相關檢測發現,海黃木最高含油量達到27%,而越黃木則只有0.5%。
鬼臉
人們把海黃的特征歸之為有“鬼臉”。事實上,所謂“鬼臉”就是樹木生長過程中的結節、疙瘩。海黃由于生長期長,生長環境惡劣,而且枝節較多,樹木紋理多為扭曲、交錯無規律,故“鬼臉”“鬼眼”等圖紋更多,更豐富。相對而言,越黃生長期短,紋理大多數是平順自然,所以越黃的鬼臉圖紋則單調。
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區域
主要分布于越南,緬甸,及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降香黃檀在海南的分布情況
降香黃檀在海南零星分布于島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的東方、昌江、樂東、白沙及崖縣等地的山林中,可四季采收“降香”。多年來我國林業部門在研究“降香黃檀”的育苗工作中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雖得以成功但成活率較低,所以尚未大面積推廣。據專家介紹,“降香黃檀”因地理分布的特點及特有的生長環境對其心材(俗稱“格”)的顏色、紋理、花紋、光澤、油性的影響十分明顯。島西部顏色較深、比重大而油性強的心材(油格)價格略高于島東部色較淺、油性稍差的心材(糠格),而東部地區的“降香黃檀”由于明清時期過度采伐也已近絕跡。
降香黃檀在其他地方的引種
降香黃檀為海南島特有樹種,除雨量較多,濕度較大的東部山區(如吊羅山)外,島內各地均有零星分布,而以西部較為集中。一般分布在海拔670m以下山區以至稀樹旱生林平原。在白沙、東方和昌江等縣的一些局部地區有小塊純林。廣東大陸以及廣西、福建等省(區)已相繼引種栽培,從各地引種的情況來看,苗期越冬普遍枯梢,但可以萌芽恢復正常生長。
主要價值
木性極為穩定
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家具,如三彎腿,其彎曲度很大,惟黃花梨木才能制作,其他木材較難勝任。黃花梨的主要產地是海南島,自然資源已近枯竭,已無天然林,如今海南、兩廣甚至福建,均有不少人工林,但是黃花梨雖然生長速度快,但是能用于家居器具制作使用的心材的成長相當緩慢,十年內的樹幾乎看不到有心材,隨著樹木的生長,心材慢慢變大,要到能做器具的樹,基本上要4、50年以上。
制作家具的用途
黃花梨實為呈黃褐色的"花梨"或"花櫚"。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以心材呈黃褐色為好。明,清時期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選"黃花梨"制造,其紋理或 隱或現,色澤不靜不喧,被視作上乘佳品,備受明清匠人寵愛,特別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對家具的審美情趣更使得這一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卓而不群,無論 從藝術審美、還是人工學的角度來看都贊不絕口,可稱為世界家具藝術中的珍品。
黃花梨木家具制作產地以蘇州為代表,做工規范,精工細做,是典型的蘇式家具。另外南方兩廣及海南島等地明清時期也生產黃花梨木家具,稱之為廣作或廣式家具,其做工略粗,不及蘇式家具精細。
藥用價值
黃花梨藥用部分稱為花梨格或降香木,主要指其樹干和根部的心材部分。該藥材氣味芳香,味稍苦,燒之香氣濃烈并有油流出,加水研磨,藥液可治療各種疼痛,也可磨粉外敷,止痛止血。以其心材入藥,有香氣,主治風濕、腰痛、吐血、心胃氣痛、高血壓等癥,又可制作定香劑,是著名香科。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從黃花梨木中提煉出的精油,可以刺激細胞再生與代謝,有利于干燥肌膚的滋養;對皮膚具有優異的抗皺功能,能促進皮膚組織再生和增強皮膚彈性。該精油還具有抗菌、殺蟲、緩解緊張情緒的功能。焚燒黃花梨木,可以起到薰香的作用。比如老年人或身體虛弱者的臥室,需要長期調養的老弱婦孺的臥房,都可以通過焚燒黃花梨木起到日常調理的作用。
海南黃花梨,也叫做“降壓木”,在《本草綱目》中叫做“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壓、降血脂,做枕頭可舒筋活血。
如何鑒別
由于海黃的價格奇高,在市面上不免出現一些以假亂真、狐假虎威的仿品,那么如何去區分真假海南黃花梨家具呢。
黃花梨的香味
海南黃花梨都具有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觸到的海黃香味卻有許多的“變味”,有的甚至是臭味。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別”海黃的誤區。 海黃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樣濃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因此,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黃。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濕的天氣,海黃也會散發出悠悠降香。當然,也有千年難遇的老料,這樣的老料做出來的寶貝,哪怕上蠟也難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黃花梨的花紋
海黃除了香味能讓人上癮,就是花紋也能令人陶醉。海黃的花紋有千奇百怪的“鬼臉”,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樣的紋路。新玩家往往憑這些概念來判斷海黃的真假與好壞。其實,海黃的花紋、紋路、線條有許多種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鬼臉”和“鬼眼”。 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多為海南東部黃梨;細花紋的材質顏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紋的花紋顏色跟材質顏色色差明顯,整體顏色又非常好看,多為海南西部油梨。 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漂亮的花紋,許多老料大料,老料的邊腳料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什么花紋,卻又很值錢。
黃花梨的材質
談黃花梨就不得不說到它的材質,以材質花紋來區分海南黃花梨本身就有無數種,沒有任何兩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質花紋的。材質也是海黃跟越黃較大的區別,大家所能接觸到的絕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掃臘后什么熒光感,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感都出來了,而少數長期泡水的海黃根料或桿料會出現像越南黃花梨一樣的材質表面,光打磨不上臘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黃打磨后,表面毛孔較少,甚至沒有,反光感很強;越黃就毛孔較粗,看起來材質有些疏松,感覺吸光,上臘后二者對比就更加明顯。
海南黃花梨氣干密度為0.82-0.94/cm³,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理解也是錯誤的。黃花梨又分為東部的黃梨(顏色發黃)和西部的油梨(紅、紫、黑三種顏色都有),東部的黃梨相對西部的油梨來說,材質要輕,做為古時進貢皇家的木料,最為出名的形容就是熒光感強,半透明質感透露出屢屢金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