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9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山東博物館、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辦的“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繼“江口沉銀”“禮出東方”“古蜀華章”“大唐風華”“漢世雄風”等展覽之后,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地方共同舉辦古代精品文物系列展覽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周曉波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宣布展覽開幕。出席開幕式的還有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畢榮青,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周茂松等。
本次展覽以齊文化腹心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精品文物為主體,以時代演進為脈絡,從文化源起、演變、交流、互動的動態視角考察該地區考古學文化的淵源、脈絡及其時代和區域特色,力圖讓觀眾對海岱之間的齊地文化面貌有更加全面、直觀、具體、深入的了解。展覽匯集的近200件(組)文物精品,大多出土于臨淄齊故城及其周邊,還包括高青、臨朐、海陽等地的重要考古發現,堪稱山東地區最能代表齊文化特色和發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遺物。
“自古以來,中國古代文明即呈現出多元一體的發展態勢,各具特色的文化支流奔騰而下,異彩紛呈的地域文化激烈碰撞,在融合發展中實現異源同流,進而匯聚形成波瀾壯闊的中華文明大江大河。在這個過程中,源于東方并在傳承東夷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齊文化,至商周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面貌,秦漢以后深度融入中華主流文明之中,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在致辭中表示,“衷心希望此次展覽能夠讓觀眾對齊文化有更為具體的認知,進而不斷深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全面了解,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堅持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