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青島黃海學院國學院“師生座談會”在知誠樓4樓孔子學堂順利舉行,會上同學們總結了國學院學習期間的感悟與自己的變化,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做到了教學真正滲透到學生們的生活中。國學院名譽院長于善懃、副院長張維霖及寧常生老師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參加座談16級研修班的王勇同學談到:“在國學院的學習過程就像是一種享受,在《論語》中學習為人處世,立己立人,何樂而不為呢?記得初到國學院時,學姐帶我每日晨讀經典,日日去,日日都有收獲,放空心,讀經典,身心備受滋養。國學讓我明白,無論身在何處,都要發揮正能量,發光發熱,日益優秀;國學讓我找到初心,對萬事萬物真心以待,不浮躁,懂得堅持方得始終。”
隨后,參會的每一位同學都在會上進行了積極的發言,同學們紛紛表示在兩年半的國學學習中,尤其是《致良知》和書法課,更加有效地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拓展了心胸與格局,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養成了周六仍能認真學習的好習慣。他們說,在未接觸國學課之前,人生前行的目標一直很模糊,而現在的他們前行的目標日漸清晰明確,而且信心滿滿;在談及書法學習時,一致表示會堅持終身寫下去,做一個驕傲的中國人,練出一手好字,讓自己終身受益無窮。


寧常生老師在點評中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希望同學們要不斷地從國學的沃土中汲取養分,拓展自己的格局,達到由“小我”到“大我”的境界,做到“我將無我,不負父母,不負社會”。
張維霖副院長結合了自身的教學經歷,談到了“慎獨”的功夫。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國學提升自身溝通協作的能力,明確每個人的角色和自身所要承擔的責任,以此來使人更明達。
于善懃院長高度贊許了同學們在學習國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變化,稱每一位同學都是“小書法家,小思想家”。并針對“六藝”之間的關系給同學們進行了生動的講解,使每一位同學都受益匪淺。最后,于院長送了同學們四句詩以做勉勵:“書有二王圣,字無百日功。溫文淑女范,敦厚君子風。”


附學生所寫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