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博動態
          王春法:優化政策環境 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業松綁鼓勁
          發布時間:2019-06-10瀏覽量:7329
              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論壇”于2019年5月29日-30日召開。主題為: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出席并致辭。

              為了營造良好氛圍,把博物館文創真正發展為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王春法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政策環境,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業松綁鼓勁,把博物館人的創造力真正調動起來、激發出來。

            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培育鍛造既懂文物又懂設計還懂市場的三棲人才,讓人才成為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堅實基礎。

            三是加大聯合協作力度,推動運營模式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把線上線下、IP授權、設計制作等有機結合起來,用新機制激活產業發展新業態。

            四是推動文化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利用高新技術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文化和科技相融成趣,讓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以下為致辭全文: 

          尊敬的杜飛進部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生機勃勃的孟夏時節,非常高興應邀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共同探討國際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本次博覽會的開幕表示衷心的祝賀!

            北京文博會自2006年創辦以來,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下,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三屆,切身見證了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從起步培育到發展壯大的不平凡歷程,影響力不斷擴大,品牌效應日益顯現,已成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交流合作的標志性平臺,在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方面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來自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政府代表、專家、產業界的朋友們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分享發展經驗,尋求合作共贏道路,既是產業盛會,也是文化盛會,必將為本次博覽會增添更加絢麗的色彩。

            文化創意基于文化。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橋梁,是匯集不同文化的重要樞紐,在促進文化和產業融合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本立體的百科全書,囊括了歷史、藝術、科學、美術等不同學科門類,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和歷史底蘊。博物館收藏的每件文物藏品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和時代價值,通過展覽展示、文創開發把文物自身所蘊含的獨特價值深入挖掘出來、充分呈現出來,這本身就是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使命。形式多樣、價格合理、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創意產品不僅能夠滿足生活學習的需求,還可以滿足人們珍藏記憶的需求。好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能夠積聚好的評價,積聚熱的人氣,成為優質文化的重要傳播通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化創意產業工作是全鏈條的,是博物館工作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博物館的第五功能。

            文化創意貴乎創意。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指出,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近年來,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參與到文化創意的潮流中,許多文創產品成為爆款,從傳統的書簽、明信片式的旅游紀念品,到如今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的文化產品,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真正走入千家萬戶,成為新的時尚“風向標”,博物館本身也已經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策源地。在新媒體新技術的賦能下,創意讓館藏文物變得親切。以國家博物館為例,2018年,國博與肯德基合作“國寶耀中華”,通過手機互動操作活化再現館藏《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鰲(áo)山燈會、燃放煙花和走會的場景,并在18個城市開起國寶主題店,講述文物故事;今年,國博繼續深入挖掘館藏文物資源,推出“福祿壽喜財”棒棒糖、“吉金之饗(xiǎng)”浮雕巧克力等文創食品,讓文化與舌尖完美碰撞,與lily商務時裝開展授權合作,以當代視角詮釋國風,打造女裝“時髦新國風”,等等。諸如此類文化創意產品,讓“國博文創”持續升溫。這也充分說明,文化引領生活,創意改變生活,博物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文化創意盛于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旅融合推動文化與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文化是旅游產業發展之魂,旅游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文化創意產品既是文化產品,也是旅游產品,博物館作為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陣地,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欣逢盛世,方興未艾。目前全國注冊博物館總數已達5136家,舉辦各類展覽將近3萬個,超過10億人次走進博物館。去年國博參觀人數達861萬人次,參觀人數位居世界第二,最高日參觀人次達到6.8萬,創造了新的單日參觀紀錄。這說明,博物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度全國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收入約35.2億元,開發文創產品種類超過4萬種。這是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的春天,也是博物館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流的春天。我們躬逢盛世,必須奮起努力,奮發有為。

            為了營造良好氛圍,把博物館文創真正發展為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借此機會,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政策環境,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業松綁鼓勁,把博物館人的創造力真正調動起來、激發出來。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培育鍛造既懂文物又懂設計還懂市場的三棲人才,讓人才成為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堅實基礎。三是加大聯合協作力度,推動運營模式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把線上線下、IP授權、設計制作等有機結合起來,用新機制激活產業發展新業態。四是推動文化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利用高新技術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文化和科技相融成趣,讓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女士們,先生們!在文化產業大繁榮大發展的新時代,我們應繼續深化文化創意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新媒體新技術運用到文創開發活動中,創新傳播方式,以創意思維和更“接地氣”的形式傳播中華文化,深入挖掘豐厚文化資源,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大力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思想文化內涵,充分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和紅色基因,發展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不斷用精品引領人民、服務人民。

              最后,我真誠邀請各位來賓和朋友們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訪問、交流合作!預祝本次文博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