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公共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博物館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博物館作為安全保衛重點單位,必須重點防范,為提高博物館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防止和減少突發公共安全危害,確保我館文物藏品、工作秩序、設備設施及人身安全,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預案適用的范圍
辦公區域、展廳、庫房。
二、應急救援工作的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2、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依靠科學、反應及時、措施果斷;
3、應急救助中,要堅持先主后次、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的原則,先人員、后物品;先重要物品、后次要物品;
4、博物館所有工作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參加或配合應急救援工作,并服從統一指揮。
三、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領導
為加強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成立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領導。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工作職責: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協調、現場指揮、臨機處理及后勤保障;向上級報告突發事件及救援工作情況、與有關部門協調;組織單位職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及應急預案的演練。
四、報告程序
實行24小時報告,所有人員手機必須保證24小時開機。工作時間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發生后,發現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向單位領導匯報,同時積極組織自救。節假日、下班后期間,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發生后,值班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向帶班領導報告,帶班領導要及時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匯報,并有效做好現場處置。
五、應急措施
(一)火災事故
1、發生火災時,應積極自救,撲滅火災,同時立即撥打“119”報警。報警時要說明單位、地點、物質燃燒種類、是否有人員被圍困、火勢情況,請求滅火,報告人姓名,并記錄報警時間。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領導要現場指揮,組織滅火并組織人員、重要物資疏散,疏散時禁止使用電梯。
2、報警后,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要安排人員到指定地點迎接消防車,引導消防車輛人員到達指定位置。
3、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后,現場指揮員要向消防負責同志報告情況,移交指揮權,協同公安消防做好滅火工作。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要按照現場指揮的要求邊救火邊負責內外警戒,維護公共秩序,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保證人員通道暢通。
5、火災撲滅后,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負責保護好火災現場,配合消防人員調查火災發生的原因。
(二)盜竊案件
1、遇到或發現有盜竊案件時,值班人員要立即向帶班領導報告。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人員保護好案發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觸摸和移動任何東西,包括罪犯經過的通道,爬越的窗戶、打開的箱柜、抽屜等留下的一切手痕、腳印、煙頭等,待公安部門人員勘察現場或勘察完畢后,方可恢復原狀。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記錄好被盜物品的名稱、價值等情況。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犯罪分子遺留下的各種物品、作案工具等妥善保存,交公安部門處理。
(三)恐怖襲擊事件
1、如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或發現可疑爆炸物等危險物品時,發現人應立即向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并撥打報警電話。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保護現場,禁止任何人接觸可疑物。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對附近區域人員疏散,設置臨時警戒線,禁止人員入內。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附近區域全面搜索,消除隱患。
5、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協助警方排除爆炸等危險隱患和調查。
6、如危險已經發生,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好搶救和轉移傷員,同時組織人員安全撤離,保護好現場。
(四)大型群體活動的公共安全事故
1、舉辦的各類大型活動,必須采取安全措施,確保安全。
2、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遇有死亡、受傷等情況,立即求助醫院進行傷病員救助工作。
3、穩定現場秩序,組織相關人員有序疏散逃生,保護生命安全,盡量避免繼發性災害。
4、領導小組人員及相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疏導、搶救傷病員,并在第一時間向上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領導小組報告,積極爭取公安機關及相關部門的支援。
(五)破壞性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
1、發生破壞性地震,要迅速躲在桌下墻角等堅固處,禁止跳樓逃生。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上級報告,指揮并疏散人員快速在室內安全地帶避震或沿安全通道向室外安全地帶轉移。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自救同時撥打“120、119”和“110”求救。
4、 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維護現場,防止失竊。
六、培訓與演練
1、加強對員工進行突發安全事故的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明確安全工作在公共服務窗口單位的重要意義。
2、 積極采取外培和內培的辦法,加強專、兼職消防人員的培訓教育,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熟練掌握、使用消防器材。
3、除晝夜巡查外,在重大節假日前進行安全(消防)大檢查。
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