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研學團隊推出一系列研學課程以來,已有數十批校外研學團隊前來參與體驗。在過去的一周里,研學課程的開展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其中傳拓研學和扎染研學這兩大優秀傳統文化研學項目更是精彩連連。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回顧一下這些難忘瞬間。
金石傳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始于隋唐,發展于兩宋,興盛于清代中期,是古人復制金石及其文字圖案的重要手段,是國學傳承的根脈。作為我國古代長期使用的一種復制方法,傳拓也叫做打本、脫本、蛻本等,是用紙和墨從鑄刻器物上捶印其文字或圖案的技術。通過傳拓技藝復制文物可以1:1如實反映器物的形貌、材質,其成品是藝術作品,或是文物,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收藏等價值,是一門照相、錄像、文字不能相比的技藝。拓片或拓本便于遠途傳遞,長久保存。目前在圖書館或者博物館展示和保存的文獻資料很多都源于傳拓,傳拓技藝延傳著中華文化血脈。
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傳拓研學力圖讓學員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傳拓歷史,熟悉傳拓所需工具,并能熟練地掌握其用法。傳拓所需器物為博物館提供的仿漢代車馬出行圖畫像磚,整個過程有專業導師示范步驟,指導學員獨立完成一件傳拓作品,完成作品后可自行帶走,同時每位學員能獲得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頒發的研學結業證書。
傳拓研學由博物館的鞏玉兆老師親自主持,跟學員們一起指觸文明,傳拓歷史!
精彩瞬間
01課前準備
02導師傳授
03學員體驗
04導師指導
扎染是中國傳統獨特的染色技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染料從板藍、蓼藍等植物中提取,經過古法發酵得到純天然染料。織物在染色時,將部分扎結起來使之不能著色,拆除扎線后,織物上即可出現意想不到的花紋。草木之染,可能不如化工染料那般艷麗,但她很環保,很健康、她來自自然,帶著風霜雨露之精華......
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扎染研學力圖讓學員了解并熟悉扎染的歷史和用具,能熟練地掌握整體工序。整個過程有專業導師示范步驟,指導學員獨立完成一件扎染作品,完成作品后可自行帶走,同時每位學員能獲得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頒發的研學結業證書。
扎染研學由博物館的李麗萍老師親自主持,跟學員們一起布里生花,邂逅扎染!
精彩瞬間
01課前準備
02導師傳授
03學員體驗
04導師指導
05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