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青島黃海學院博物館迎來了二百多位小學生,圍繞傳拓研學和扎染研學這兩大非遺研學項目展開體驗,場面十分火爆。下面就請跟隨黃海文博君去重溫小朋友們跟千年技藝的這場“對話”。
導師傳授
此次研學體驗由錢夏玉和鞏玉兆兩位導師主講傳拓,李麗萍和張越兩位導師主講扎染,另外還有多位學生助教擔任“最強輔助”,可謂陣容強大。幾位導師憑借自身的扎實學識、豐富經驗和詼諧語言將專業的傳拓和扎染理論講解得生動有趣。各位小學員一改平日的調皮,聽得聚精會神、饒有興致。而導師跟學員們的頻繁互動,也讓現場充盈著歡聲笑語。
傳拓研學
扎染研學
學員體驗
理論傳授結束,開啟實踐環節。至此學員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開始嘗試。由于小學員是首次體驗傳拓和扎染,免不了在實踐當中遇到困難,但這都未能抑制學員們探索的熱情,而這種過程本身就是非常珍貴的。
傳拓研學
扎染研學
導師指導
學員們實踐的同時,各位導師和助教也沒閑著,為每位學員耐心指導。導師的專業與規范和小朋友的天真與活潑,在平等的交流與互動中碰撞出火花,讓研學更有意義。
傳拓研學
滿載而歸
各位小學員在有限時間和方寸空間內創造了無限可能,可謂收獲滿滿。研學雖已落幕,但大家的快樂卻永不會停歇。
課程籌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讓如此多的學員在短暫時間內享有優質的服務,博物館研學團隊不敢有絲毫怠慢,提前數周就開始了物料采買、場地安排和課程優化等工作,務求讓此次研學課程順利開展。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忙碌的身影。
課程優化
由于此次研學的授課對象人數多、年齡小,而且活動時間也有限,故研學團隊計劃“派遣”四位導師擔綱主講,同時對課程時長、語言表達和現場互動等環節進行了反復優化與斟酌。
場地安排-傳拓研學
為保證學員們獲得最佳體驗,博物館特別開設四處研學教室同時授課。博物館研學團隊的老師和同學全體動員,緊鑼密鼓地布置現場。
場地安排-扎染研學
盡管此次的研學隊伍非常龐大,課程環節也相對復雜,但博物館研學團隊依然能夠從容應對,使得研學活動順利結營,同時也得到很好的反饋。此次研學的成功也讓博物館研學團隊有信心為更多研學隊伍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