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博動態
          中辦、國辦發布《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4-03-10瀏覽量:1114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深厚根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提高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水平”“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等作出部署。日前,人民網“文藝星開講”專訪全國政協常委、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就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文物安全、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物館熱”、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等方面工作回應社會關切。


          人民網:今年全國兩會您帶來了什么提案?2023年,國家文物局收到了多少件建議提案?辦復情況如何?

          李群:今年我帶來的是《關于重視文物科技領域院士培養的提案》。文物考古屬于典型的交叉學科,目前我國文物科技領域院士基本屬于空白。建議重視培養文物科技領域院士,并在增選“兩院”院士時給予考慮。同時,增設文物科技方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逐步建立可持續、有梯度的人才儲備庫,推動文博領域科技創新持續發展。

          2023年,國家文物局承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186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123件。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努力推動建議提案轉化為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制度舉措,實現解決一個方面問題、促進一個領域工作,為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人民網:2024年文物工作將如何發揮文物資源優勢,積極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李群: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實證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充分發揮文物資源優勢,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是守護文明瑰寶,加強保護管理。全力配合文物保護法修改,積極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和相關條例制定修訂工作,筑牢文物“應保盡保”法治屏障。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健全文物資源管理體系,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構建國家文物督察體制,守好文物安全底線。全力推進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

          二是夯實文明之基,深化考古研究。秉持“大考古”工作思路,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夏商文明研究工程,聚焦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等關鍵問題攻關,加強多學科協同,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三是傳承文明根脈,推動合理利用。推動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考古遺址公園等建設,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博物館改革發展,建立國家文物鑒定體系,促進民間收藏和文物市場有序發展。構建全類型、全鏈條、全媒體、全方位的文物宣傳體系,打造更多有內涵、有品質、受歡迎的傳播品牌。

          四是滋養文明形態,增強交流互鑒。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物合作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外事活動機制,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成員國等在古代文明研究、聯合考古、古跡修復、博物館交流、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管理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人民網: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線和底線,該如何進一步保障文物安全?

          李群:我國文物資源數量大、類型多、分布廣泛。近年來,文物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但仍面臨著盜竊盜掘等文物犯罪活動多發、文物建筑火災風險較高、安全防范機構人員不足等問題,需要各方面協同發力,推動解決。


          2023年,人民法院、檢察機關與文物部門密切合作,持續加大文物司法保護力度,切實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用法治守護中華文脈。下一步,我們將督導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充分發揮全國文物安全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職能作用,實施文物安全聯合督察機制,推動文物安全考核機制向市、縣政府下沉,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向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延伸。持續打擊防范文物犯罪,會同公安部等有關部門建立長效機制和協調機構,堅持專項打擊和常態打擊相結合。深入開展文物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指導各文博單位開展應急演練,切實增強處置初起火災能力和火災防控能力。大力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加強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安全防護設施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升文物安全監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強新聞宣傳、輿論監督和警示教育,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人民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已全面啟動,能否請您介紹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部署及進展情況?

          李群:文物普查是文物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次普查將踐行應保盡保理念,為構建以文物資源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提供堅強支撐。

          當前,普查試點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開展,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成立省級普查領導小組,重慶、江西、安徽等省份已完成轄區內全部市、縣級普查領導小組組建,北京、遼寧、江蘇、福建、山東、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已正式印發省級普查實施方案,18個省份已經召開省級普查領導小組工作會議。


          人民網:今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去年7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也建成開放。請問國家文物局在加強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方面有哪些新的進展?

          李群:2023年,國家文物局指導實施良渚、二里頭、隋唐洛陽城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大遺址保存現狀進一步改善;推動賈湖、石峁、殷墟、七個星佛寺等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大遺址展示體系進一步豐富;指導15個省份創建省級考古公園,培育跨區域專題遺址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公共文化效益進一步彰顯。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持續推進良渚、石峁、二里頭、殷墟、琉璃河等大遺址保護利用,全面實施蜀道保護利用工程,推廣考古研學基地、智慧園區建設,完善考古遺址公園戰略布局,啟動第五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大省級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建設指導力度,培育陶寺、長江三峽等考古遺址公園,努力推動大遺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


          人民網:今年春節,博物館接待觀眾人數達7358萬人次。“博物館熱”持續升溫,“門庭若市”已成為許多博物館的日常。該怎樣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李群: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叮囑廣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隨著公眾參觀需求持續增長,高品質的文化服務、多樣化的文化供給形式受到觀眾青睞,博物館發展成績贏得充分認可。博物館出現的“預約參觀難”,是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成長的煩惱”,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博物館建設。新建一批反映中華文明發展歷程和成就的重點博物館,推動中小博物館、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均衡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為公眾參觀博物館提供更多選擇。升級改造重點博物館服務設施,拓展場館空間,優化參觀路徑,提升博物館承載量和觀眾參觀體驗。

          二是提高服務水平。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圍繞重要時間節點,推動一些精品展覽或活動在不同場館舉辦,實現觀眾分流。挖掘省級以上熱門大館潛力,幫扶中小博物館發展,擴大優質服務的覆蓋面。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以高品質的展覽和教育活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三是拓展服務形式。大力發展“云展覽”“云教育”,破除“數字鴻溝”,讓公眾“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展。深化博物館與社會、社群、社區合作,打造公眾“身邊的博物館”。通過進社區、進校園、流動博物館等形式,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優質、便捷的文化服務。


          人民網:近期,西周文物豐邢叔簋結束四十載異鄉漂泊回歸祖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023年,國家文物局在文物追索返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群: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國家文物局成功從美國追索回被盜流失40年的一級文物豐邢叔簋。2023年有55件流失文物藝術品回歸祖國,包括挪威返還的7件圓明園雕西洋花石構件、美國返還的2件北朝至隋彩繪貼金浮雕石床前檔文物。

          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不僅體現在追回多少件文物,還體現在推動建立該領域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治理體系。近期,國家文物局與美國政府第3次成功續簽防止中國文物非法入境美國的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目前與我國簽署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政府間協定的國家達27個。舉辦“打擊非法販運文化財產國際日”中國主場活動,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瑞士、德國、埃及、希臘等國駐華使館的外交官參加,取得良好效果。


          人民網: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家文物局將部署開展哪些慶祝活動?

          李群: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家文物局將指導各地博物館紀念館策劃推出“延安十三年與中國民族命運共同體”“重走進京趕考路”等系列精品展、主題展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建國75周年”主題活動,全面展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讓人們切實感悟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聚焦各行業發展,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文物保護管理,國家文物局還將與相關部門聯動,策劃推出“共和國印記”等系列主題活動。


          作者: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