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認知實習 (Engineering Cognitive Practice )
課程編號:16117001
開設學期及學時分配:第二學期至第七學期,共 1 周
適用專業及層次:非工科類專業 本科
先行課程:無
后繼課程:無
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針對非工科類專業學生開設的實踐認知課程。通過本課程必須的理論教學和充分的實踐教
學,使學生了解認識常用電氣設備、機械制造、汽車構造的一般過程,掌握基本的電氣、機床等設備操作,
認識新技術在電氣、機械、汽車等行業中的應用。了解完整的配電系統、工業系統、車輛系統、典型產品
系統、企業運行系統、先進的制造技術、最新的科技發展,培養學生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管理意識、環
保意識。
參考教材:
[1]校本教材《工程認知實習》
[2]王浩程.《工程認知實踐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3]肖曉華.賴天華《工程認知實踐》.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
授課教師:
1.主講教師要具有講師及以上職稱或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2.能履行教師職責,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師德教風和較高的業務水平。
3.本課程內容涉及數控機床、電氣工程、車輛工程認知、鉗工、機械加工、焊接技術等方面的內容,因此
要求教師應具電氣設備操作、材料及特性、加工工藝與數控編程、汽車底盤及發動機構造等方面的理論基
礎,并具備一定的電氣設備操作,汽車整車操作,數控機床操作、車床等機械制造的實踐經驗。
教學與實 踐 設施:
本課程在數控基地、電工電子基地、汽修基地、鉗工基地、機械加工基地、焊接基地開展,實習實訓
設備滿足課程教學需要,數控機床、電氣設備、汽車底盤及發動機實訓臺、機械制造設備等正常運行,均
滿足工程認知實習教學需要。
實 踐 方式 :觀摩、演示,簡單的實踐操作
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觀摩、演示、簡單的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采用項目
式教學法,使每位學生了解工程認知訓練中電工電子技術常用基礎知識、車輛工程基礎知識、機械工程的
基礎知識以及焊接基礎知識的認知學習,使學生初步建立工程概念,普及工程基本知識,鍛練學生的動手
能力,激發學生參與工程實踐訓練的興趣;能接受生產工藝技術組織管理能力的基本認知,能確保實訓項
目與機械、電氣、車輛技術等相結合,注重激發學生的工程興趣和創新意識;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工程
素質和能力。
課程考核與評價:
本課程的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實習報告 2 個部分,實行百分制。其中平時成績通過出勤、到課率、紀
律等方式進行綜合評定。實習報告成績由實習基本認知、實習報告綜合評定的成績。
在課程的總成績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 30%,實習報告占總成績的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