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26日,2018中國·貴陽(修文)第六屆國際陽明文化節在貴州省修文縣舉辦,海內外近10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論“道”修文。我校國學院院長助理張維霖應邀參加了活動。
張維霖老師在活動期間,與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進行了廣泛的互動交流,深入介紹了我校開展國學教育,以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的辦學特色。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易經協會主席成中英先生在2017年北京雁棲湖致良知論壇期間曾經受到志愿者李艷宇(我校國學院第二屆國學研修班學生)的悉心照顧,對我校的國學教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稽山王陽明研究院院長、百家講壇《傳奇王陽明》主講人董平教授聽到我校開展《致良知》教育的情況介紹后,熱情地鼓勵張維霖老師“以后要多講!” 我校國學院于善懃院長、張維霖老師撰寫的論文《致良知之學重在工夫》被收入了《2018“龍場論壇”論文集》。
我校校訓“知行合一”,在歷史上便首先由王陽明先生提出。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1508—1510年,王陽明在貴州修文“龍場悟道”,創立了以“知行合一”為精髓的陽明思想,成為明朝中晚期重要的學術和思想流派,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校國學院自2014年開設以《致良知》為核心的國學研修課程,引導學生學修并重,注重踐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國學研修班學生參加青島地區企業家致良知論壇,參與互動,聲播島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據悉,2018年是王陽明先生“龍場悟道”510周年,本屆國際陽明文化節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光明日報社作為指導單位,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文化書院主辦。以“良知之光·共建共享”為主題,旨在弘揚陽明先生的精神,喚起人類的良知己任,實現社會發展成果的共建共享。活動包括龍岡書院揭牌儀式、5個系列龍場論壇、祭祀王陽明典禮、王陽明經典詩文詠誦會等,著力推動陽明心學的弘揚傳承,加快推進文化創新發展。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在此次論壇中表示,陽明心學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陽明先生的堅韌不拔、安身立命、明辨篤行、節義寬恕的品格于今日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啟示意義。
深入開展國學教育,以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是我校重要辦學特色之一。今后,我校將繼續深入開展《致良知》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高尚品德、明辨篤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