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也就是說,詩歌可以表達紅塵中人的悲與喜;也可以借詩歌觀察政治得失、風土人情、社會變遷;還可以以詩會友,互相唱和;還可以諷刺時事,訴說怨憤;最差,也能從詩歌中認識我們生活的世界上那些多彩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自古以來,我國的詩歌在文學抒情之外,就一直擔任著人文教化的功能,也就是“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