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推普園地
          《咬文嚼字》“圍觀”網絡語文,周國平、郎咸平、方舟子名列前三名
          發布時間:2017-07-03瀏覽量:13401

          《咬文嚼字》開展的“圍觀名家博客”活動已順利收官,日前,雜志社公布了“圍觀”結果。周國平名列榜首,其差錯率為0.69/10000。即使與圖書報刊等傳統出版物相比,周國平的文字也是很優秀的,他的嚴謹,以及對待網絡語文的態度,值得肯定。緊隨其后的是郎咸平,差錯率為0.96/10000。方舟子名列第三名,差錯率為1.35/10000。

              廣大網民及刊物讀者“圍觀”熱情之高,出乎預料。全年共有數萬人通過書信、電子郵件、電話、傳真等方式參與了“圍觀”活動,最多時(2月“圍觀”郭敬明)有近萬人。所提意見(不排除重復及不成立者),共11萬余條,平均每人9656條,最多的是韓寒,有13257條。全年“圍觀”涉及字數共118萬多字,經過專家組認定的差錯共538條,總差錯率為4.52/10000,遠遠超出圖書、雜志、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1/10000以內兩人,1/10000至2/10000之間兩人,2/10000至3/10000之間兩人,4/10000至5/10000之間四人,10/10000至20/10000之間一人,20/10000以上一人。

               網絡,作為新型的媒介系統,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甚至思維方式。網絡有“自媒體”的特征,缺乏傳統媒體所具有的編輯校對環節,網絡語文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網絡寫作者的語文運用水平,及對待語言文字的態度。

               差錯呈現出三個突出特點:

                一、低級差錯多。如郭敬明把“令你們自豪”誤成“另你們自豪”;韓寒把把“見人不救”誤成了“見人不久”;李承鵬把“日理萬機”誤成了“日理萬基”;徐靜蕾把“剖腹產”誤成“拋腹產””;馬未都把“脫韁之馬”誤成 “脫疆之馬”。等等。

                二、語法病句多。如鄭淵潔說“孫大爺終于被北京警方恍然大悟”,讓人不知所云;徐靜蕾說“這就是所謂說的肉體和靈魂脫節”,“所謂”與“說”重復;李銀河說“不能以一部分公民的生活方式為準訂立法律來懲罰另一部分公民的生活方式”,“懲罰”與“生活方式”搭配不當。等等。

               三、知識差錯多。比如錢文忠把管仲的名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說成是孔子說的;李銀河把政協委員的“提案”誤成了“議案”;韓寒把水域只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鄱陽湖說成“幾萬平方公里”;馬未都把“麻子”與“雀斑”等同了起來;郭敬明把位于天安門東側“太廟”說成在“天安門的后門”。

               今年的“圍觀名家博客”活動,共選取了新浪網上的12位博主,每月“圍觀”一人,按音序排列,第一位出場的是“打假斗士”方舟子,緊隨其后的是郭敬明、韓寒、黃健翔、郎咸平、李承鵬、李銀河、馬未都、錢文忠、徐靜蕾、鄭淵潔、周國平。之所以選中這些人,是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即生活熱情高,博客受眾多,社會影響大,具有巨大的社會引領作用。以這些人為目標,是想讓他們發揮“示范”效應,為網絡語文的規法運用,樹立“榜樣”。

              各位“博主”十分支持這次“圍觀”活動,并給予了積極配合。方舟子說:“謝謝《咬文嚼字》給我挑錯,以后我即使寫發在網上的文章也會更加注意。”郭敬明說:“博客不同于正式出版物,寫得比較隨意,點擊發送時往往也沒有細看。……今后自己在寫博客時會更慎重一點,希望能對青少年讀者起到比較好的示范作用。”韓寒說:“我以前經常寫完不檢查就直接發布”,“這讓我出過很多丑”,“愿意在今后的寫作中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咬文嚼字》的監督,讓我對文字更有責任感,我很感謝他們的工作”。周國平說:“非常感謝把我選為今年‘咬嚼’網絡語文的目標,你們是漢文字的專家,請還請不來呢,這是多么幸運的機會”,更是“我的莫大收獲,真心感謝你們”。

              網絡語文差錯的泛濫,主要有三個原因在起作用。1.網絡沒有差錯“過濾”功能,缺乏傳統出版物所具有的編輯、校對環節。2.網絡寫作缺乏“準入門檻”,只要自己愿意,誰都可以在網絡上“寫文章”,許多人缺乏基本的語文運用能力,歷史文化知識更是極度貧匱。3.網絡寫手對語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寫作態度極為粗疏,甚至到了隨意糟蹋祖國語言文字的程度。

              《咬文嚼字》呼吁國家有關部門,關注網絡上的語文運用,并加強研究,探尋引導網絡語文規范運用的有效途徑;呼吁活躍在網絡上的名家,重視語言文字的規法運用,以身垂范,為廣大網民樹立榜樣;呼吁廣大的網絡寫手,端正態度,謹慎對待筆下文字,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圣尊嚴。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