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教司回應“高校金課水課評估標準”
“水課是不用心的課、技術含量低的課、過時的課、沒有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課……”4月29日,在教育部召開的“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相關發布會上,對于“高校金課和水課的評估標準”問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水課和金課是個形象的說法,并表示要大幅度提高課程的難度和挑戰度。
自2018年起,針對高等教育,教育部提出高校要淘汰“水課”,打造“金課”。而不少人疑問的是,對課程的評估相對復雜,“水課”和“金課”該如何評判呢?
“‘金’就是值錢,‘水’相對廉價,水課是相對金課說的。可以說水課是不用心的課、技術含量低的課、過時的課、沒有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課。”吳巖在會上稱:“我們有一部分(高校)學生天天睡大覺、玩游戲,這樣的學生里面怎么能有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吳巖表示,高等學校特別是本科教學要適當增負,主要想法是適當減少本科教育學生學時總分數,但是要大幅度提高課程的挑戰度、提高難度,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還要在課下自己自主學。這樣的課越多,培養人才的質量才真正越來越高。
對此,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表示,評判水課和金課,一方面是學校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能給學生什么、含金量是多少、學生獲得感是什么。另一方面,老師是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里也是一個重要指標,有可能本來內容是金課,但是老師講的不認真也會變成水課。
在吳巖看來,打造金課、淘汰水課、取消“清考”,是要讓學生忙起來,教學活起來,學校管理嚴起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三件事情做好了,中國的高等教育自然就是世界高等教育強國。”
(信息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