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針對優秀新生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優計劃
優秀新生最高獎勵10萬元,最高可獲國際交流資助10萬美元
2019年,深大繼續針對優秀新生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優計劃。其中,高考文化成績在廣東省理科8000名及以上或文科2000名及以上、外省理科約2%及以上或文科約1%及以上的新生:可獲高等研究院面試資格或特色實驗班優先預錄取資格;最高可獲新生獎學金10萬人民幣;最高可獲國際交流資助10萬美元;最高可由院士擔任學業導師;優先進入“大學生涯規劃導師全程跟蹤計劃”和高端科研實室;推薦進入“百強名企帶薪實習計劃”等。
深大實行分層次分類因材施教,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深大高等研究院設“理工創新實驗班”和“金融科技實驗班”(60人/班/年,二次選拔),致力于培養拔尖復合型人才,充分借鑒國際一流大學的培養、管理模式,實行高水平、小規模、跨學科、重基礎、研究型、國際化的精英培養。入讀學生第一學年可享受全額學費獎學金。
深大共設約30個特色實驗班,分層分類培養特色人才。學生入校后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二次選拔,可入讀數理金融實驗班、投資科學國際接軌班、國學精英班、大數據特色班、ACCA國際會計創新班等各類特色實驗班。
深大實施榮譽學位制度。據了解,榮譽學位(Honors Degree)是國際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是大學為滿足優秀學生的需求而設計的教育制度,也是給予本科學生的最高學術認可,又稱為“優等生學位”。2019年春季學期,深圳大學12個專業開始實施榮譽學位制度,包括: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生物技術、臨床醫學、核工程與核技術、物理學、會計學、金融學和土木工程。
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轉專業機制人性化
深大的轉專業機制十分人性化,學生進校后,按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大類模式培養,大一、大二、大三均有申請轉專業機會,原專業沒有績點要求(參加轉專業考試:數學或英語+學院面試),比例約為15%。入學后,學生可在全校范圍內跨院系自由選課。
值得一提的是,深大鼓勵學生修讀輔修專業、雙學位。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即可畢業,允許優秀學生提前畢業。
年度本科交流交換生達到800余人次。深大立足特區,放眼世界,現與全球47個國家(地區)的280所高校(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建設國際銜接課程,采用“學分互認,靈活對接”方式與境外知名高校攜手開展各類人才聯合培養的學位項目;拓展公費交換生、單向派出項目、假期交流等各類海外學習項目;引入美國碩士在線課程,推動線上線下結合的1+1碩士學位項目。
據統計,深大年度本科交流交換生達到800余人次。2018年給學生發放各類國際交流獎學金486萬余元,單項獎金高達10萬元人民幣。
深大學生可以申請豐厚的獎學金。學校優化設置獎學金項目,突出學業、創新創業及社會精神的人才培養綜合導向。
2017-2018學年,深大本科生獎助學金發放總額超過5000萬元,獲獎助學生近2.2萬人次;勤工助學崗位(校本部)設置6500多個,酬金超過1600萬元,特殊困難學生生活補貼近5000人次。
深大學生擁有國內一流的運動和生活設施
據了解,深大是首批全國文明校園,全國十大最美校園之一。現有后海、西麗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72平方公里。學校各類體育場館占地總面積達21.8萬平方米,所有運動場館均對學生開放,包括高爾夫練習場、保齡球館、壁球館、擊劍館、健身房、舞蹈、健美運動室等。
深大創新創業教育特色鮮明,是全國就業前景最好的大學之一。學校著力打造創意、創新、創客、創業文化,專門開設創新研究和創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
深大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學生創業園,截至2018年底,孵化大學生創業企業307家,團隊持續創業近70%,銷售額或市值1億以上的企業5家,1000萬以上的企業近30家。
同時,學校成立創業學院、創業者聯盟、學生創新發展基金,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資源。
為促進畢業生更高水平就業,深大力推“500++星夢計劃”,充分利用特區優勢,攜手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科技新銳企業,通過協同創新、聯合培養、帶薪實習、推優錄用等合作模式,幫助學生朝著美好的職業夢想啟航。2018屆本科畢業生在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有631人,占企業就業人員的近17%。
(信息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