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展規劃
          青島市2020年教育工作要點
          發布時間:2020-03-16瀏覽量:12027

          青島市2020年教育工作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市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人民滿意標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深耕細作、全面發力、擴優提質、協調發展為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加強黨的領導,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出臺《青島教育現代化2035》《青島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編制青島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研究制訂新一輪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加強教育戰略研究和國內外教育比較研究,加快推進青島教育史館建設。

          2.提升教育系統黨建質量。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健全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加強高校和民辦學校黨組織建設,實施民辦學校黨建“雙覆蓋、全引領”工程。推進“千帆計劃”,強化黨建典型培育和引領。加強教育系統群團建設,做好統戰、老干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

          3.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政風行風校風建設。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落實述廉述責、廉政談話等制度。深化教育系統嚴管理強監督防風險機制建設,推進警示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在全市教育系統組織開展“力戒浮躁、形式、虛假,力行樸實、扎實、真實”大討論大改進活動,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

          4.提升區域教育依法治理水平。深化區域教育治理改革,健全區域教育治理制度體系。做好民辦教育、終身教育等地方立法調研和學校安全政府規章制訂工作。穩步推進校規校紀制定實施和普通高中擴大辦學自主權試點,擴大負面清單試點和“互聯網+”教育治理改革范圍。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切實減輕學校和教師負擔。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進憲法及教育法律法規學習常態化機制建設。

          5.推進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印發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研究制定《青島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工作規則》。制定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實施方案,開展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修訂完善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深入推進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構建網上督導、遠程視頻督導與實地督導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教育督導評估結果使用,提升督導評估實效。

          堅持立德樹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6.增強思政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改進和加強思政課教學工作,推進大中小學思政德育一體化建設。充分利用山東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發揮同城大課堂、立德樹人大講堂等高校思政工作平臺作用,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體系建設和工作責任制落實,完善抵御和防范校園傳教滲透工作機制。

          7.完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體制機制。抓好項目引導、信息平臺建設,完善評價體系,加強內涵建設,提高學生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落實質量。做好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籌備和賽事組織工作。

          8.完善家校共育機制。辦好“家長大課堂”“家長面對面”活動和“家校合作網”,研究制訂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印發扎實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完善心理疏導和嚴重心理問題及時識別轉介等機制。培育40個家庭教育校(園)本精品課程、100個家庭教育服務站、50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

          9.減輕學生過重課外學業負擔。深化中小學招生辦法改革,出臺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方案。持續開展中小學幼兒園規范辦學行為檢查,鞏固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成果。創新提升小學生課后托管工作。全面升級“課后網”名師公益課堂。

          全面發力攻堅,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10.擴大基礎教育資源供給。落實《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攻堅方案(2019-2022年)》。繼續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啟動80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繼續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優化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志愿批次設置,完善“分數帶”等錄取政策措施,統一全市普通高中錄取操作平臺。

          11.深化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模式改革。研究制訂幼兒園聯盟辦園指導意見,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全市新增10個優質學校教育集團。研究制訂中小學特色發展、精致管理、品質立校的意見,提升中小學內涵發展水平。

          12.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研究制訂幼兒園規范管理辦法,積極推進幼小銜接,開展省級學前教育游戲活動實驗區(園)建設工作。研究制訂加強教研工作的意見,探索建立課程標準引領下的教、學、研、評一體化教研管理機制和跨學段教研機制。加強優秀教學成果培育推廣,推出50個適應新時代教學要求的教學法,建設200個學科教研基地。對接教育部“強基計劃”,探索學科特殊稟賦學生培養新機制。

          推進改革創新,增強教育發展動能

          13.推動職業教育轉型升級。落實《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制定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研究制訂職業院校“領航計劃”和專業建設“揚帆計劃”。加快建設國際職教城,推動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和產教融合發展。支持青島工程職業學院加強專業建設,力爭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青島航空科技職業學院正式獲批并招生運行,推動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正式招生運行。會同發改委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實施方案,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工作。深入推進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創新開展職業啟蒙和體驗教育,探索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發展的路徑和模式。抓好春季高考研究和應對,加強中職學校基礎文化課教材培訓和教學改進,做好職業技能教學改革和技能抽測工作。會同人社部門研究制訂職業教育與技工教育融合發展的意見。

          14.推動高等教育助力城市發展。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布局。推進康復大學、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二期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創新發展基地、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等項目建設。繼續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深化與北京大學等高水平大學的合作。推進在青高校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創建重點學科發展聯盟。探索建立校地、校際融合發展平臺機制。深化“結對高校聯合育人”活動。

          15.推動民辦教育健康規范發展。積極推進民辦學校分類改革工作。開展扶持民辦教育發展政策專項落實行動。實施民辦教育規范管理、質量提升工程,印發在青民辦高校規范管理辦法和民辦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完善黑白名單制度。開展局屬民辦學歷學校辦學水平專項督導評估。

          16.推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拓展繼續教育學習平臺,繼續推進“全民學習網”和學分銀行建設。研究制訂職業院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意見,引導中、高職院校開展面向重點人群的繼續教育和培訓。辦好社區教育機構,加快發展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繼續辦好“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

          17.全面完成教育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健全完善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扎實做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資助標準、資金發放精準化水平,增強資助育人成效。繼續做好貴州安順、甘肅隴南等地的東西部協作幫扶工作。落實鄉村教育振興工作要求,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提升鄉村教育保障水平。

          強化特色引領,培育青島教育優勢

          18.全面打造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落實《關于加快建設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和省級支持政策。深度挖掘海洋教育內涵,構建海洋特色鮮明的“五育并舉”綜合育人體系。推進海洋教育地方課程建設。推動藍谷加快建設以海洋為特色的高校科教園區和國際海洋科技教育中心。

          19.加快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研究制訂人工智能教育五年規劃,全面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實施,建設人工智能教學診改系統,爭創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課程教學及應用實踐研究共同體。落實《青島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支持西海岸新區等創建智慧教育示范區。加強《青島市教育裝備標準》的宣傳、推廣與應用。舉辦2020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

          20.做實做強科技、人文教育。實施科技教育“雙百”工程,培養100名科技骨干教師,推動孵化100個創新實驗室。提升創客大賽、頭腦奧賽、科技節“兩賽一節”內涵,承辦全國中小學生創·造大賽,辦好“奇點論壇”。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抓好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開設。繼續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和集中展示等活動。

          21.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扎實推進上合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教育任務建設。落實中外人文交流青島實驗區任務,重點加強與德國、日本、韓國的教育交流與合作,辦好第二屆青島友好城市教育國際研討會、第二屆國外青少年游學青島文化之旅活動和第四屆中國-新西蘭未來青年領袖峰會。繼續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教育合作,積極支持在青高校開展高質量的中外合作辦學,穩妥推進境外辦學。

          提升保障能力,夯實教育發展基礎

          22.建設“三化三型”機關。突出黨性鍛煉,提高“三會一課”質量,打造機關過硬支部。推動“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經常化制度化,加強機關處長組織力執行力建設。完善“每周一學、每月一講、每季一考”制度,辦好“青島教育大講壇”,健全機關干部業務提升機制,提升干部依法治教、辦文辦事、輿情處置、信息化應用等能力。深化流程再造改革,評樹“職業道德標兵”“為民服務示范崗”,提高服務效能。加強機關處室文化建設,豐富“塑造未來”機關服務品牌內涵。做好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

          23.打造高素質干部教師隊伍。加強教育干部“選、育、管、用”,注重工作實績,建立比優擇優機制,鍛造能想、能寫、能說、能跑、能干素質,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實施年輕干部隊伍建設計劃,實行機關年輕副處級干部、學校年輕校級干部“雙向掛職”,加強直屬學校校級副職和中層優秀年輕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名工程”遴選培養、梯隊建設、考核評價及獎懲退出制度,組織開展新一輪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評選,積極培育教育名家。

          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全市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創新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強化師德考核,將師德建設納入陽光校園創建重要條件和黨建述職評議內容。堅持嚴管厚愛、嚴慈相濟,重點整治教師有償補課、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大力宣傳“最美教師”典型。創新教師管理,深化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加強公辦學校臨聘教師規范化管理。

          24.提升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加強動態監測,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要求,督促區市政府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力度。合理劃分市本級與區市政府之間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優化完善教育經費分類保障機制。全面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加大績效評價力度。建立完善教育經費全過程、全環節監管機制,從嚴審核管控各類支出行為。建立職責明確、相互制約、運轉協調的工作機制,規范優化招標采購工作,制定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校內自行采購管理辦法。

          25.確保教育系統安全穩定。研究制訂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校安全工作的意見,指導學校運用海恩法則加強安全管理。推進生存教育課題研究,繼續開展中小學生應急安全體驗活動。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專職保安隊伍、護學崗隊伍和護校隊伍“三支隊伍”建設,加快推進一鍵式緊急報警和校園門口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部門聯網,進一步“三防體系”。修訂校車安全管理辦法。細化落實食堂建設標準、食堂管理標準和營養標準“三個標準”,保障學校食品安全。創新完善學校學生保險保障體系。優化信息公開和信訪工作,提高政務熱線服務水平。完善輿情工作機制,增強教育網絡輿情應對引導能力。

          26.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組織延期開學各項工作,運用線上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妥善安排延期開學期間的教育教學。積極穩妥做好復學準備和開學后防控工作,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和聯防聯控信息共享機制,印發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應急處置工作指導手冊,完善學校疫情防控制度,加強防疫和健康知識教育,規范師生健康管理、校園環境整治、食堂餐飲管理,全面提升校園衛生防疫水平。

          (信息來源:青島市教育局)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