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宣傳多算“大賬”
■趙國娟
把個人夢想匯入強軍事業,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可以圓心中夢想,成快意人生,實現從“小我”到“大我”的嬗變。
“專科學歷學生參軍退役并完成專科學業后,從2022年起,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24365’校園招聘網將設立專區,為退役大學生士兵求職就業暢通渠道”……日前,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大學生征兵工作。一項項優惠政策,一條條暖心舉措,激勵廣大優秀學子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報名參軍。
瀏覽各地黨委政府和兵役機關的征兵網絡平臺,宣傳內容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生動鮮活,尤其是針對青年大學生群體的“算賬式”征兵政策解讀,有的放矢、細致深入,產生良好反響。梳理各地征兵宣傳的“賬本”,內容主要包括參軍入伍的前途賬、經濟賬、閱歷賬、健康賬、榮譽賬等,這些“賬目”關乎應征青年的切身利益,寫清楚講明白十分必要。近年來高素質、高學歷兵員比例逐年攀升,與國家不斷推出的優惠政策不無關系。
但要看到,征兵宣傳僅僅靠算“小賬”,容易放大經濟利益對人們思想行為的驅動作用,將參軍入伍功利化。因此,開展國防教育、征兵宣傳,還要大張旗鼓地講大情懷、大道理,多算一些“大賬”,講清楚保家衛國是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是“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的現實需求,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家國情懷,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概,切實點燃適齡青年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和憂國之心。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基礎,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軍隊不生產谷物,但生產安全。只有算好國家安全的“大賬”,才能讓適齡青年認識到,參軍入伍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具有法定性、強制性和必然性,不是利益交換和個人自由。“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同時,青春因奉獻而精彩,夢想因擔當而絢麗,把個人夢想匯入強軍事業,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可以圓心中夢想,成快意人生,實現從“小我”到“大我”的嬗變。
馬克思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算“大賬”也不能忽視“小賬”。國家利益“賬本”彰顯使命擔當,個人利益“賬本”突出優待政策,互為里表、義利雙導,既弘揚了獻身國防的崇高價值追求,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