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高教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高教動態
          【專家訪談】產教融合,以創新謀未來
          發布時間:2020-09-10瀏覽量:5250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

          王樹國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指出,大學需要轉變觀念,打開圍墻,主動融入社會。只有深度融入社會與科技發展前沿,大學才能始終成為社會發展引領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這“三個面向”,為我們更系統地推進科技創新指明了奮斗方向。一所大學是不是一流大學,關鍵要看它是否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一流貢獻。高校要想站在潮頭、與世界科技前沿產業同頻共振,首先要解決“產教融合”問題。

          當前,人們獲取知識、信息越來越便捷,很多原創思想、知識與技術不再源自大學。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強度遠遠超過大學,其技術研發能力和研發條件,甚至已經超越了大學。如果大學只封閉在校園內,所創造的知識、培養的人才、研究的成果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那么總有一天,它會被邊緣化。這種形勢下,大學應該反思: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么?大學應如何繼續引領社會進步?

          “產教融合”是一個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臨的課題。誰搶得先機,就等于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站在了潮頭。因此,大學需要轉變觀念,打開圍墻,主動融入社會。只有深度融入社會與科技發展前沿,大學才能始終成為社會發展引領者。

          西安交通大學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就是要把大學與社會發展融為一體,探索中國高等教育產教融合改革的新路徑。打開“校門”,與行業龍頭企業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與世界最優秀的學術機構建立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讓學生在校內就接觸最前沿的科技。

          作為高校,必須清楚:自己的服務對象是誰?行業領域內龍頭企業有哪些想做而無法做、不好做的事情?這些值得高校去認真研究。我們把這叫“跑五”:

          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了解本學科世界上做得最好的五個學術機構,看自己是否身在其中。如果不在,就要找出和它們的差距,找出追趕超越的辦法。

          二是面向經濟主戰場,了解本學科所服務行業中最優秀的五個龍頭企業,看它們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與技術。研究怎樣培養這些人才,怎樣幫助中國企業站在行業的潮頭。

          三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標國家面臨的相關學科“卡脖子”問題,看自己是否承擔和參與了這樣的任務。如果沒有,就主動去承擔、去參與。

          “跑五”是西安交通大學在“三個面向”指引下的具體實踐。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密切關注國家和社會需求,構建開放的研究平臺,強化與社會、企業的結合,加強學科的交叉融合。不管在物理空間上還是內涵建設上,創新港都將面向社會開放。在這樣開放的環境里學習、研究,學生將對社會、企業有更多了解,將來也更容易成長為棟梁之材。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