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高教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高教動態
          【政策解讀】山東省教育廳等14部門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0-09-21瀏覽量:6971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魯政發〔2020〕3號)關于“2020年,出臺指導意見,深化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9月8日,山東省教育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試行)》(魯教職字〔2020〕10號,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全國首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政策文件。

          一、基本背景

          (一)從政策依據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國務院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1號)、《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魯政發〔2020〕3號)均對鼓勵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了明確規定。

          (二)從探索實踐看,我省2015年率先以省為單位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試點。目前,全省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學校40余所,拉動社會資本近百億元,涌現出山東海事職業學院、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等一批混合所有制辦學典范。山東海事職業學院牽頭成立全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共有116所職業院校、32家企業參與。改革還獲得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經過探索積累,有必要系統總結,將其上升為行之有效的制度,推動改革向縱深推進。

          (三)從存在問題看,由于缺乏更加具體和明朗的政策措施,校企猶豫觀望,不利于調動雙方積極性,不利于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和舉辦職業教育。出臺《意見》,有利于為基層探索實踐提供方法遵循,也是對校企多年呼聲的積極回應。我省率先破題、走在前列,將為全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制度和模式參考。

          《意見》起草從2019年開始,深入調研,梳理政策,充分吸收借鑒了省內外混改經驗和研究成果,歷時一年。期間,20余次專題會研究,邀請全國學界、業界專家和校企代表面對面討論修改論證。

          二、基本理念

          (一)始終不渝地堅持育人為本。《意見》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守教育的公益屬性,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二)以“混”促“改”激發活力。《意見》提出,充分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以“混”促“改”,建立各方深度參與的多元治理體系和現代學校制度,構建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全面推進面向市場開放辦學。

          (三)包容審慎監管尊重基層首創。《意見》提出,針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缺乏經驗的實際,按照中央“三個區分開來”精神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支持新生事物健康成長。尊重基層首創,鼓勵支持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因地制宜探索多種形式混合所有制辦學,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三、主要內容

          《意見》包括總體要求、辦學形式、設立要求、辦學管理、支持政策等5部分。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充分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職業教育供給,支持政府、學校與企業等社會力量混合所有制辦學,推動形成多元辦學格局。

          (二)辦學形式。明確混合所有制辦學主體和主要舉辦方式,區分不同的辦學機構確定是否登記為法人機構。對設立為法人機構的進行分類登記,舉辦者依法自主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法人,辦學收益和結余相應實行不同的處置方式。

          (三)設立要求。明確混合所有制辦學合作協議的內容,政府、公辦職業院校、企業參與辦學可投入的資源,不同類別的混合所有制辦學機構的設立程序,以及退出機制等。

          (四)辦學管理。明確對非公資產參與舉辦混合所有制院校、國有企業參與公辦職業院校整體混合辦學、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等辦學機構等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重點對二級學院等辦學機構的治理結構、用人管理、薪酬管理、專業設置及招生、收費標準、財務管理等6個方面提供了路徑指引。

          (五)支持政策。明確財政撥款、融資、稅收、土地和產教融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為混合所有制改革保駕護航。部分政策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進行了區分。

          四、主要創新點

          (一)系統集成式的政策“明白紙”。《意見》將散見于各個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度中的“碎片化”混合所有制政策進行系統集成,為基層實踐提供了混改路徑、“操作指南”和“政策清單”。

          (二)不拘一格的舉辦形式。《意見》鼓勵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形態,既可以是學校層面整建制混改,也可以是二級學院層面;既可以混合舉辦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能培訓基地,也可以合作舉辦專業、培訓等辦學項目。

          (三)“涇渭分明”的收益分配方式。收益分配是混合所有制辦學無法繞開的話題。為此,《意見》提出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依法登記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法人,在此基礎上產生不同的收益分配方式:非營利性的不得取得辦學收益,辦學結余全部用于辦學;營利性的可以取得辦學收益,辦學結余依照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分配。

          (四)形式多樣的資源投入。本著互補共贏原則,發揮不同主體的辦學優勢。《意見》提出,一方面,支持和鼓勵公辦職業院校通過提供校舍場地等辦學空間,利用實訓設施、非財政資金、師資、校名校譽、知識產權等資源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另一方面,鼓勵支持企業等社會力量以資金,先進的生產服務設施及場所、技術體系、經營體系,能工巧匠以及其他產業資源參與合作辦學。

          (五)多元參與的治理體系。混合所有制職業教育辦學機構不同于一般的公辦和民辦職業院校,既不能簡單套用公辦職業院校,也不能完全照搬民辦職業院校。在堅守教育公益性、兼顧各種社會力量利益訴求的原則上,《意見》提出,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等辦學機構要制定辦學章程,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建立基層黨組織,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保證正確辦學方向;對辦學機構賦予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建立健全理(董)事會決策、行政負責人組織執行、監事會監督、專家治學的管理運行機制。

          (六)面向市場的人事薪酬辦法。《意見》堅持賦予辦學機構充分的辦學自主權,鼓勵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如:辦學機構中的領導班子成員,可采用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方式發放薪酬;支持和鼓勵專業教師參與混合所有制辦學,學校選派的教師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審、項目申報、崗位競聘、培訓、獎勵等方面權利;辦學機構還可面向社會自主招聘人員,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靈活用人機制;可自主確定薪酬發放管理辦法,面向市場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靈活薪酬分配機制。

          (七)管用給力的支持“政策包”。《意見》明確了招生、收費、撥款、融資、稅收、土地和產教融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為改革保駕護航。如:專業設置及招生方面,根據市場需求自主設置專業。收費方面,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執行校企合作辦學等差別化收費政策,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能培訓基地等辦學機構實行市場調節價。撥款方面,混改后仍為公辦性質的學校和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享受公辦院校生均撥款;整體混改后登記為非營利法人的,可給予財政支持,與公辦院校享有同等權利申報財政專項。稅收方面,非營利性混合所有制辦學機構與公辦學校享有同等待遇,具備非營利組織免稅優惠資格的混合所有制辦學機構,符合規定條件的收入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優惠;混合所有制辦學機構適用國家鼓勵發展相關產業政策的,可按規定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土地供應方面,非營利性辦學機構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政策,經批準可以劃撥等方式供應土地,營利性機構以有償使用方式供給土地。在產教融合型企業等項目遴選中,對參與混合所有制辦學的企業予以傾斜。

          (八)清清爽爽的管理運行機制。“放”“管”結合,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意見》在國有資產投入、辦學機構和項目設立、領導干部任職、財務管理等方面明確了要求。如:公辦職業院校與社會力量合作設立具有法人資格辦學機構投入的國有資產按規定評估審批;現有職業院校整體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實行一校一案,按隸屬關系報同級人民政府研究批復;學校擔任領導職務的干部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在辦學機構任職或兼職;具有法人資格的辦學機構,要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會計賬簿,不具有法人資格的辦學機構,在學校財務設立專門賬戶,統一辦理收支業務等。

          (信息來源:山東省教育廳)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