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高教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高教動態
          【教育時評】學校規劃研制要經得起“四問”
          發布時間:2021-03-31瀏覽量:6174

          (成都大學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范小梅,成都市教育局 戴暉)

           當前,各行各業都在積極研制本行業的“十四五”規劃。就教育領域而言,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深度研制規劃,既有助于激發學校深入思考辦學現實與方向,也可豐富地方教育發展規劃的研制依據,進而推動基層教育更好地回應國家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戰略。要言之,中小學校發展規劃可從“問計于史”“問計于時”“問計于事”“問計于師”四個方面展開追問和思考。

           問計于史,方能謀遠。源遠才能流長,學校歷史是對學校發展過程中的人、事、物所作的記錄、解讀、建構和書寫。學校發展只有以歷史為依據才可持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為學校發展“舵手”的校長及其領導力。校長任職通常由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區域發展整體需要進行統籌,在教育不均衡程度突出、校際差異較大的一些區域,容易出現校長頻繁變更的情況,這成為學校發展規劃斷代或夭折的主要原因。由此,不同類型學校的發展規劃如何問計于史,就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對此,筆者有兩個建議:一是梳理學校發展的過程性資料,從中尋找歷久彌新、值得傳承的基因。二是追問學校發展的文化脈絡,從中尋找支撐學校發展的靈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對新接手一所學校的校長而言,全盤推翻或全面繼承一所學校的歷史都是不可取的。新時代需要新作為,無論是留任校長還是新任校長,都需要在尊重學校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以激發學校活力而非沽釣個人政績為任職使命。

           問計于時,方能站高。在國家辦教育的制度環境中,學校只有及時領會所處時代的新政策、新要求,才能有效回應“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為此,中小學校一要認真學習2020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該建議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所作的370字描述,不僅為地方制定教育發展規劃提供了依據,也為各級各類學校研制教育發展規劃提供了參考;二要反復研讀黨的十九大以來的相關政策。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及教育部先后發布一系列文件,比如《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分別從教育現代化、辦學活力、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評價改革等方面,為學校發展規劃研制提供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具體舉措等方面的可靠依據。

           問計于事,方能耕深。學校發展是有特定時空屬性的,時間上的存續性構成學校歷史,空間上的延展性構成學校現實。對此,學校研制發展規劃時可以從兩個方面問計于事:一是縱向梳理近五年大事記。“十三五”期間學校舉全校之力共同推進的事情,通常是學校發展重點。厘清其源,論證其流,研磨其得,反省其失,有助于刻畫學校發展的立體樣態。同時,還可將學校大事件放到學校歷史和現實中加以審視,客觀分析學校大事件的合理性,以便對學校發展規劃繼承什么、如何繼續作出判斷。二是及時將成功的教改個案納入學校發展整體規劃,牢牢把握學科教學這一生命線。以廣州市花都區七星小學為例,一位體育教師的自主教改引領一個學科實現突破,一個學科的突破帶動學校其他學科共同創變,該連鎖反應最初源于學校對這位體育教師教改的理解、支持與轉化。盡管教師隊伍內部存在個體差異,但學校應鼓勵各學科教師大膽探索,借用新視角,解決老問題,并及時將成功案例提煉為創新模式,助推新學校新發展或老學校新發展。

           問計于師,方能落實。教師是熟悉辦學歷史、關心辦學時勢、主導辦學實踐的主要力量,因而也是推動學校發展的關鍵。學校發展規劃若能得到全體教師的參與和支持,將更易落地。為此,學校可以分類取智:一是汲取包括退休教師在內的老教師的智慧。老教師見證了學校發展的多個階段,對學校發展既有情感也有期盼,并且因為已退休或將退休,沒有利益沖突,可以開誠布公地表達建議。二是重視中青年教師的力量。中青年教師承擔著學校日常教學與管理方面的核心工作,對學校現狀認識最為深刻,且在學校工作周期相對較長,歸屬感和榮譽感相對穩定,可以引導中青年教師將這種情感轉化為參與學校發展的積極性。三是活用年輕教師的激情。當前,中小學校已經有相當一部分“90后”教師嶄露頭角,成為各學科的新生力量。他們的感知能力、學習能力都較強,且極富激情和活力,容易迸發靈感、引發創新,為學校發展注入活力。建議學校研制發展規劃時,充分重視年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年輕教師結合對歷史、時代、實踐的理解,大膽突破,為學校發展規劃注入新元素。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