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并答記者問。從發布會上獲悉,從人口質量上看,近10年來我國人口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人口素質不斷提升。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從2010年的4.08%下降為2.67%。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會上表示,受教育狀況的持續改善反映了10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從年齡構成上看,近10年,我國少兒人口數量增加,比重回升。寧吉喆介紹,0—14歲少兒人口的數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此外,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寧吉喆表示,要辯證看待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他認為,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才紅利新的優勢將逐步顯現。同時,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大,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雙雙上升,既反映了調整生育政策的積極成效,又凸顯了“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性,需要優化生育政策,完善養育等人口服務體系。人口老齡化既帶來了挑戰,也促進了“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
“老年人口質量不斷提高。在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寧吉喆補充說。
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人口中擁有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300萬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8716萬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4965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