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高教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高教動態
          【教育時評】未來教師要懂技術、會應用、善創新
          發布時間:2021-09-17瀏覽量:3994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 曹培杰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這就決定了教師是面向未來的職業。隨著“互聯網+教育”的深入推進,新技術、新媒體、新平臺越來越多地進入學校,信息素養已經成為未來教師成長的關鍵議題,并極大地影響著課堂教學、學校辦學和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那么,如何提升教師信息素養?近年來,教師信息素養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趨向常態化,但還存在“灌輸多交互少” “展示多探究少”的突出問題。特別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學法創新,創設真實性學習情境,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學習,推動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合發展,制訂更加立體的評價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出彩。

          那么,如何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懂技術

          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么信息技術就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它不是單純的技術手段,而是全新的思維方式。教育信息化不僅是技術設備的數字化轉型,更是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辦學體系的數字化轉型。未來教師要有互聯網思維,以學生為中心來思考信息化教學,將資源開發、數據分析、平臺使用與個性化學習需求緊密對接,推動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成長需要。

          會應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要用技術,關鍵是用好、用活、用通。我在實地調研中經常看到類似的場景:教師在臺上口若懸河,學生在臺下呆若木雞,唯一不同的是教師和學生手中多了一臺智能終端。“會應用”不等于技術的熟練操作,不能把課堂變成“炫技”的舞臺,投屏、彈幕、搶答等層出不窮,教學效果卻華而不實、流于形式。未來教師要把新技術從學生上網課的終端,變成打破知識邊界、重塑課堂形態、連接真實世界的窗口。

          善創新

          近年來,教師信息素養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趨向常態化,但還存在“灌輸多交互少”“展示多探究少”的突出問題。信息技術應用的重點不是支撐統一化講授,而是促進個性化學習。特別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學法創新,創設真實性學習情境,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學習,推動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合發展,制訂更加立體的評價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出彩。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