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教育引導我院廣大團員青年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扛起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責任。4月21日下午,楊文學教授應邀來我院,在知新樓學術報告廳為我校200余名師生作題為《沂蒙精神的歷史性和當下性》專題報告。此次報告會由青島黃海學院團委書記甄程主持。
報告會上,楊文學教授從“一片區域”、“兩個名詞”、“三個標志性符號”三個角度展開,結合一個個鮮活而真實的故事,生動而深刻的為大家講解了“沂蒙精神”的歷史性和當下性。
楊文學教授講述了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軍傷員,李桂芳架起火線橋,以及沂蒙紅嫂送子參軍、送夫支前、舍生忘死舊傷員、不遺余力撫養革命后代等紅色故事。師生們被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這種與黨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的精神感動的熱淚盈眶,受到了心靈的洗禮。
楊文學教授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說沂蒙精神的實質是“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楊教授寄語廣大青年學生,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將沂蒙精神發揚光大。
在報告會上,楊文學教授和與會師生進行了親切交流互動。
學院團委書記甄程做總結發言,她表示,一部沂蒙“史記”是我們黨同人民血脈相連的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頑強御敵的歷史,更是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根脈,希望大家從這場精神盛宴中汲取豐富營養,內化為傳承紅色基因、奮勇拼搏、奉獻擔當的不竭力量。
此次報告會,是青島黃海學院“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系列活動之一。通過報告會,師生們充分感受到沂蒙精神作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誕生于戰爭年代,卻對于處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學子筑牢思想根基,堅定理想信念有著重要意義。沂蒙精神將不斷鼓舞著青島黃海學院師生勇于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奉獻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