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高教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高教動態
          【院校動態】齊魯工業大學:“五個立足”,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發布時間:2023-07-04瀏覽量:68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強化組織領導,精心統籌謀劃,全面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圍繞“五個立足”切實推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立足頂層設計,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牢牢把握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就業優先戰略和就業優先政策,實行就業“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分管領導靠前指揮、部(院)領導落實責任、各部門協同推進、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百團拓萬崗”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校(院)領導帶頭訪企拓崗、幫扶困難畢業生就業,先后開拓就業崗位7000余個。制定《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方案》,推進就業“六化”建設,完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工作體系,實現就業工作的端口進一步前移。

          立足調查研究,強化就業指導督導。深入學生群體、用人單位開展調查研究,聚焦畢業生所需所盼,構建起了生涯課程、輔導活動和生涯咨詢“三位一體”的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體系。強化課程建設,建立研發小組,定期開展集體備課和交叉聽課,編輯出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教材多部,1門課程獲得2022年省級就業創業金課。建立大學生職業發展工作室,聘用22位教師為“生涯咨詢師”,累計開展個體咨詢與團體輔導1000余人次。圍繞不同類別畢業生制定分類指導方案,對低保家庭、身體殘疾、心理障礙等困難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臺賬,借助校(院)領導、學業導師、專業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等全員力量,重點關注500余名經濟困難和求職困難畢業生,實現了“一對一生涯咨詢、一對一就業幫扶”。

          立足精準服務,拓寬求職應聘渠道。細化工作方案,持續開展“暖冬行動”“春風行動”“全力攻堅促就業”行動,助力2023屆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組織“金牌簡歷特訓營”,為大學生提供22節熱門崗位簡歷撰寫課,100位專家一對一進行簡歷點評。開展“筑夢青春向未來”就業服務季系列活動,在招聘會現場設置就業指導區、政策宣傳區、應征入伍區、科研轉化區、直播帶“崗”區等,吸引1100余家用人單位參與,提供崗位超過4萬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4000余人次。充分利用線上平臺推送職位信息,每天通過就業微信平臺發布企業招聘信息,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就業選擇和精準的就業服務。

          立足能力提升,建強就業工作隊伍。成立“格物致知”生涯網絡課學習成長小組,充分發揮師生間、學生間交流與協作功能,聚焦考研、就業等學生現實困惑,開展8期生涯學習研究應用小組活動,切實解決學生的就業創業困惑與問題。出臺《2023年“領航計劃”全程化就業指導培訓方案》,組織14期生涯咨詢、團體輔導、就業指導課程創新、就業工作輔導答疑會、專題培訓會、生涯圖書分享會等,培訓達120余人次。開展“團體輔導習得生涯智慧,洞見生涯感受人生浮沉”活動,打造工大特色的生涯團體輔導品牌,培育18位“洞見生涯”團體輔導師,舉辦團體輔導活動6場,參與學生260人次,激發學生自我負責、自我管理的意識。

          立足校地企合作,拓展就業合作平臺。堅持就業需求導向,打造工大“招聘+”品牌,與濟南市、五蓮縣等5個地市人社部門簽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合作協議,建立2個招才引智工作站。創新校企合作模式,與歌爾共建產教融合實習實踐基地,在山東奧太電氣、濟南重工等16家單位設立實習基地。持續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建立常態化互動溝通渠道,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項目共建、協同創新等方面加強雙向合作,強化優勢互補,實現資源共享,為雙方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打開路徑、拓寬渠道、搭建舞臺,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信息來源:山東省教育廳)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