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著名主持人、演員、國家一級編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青島黃海學院特聘教授趙保樂老師再次走進黃海,為新生帶來《語言·藝術》報告會,贏得現場陣陣掌聲。當晚的迎新晚會現場,趙保樂老師再次驚喜現身,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將晚會氛圍推向高潮。
精彩紛呈,他帶來“語言·藝術”的盛宴
“依山傍海,風景如畫,名師薈萃,德育為先。”趙保樂老師首先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對黃海學院的印象和感受。趙保樂老師回憶起他參觀學校閱享空間時看到很多同學在專心致志的學習,他深受感動也倍感羨慕。他用“孟母三遷”的故事勉勵大家珍惜如此優越的學習環境,珍惜在大學學習的美好時光,要為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而不懈努力。
關于本次報告會的主題“語言·藝術”,趙保樂老師表示:“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個重要工具,也是體現一個人素質水準的重要工具。希望大家把語言這種工具運用好。”關于如何提高語言表達水平,趙保樂老師表示語言需要功夫、需要訓練、需要設計,首先說話要清晰,其次普通話要達標。
他建議大家多背唐詩宋詞,多學散文,通過學習相聲、京劇、山東快書等傳統曲藝技巧來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文化底蘊。趙保樂老師現場展示了相聲貫口《八扇屏之小孩子》、山東快書《武松傳》以及京劇《洪洋洞》選段,即興吟誦了古典詩詞《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嫻熟的技巧和澎湃的藝術感染力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語言藝術需要與時俱進。”趙保樂老師回憶起1988年與馮鞏老師一起創作央視第一部短視頻《開心阿O》的經歷,新穎的表達方式和精彩的表演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1992年,趙保樂老師又與馮鞏老師一同籌辦《藝苑風景線》欄目。在選拔節目主持人時,個性鮮明、反應機敏、與眾不同的陳魯豫擊敗一眾播音主持專業候選人脫穎而出,成為《藝苑風景線》節目的一個符號,一炮而紅。趙保樂老師以此勉勵同學們,靈活用好語言,多從互聯網上汲取營養,與時俱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語言的魅力在這個時代達到新的高度。
現場交流,他為黃海學子點贊
“交流是語言的藝術。”趙保樂老師邀請現場同學走上舞臺,面對面進行親切的交流。
“在相聲表達中如何通過合作達到語言節奏的協調和巧妙設置?”“您是如何想到用服務員、駕駛員和炊事員來精準形容主持人的呢?”“您說過相聲,做過主持人、編劇,熱愛戲曲又常習書法,是如何做到樣樣精通又融為一體的呢?”“傳統文化如何做到傳承創新?”“如何在創作中平衡語言的藝術性和傳播的真實性?”“AI人工智能未來會在主持人行業取代人類嗎?”“如何根據受眾特點調整語言的表現形式?”來自語言文化學院、影視學院、國際商學院、設計與美術學院的6位2024級新生帶著各自的問題登上舞臺,與趙保樂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
他們靈活多元的提問、淡定從容的表現讓趙保樂老師直呼優秀。他細致的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勉勵同學們多學歷史文化、以史為鑒,多學現代科技,與世界同步,兩者雙輪驅動,成為復合型的人才,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揮毫潑墨,他寫下“知行合一”
趙保樂老師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的入室弟子。他的書法深得恩師真傳,格調清新,沉著端莊,俊朗而又飄逸,古樸而又華美。他的作品既流露出清新的儒雅之風,又展現出行云流水、潮起潮落的大海情懷,是主持人書法隊伍中的翹楚和領軍人物。
報告會現場,趙保樂老師揮毫潑墨,寫下黃海校訓“知行合一”并將其贈送給劉常青董事長。劉常青董事長也將我校關工委主任、書畫研究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宋慶澤先生的書法作品《七律·長征》贈送給趙保樂老師。
25日下午,趙保樂老師又在學校博物館揮毫潑墨,與師生代表交流書法藝術創作心得體會,啟發和感染學生樹立起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意識,將書法傳承帶進課堂。
驚喜現身,2024年迎新晚會
25日晚,我校2024年迎新晚會在學校體育館舉行。趙保樂老師驚喜現身晚會現場,為大家帶來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歌聲霸氣豪邁、大氣磅礴,將晚會氛圍推至高潮。
滿滿一天的黃海之行,趙保樂老師將他對語言藝術的感悟傾囊相授,以其深厚的語言功底和幽默風趣的講述方式為同學們帶來了歡聲笑語,也激發了大家對語言藝術的無限熱愛與追求。
本次活動為師生提供了近距離感受語言藝術的機會和平臺,旨在深化學校美育特色,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黃海人投身于語言藝術的探索和實踐之中,用更加優美的語言去講述中國故事,傳遞黃海聲音。
攝影:張雪、宋毅軒 初審:張雪 復審:李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