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就業政策解讀
          社會保險政策問答——青島市人社局發布
          發布時間:2020-07-01瀏覽量:12786
          社會保險政策問答

           

           


          目錄

          社會保險征繳篇

          一、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部分

          1.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參保手續?

          2.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準是多少?

          3.通過銀行代扣代繳社保費的靈活就業人員每月什么時間扣費?

          4.靈活就業人員能否隨時變更繳費檔次?

          5.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因銀行賬戶余額不足、導致社保欠費怎么辦?

          6.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如何辦理停保手續?

          7.交通銀行青島市分行指定網點地址

          8.交通銀行APP二維碼

          9.青島農商銀行(膠州市、平度市)指定網點地址

          10.農商銀行公眾號二維碼

           

          二、單位開戶登記部分

          11.新成立單位如何辦理社保開戶和社保費代扣代繳業務?

          12.單位變更名稱或參保區劃后,應如何辦理社保信息變更手續?

          13.單位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注銷手續后,是否需要注銷社保賬戶?如何辦理?

          14.哪些單位可以在網上辦理開戶手續?

          15.單位如何給新招職工辦理社保申報手續?

          16.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如何規定的?

          17.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繳費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18.用人單位如何辦理職工社會保險的增減變化?

           

          三、社會保險繳費部分

          19.如何查詢個人賬戶存儲額?

          20.外國人參加我市社會保險應當如何辦理?

          21.哪些情況下需要征收滯納金?如何計算滯納金?

          22.單位如何辦理社會保險銀行代扣?

          23.單位如何辦理取消代扣保險費業務?

          24.單位如何變更代扣銀行?

          25.社保每月在什么時間扣費?社保扣費后多長時間能到賬?

          26.非銀行代扣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怎么繳納社會保險費?

          27.單位繳費發票丟失,銀行無法打印,應該如何補辦?

          28.個體工商戶參加社會保險有什么規定?

          29.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費標準是多少?

           

          四、繳費基數部分

          30.繳費基數是怎么規定的?

          31.工資收入如何核算?

          32.工資收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3.哪些收入不計算為工資收入?

          34.特殊情況下繳費基數如何計算?

          35.已繳費單位如何給職工變更繳費基數?

          36.如果企業停工停產,發放最低工資,是否可以按照最低基數繳費?

           

          五、社會保險補收補繳(含退費)部分

          37.社保單位業務中“個人全額補收”和“個人全額補繳”模塊有什么區別?

          38.單位給新招職工辦理增員時,保險開始時間誤選當前月份,未填寫用工首月,無法操作“個人補收”,應該怎么辦?

          39.因單位未及時給職工辦理停保手續,導致多交社保費,應如何辦理退費手續?

          40.單位給職工補繳一年以內的社保,應如何辦理?

          41.單位給職工補繳一年以上的社保,應如何辦理?

          42.單位如何給離職且目前已在其他單位參保的職工補繳社保費?

          43.職工戶口性質從城鎮戶口變為農業戶口,一直未到社保部門變更個人信息,之前多交的失業保險個人部分的費用應如何辦理退費手續?

          44.個人是否可以補繳保險?

          45.社保繳費中斷有什么影響?

          46.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中斷,補繳有什么規定?

          47.已繳納的社會保險可不可以提前領取?

          48.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不申請延長繳費),想轉入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分別應當如何辦理?

          49.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不滿15年怎么辦?

          50.職工在多地都繳納了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如何確認?

          51.參保人延長繳費期間,繳費標準如何確定?

           

          六、養老保險轉移接續部分

          52.什么情況下需要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手續?

          53.如何辦理養老保險轉出手續?

          54.如何辦理養老保險轉入手續?

          55.養老保險轉移手續多久能辦理完畢?

          56.退役軍人如何辦理保險轉移手續?可以轉移哪幾種保險?

          57.隨軍家屬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58.外地戶口人員能否申請轉入保險?

          59.保險轉移的是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之和嗎?

          60.辦理保險轉入時是否要求必須本市參保狀態?

          61.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后,按照哪個地區的基數享受退休待遇?

          62.退休職工可不可以將社保關系轉移到異地,在異地享受養老待遇?

          63.居民養老與職工養老保險可不可以合并?

           

          七、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部分

          64.哪些企業可以享受減免政策?具體執行時間?

          65.新成立企業能否享受社保減免政策?

          66.中小企業在4月及以后月份給職工補繳2-3月社保費,能否享受免繳2-3月社保費政策?

          67.如何查詢企業劃型結果?

          68.2月社保退費是否需要單位自行申請,退費渠道是什么?

          69.社保退費提示失敗怎么辦?

          70.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有沒有減免政策?

           

          八、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部分

          71.如何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

          72.不滿60周歲新遷入本市戶口的人員,能否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手續?如果年齡已超過60周歲,能否在我市申請補繳居民養老保險?

          73.未達60周歲時,可否補繳之前應繳未繳的居民養老保險?

          74.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什么?

          75.居民養老保險每年什么時間開始交費?

          76.怎樣查詢居民養老繳費情況?

           

          九、個人權益部分

          77.網上個人查詢的初始密碼是什么?

          78.職工達法定退休年齡,既不符合辦理退休條件,也不辦理延長繳費或保險轉移手續的,如何辦理退個人養老賬戶手續?

          79.參保職工如何辦理個人基本信息變更手續?

          80.如何打印參保證明?

          81.怎樣辦理個人賬戶合并手續?


           

          養老保險待遇篇

          一、企業養老保險待遇部分

          82.參保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是多少?

          83.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84.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是什么?

          85.職工病退有什么條件?

          86.職工退職有什么條件?

          87.職工退職待遇標準是什么?

          88.女職工退休年齡如何確定?

          89.職工退休養老金計發標準是什么?

          90.職工養老金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

          91.企業退休職工年取暖補貼是多少?

          92.參保人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喪葬補助待遇標準是多少?

          93.什么條件下可以領取供養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94.如何辦理領取供養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95.職工退休手續如何辦理?

          96.申請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需要攜帶哪些材料?如何辦理?

          97.社保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如何辦理?

          98.為什么要調整我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時間?

           

          二、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部分

          99.參保人養老保險待遇包括哪些項目?

          100.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是如何規定的?

          101.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

          102.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申領流程?

          103.對參保繳費年限是如何規定的?達不到最低繳費年限如何處理?

          104.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后死亡的,有沒有其他的待遇?

          105.參保人員死亡后,個人賬戶有余額的,如何處理?

          106.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情況在網上能查到嗎?

          107.在青島參加了居民保險后,如戶口遷出至外地,居民養老待遇領取會受影響嗎?

          108.領取居民養老待遇的人員,每年需要進行資格認證嗎?

          109.居民養老保險對重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參保有哪些優惠政策?

           

          三、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待遇部分

          110.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辦理退休?

          11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如何查詢本人養老金發放情況?

          11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如何打印退休養老金證明?

          113.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的銀行卡(或社保卡)丟失、變更時,如何更改發放賬號?

          114.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職后(辭職、辭退等),達到退休年齡時符合什么條件可領取養老金?

          115.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對參加工作時間、工齡等信息有異議,應如何提請確認?

          116.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次性撫恤金由哪個部門核定發放?


           

          工傷保險篇

          一、工傷認定部分

          117.哪些情形屬于工傷?

          118.哪些情形屬于視同工傷?

          119.哪些情形不能認定為工傷?

          120.發生工傷后申請主體及時限?

          121.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承擔什么費用?

          122.工傷認定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123.工傷認定申請向哪里提出?

          124.各區市工傷認定受理地址及聯系方式

          125.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二、勞動能力鑒定部分

          126.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

          127.勞動能力鑒定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128.我市工傷職工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129.工傷(職業病)勞動能力、護理依賴程度的鑒定和復查鑒定應提交的材料?

          130.舊傷復發確認需提交哪些材料?

          131.疾病與工傷(職業病)因果關系鑒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132.因病(病退、退職、供養親屬、民政委托)鑒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133.勞動能力鑒定依據的國家標準?

          134.工傷職工勞動功能障礙程度有哪些?

          135.生活自理障礙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136.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是如何規定的?

          137.申請鑒定的單位或個人對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應怎么辦?

          138.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后,工傷職工傷情發生變化怎么辦?

          139.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方式?

          140.勞動能力鑒定相關材料如何領取?

           

          三、工傷康復部分

          141.什么是工傷康復?

          142.工傷職工受傷后,什么時候進行康復最合適?

          143.工傷職工如何申請工傷康復?

          144.工傷職工申請工傷康復需哪些材料?

          145.工傷職工工傷康復期確認標準?

          146.康復可否在家自己做,跟運動鍛煉有什么區別?

          147.我市工傷康復定點醫療機構地址

           

          四、輔助器具配置部分

          148.工傷職工需要安裝輔助器的,費用如何處理?

          149.如何申請輔助器具評定?

          150.申請配置輔助器具評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151.我市工傷職工輔助器具評定的依據是什么?

          152.輔助器具費用如何申領?

          153.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地址及聯系方式

           

          五、工傷保險待遇部分

          (一)由單位支付的待遇

          154.什么是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

          155.停工留薪期確定的依據是什么?由誰確定?

          156.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待遇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57.停工留薪期可不可以延長?

          158.延長停工留薪期確認需提交哪些材料?

          159.治病期間的陪護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60.停工留薪期滿后的工資待遇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61.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62.5-6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二)由基金支付的待遇

          163.工傷醫療費用指什么?

          164.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對就醫醫院的選擇有何規定?

          165.職工發生工傷事故的報銷范圍如何掌握?

          166.參保職工異地轉診治療產生的交通住宿費用報銷標準如何?

          167.參保工傷職工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核定標準如何規定?

          168.參保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核定標準如何規定?

          169.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核定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70.一至四級工傷職工生活護理費核定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71.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的增長機制是什么?

          172.工亡職工的相關待遇有哪幾項?待遇核定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社會保障卡篇

          173.社會保障卡的服務網點設在哪里?

          174.社會保障卡綜合咨詢服務電話及服務時間?各合作銀行服務投訴電話及服務時間?

          175.個人如何申領社會保障卡?辦理時限為幾個工作日?

          176.用人(管理)單位如何為參保人代理申領社會保障卡?辦理時限如何?

          177.符合社會保障卡申領條件的人員不能到現場申領的怎么辦理?

          178.什么情況下可申領社會保障卡臨時卡?臨時卡與正式卡有什么區別?

          179.青島市社會保障卡如何激活啟用?

          180.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密碼如何設置?密碼遺忘、需修改密碼或密碼輸入錯誤超限被鎖卡的,應如何處理?

          181.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密碼的使用范圍?

          182.持卡人社會保障卡丟失了,怎么辦?

          183.持卡人社會保障卡口頭掛失后又找回原卡的,怎么辦?

          184.參保人員姓名中因含有生僻字或字數較多等原因暫時無法制作社會保障卡的怎么辦?

          185.持卡人發現社會保障卡不能正常使用時應如何處理?

          186.參保人可以通過哪些渠道查詢社會保障卡辦卡進度、應用狀態等相關信息?

          187.持卡人想更換社會保障卡發卡銀行,如何辦理?

          188.我市參保人可以在哪些渠道申領全國統一電子社保卡?

          189.電子社保卡如何實現掃碼支付?

          190.持有非青島市發放的社保卡在青島地區參保后可以用嗎?如果想更換為青島社保卡,如何辦理?

          191.不在青島參保,但持省內異地社保卡在青島使用時,忘記密碼或被封鎖,如何辦理?

          192.參保人離開青島到外地參保,如何注銷青島的社會保障卡?


           

          社會保險稽查篇

          193.什么是社會保險稽查?

          194.社會保險繳基數未如實申報如何維權?

          195.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職工應如何維權?

          196.對欠費單位的法定清欠流程是什么?

          197.單位擔保和延期繳費如何辦理?

           

          附錄

          附錄1 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地址

          附錄2 各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業務咨詢電話


           

          社會保險征繳篇

          一、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部分

          1.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參保手續?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通過網上辦理和現場辦理兩種方式參加社會保險。

          (一)網上辦理:通過銀行代扣代繳養老保險費的靈活就業人員,可通過“交通銀行”手機APP或“青農商行財訊”公眾號辦理養老保險參保業務,及代扣銀行賬戶的簽約業務。(操作流程可以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中的“個人服務”登錄界面的“農商銀行幫助文檔”、“交通銀行幫助文檔”查詢)

          (二)現場辦理:本人持居民身份證到交通銀行青島分行、青島農商銀行(膠州市、平度市)指定網點、區市社保經辦機構指定網點辦理委托代扣代繳養老保險手續。

           

          2.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準是多少?

          靈活就業人員依據個人收入可選擇以下任一方式申報繳費基數并繳納養老保險費。

          (1)可在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任意的繳費基數繳費。

          (2)社保部門按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80%、100%、200%、300%預設五檔繳費基數,任選一檔確定繳費基數繳費。(2019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公布前,2020年五檔暫對應的養老保險繳費金額為:653.8元、871.8元、1089.8元、2179.6元、3269.4元。)

          無論以上述何種方式申報繳費基數并繳費,均根據我省每年公布的全省全口徑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規定進行保底封頂。目前,我市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其中8%劃入個人賬戶)。

           

          3.通過銀行代扣代繳社保費的靈活就業人員每月什么時間扣費?

          通過銀行代扣代繳養老保險費的扣款時間為每月21日,靈活就業人員應于每月20日前將當月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存至開設的銀行繳費賬戶。

           

          4.靈活就業人員能否隨時變更繳費檔次?

          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每年1月1日至1月20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期內變更當年繳費檔次。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期過后,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可以調低繳費基數,但不得調高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攜帶本人身份證到簽約所在區、市的交通銀行青島分行、青島農商銀行(膠州市、平度市)指定網點,辦理代扣代繳委托內容變更手續調整繳費基數。

           

          5.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因銀行賬戶余額不足、導致社保欠費怎么辦?

          參保人可于次月代扣日之前(即次月20日前)將需扣繳的社會保險費存入代扣銀行賬戶中,隨次月社會保險費一并扣繳;參保人急需提前繳費的,可以持本人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到參保所在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打印社會保險費繳費憑單,然后持憑單到任意有對公業務的銀行網點繳費;另外,參保人也可以通過“青島人社”手機APP、“青島Ai人社”微信公眾號進行在線繳費。

          因銀行賬戶存款余額不足致使銀行代扣養老保險費不成功,連續欠費未超過12個月的可補繳欠費;連續欠費超過12個月的,自欠費第13個月予以停保處理,并同時刪除欠費記錄,中斷繳費期間不再允許補繳。(因受疫情影響,2020年底前暫不對連續欠費超過12個月的參保人員進行停保處理和刪除欠費)

           

          6.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如何辦理停保手續?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通過網上辦理和現場辦理兩種方式停保。

          (一)網上辦理:通過銀行代扣代繳養老保險費的靈活就業人員,可通過“交通銀行”手機APP和“青農商行財訊”公眾號辦理養老保險停保業務,及代扣銀行賬戶的撤約業務。(操作流程可以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中的“個人服務”登錄界面的“農商銀行幫助文檔”、“交通銀行幫助文檔”查詢)

          (二)現場辦理:本人持居民身份證到簽約所在區、市的交通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農商銀行(膠州市、平度市)指定網點辦理終止委托代扣代繳養老保險手續。

           

          7.交通銀行青島市分行指定網點地址

          市南一支行:市南區福州南路33號

          銀川西路支行:市南區銀川西路6號甲

          青銅峽路支行:市南區青銅峽路13號乙

          山東路支行:市北區延吉路76號

          鎮江北路支行:市北區鎮江北路24號

          四方支行:市北區人民路99號

          水清溝支行:市北區四流南路29號

          李滄二支行:李滄區升平路48號

          九水東路支行:李滄區九水東路9號

          嶗山支行:嶗山區仙霞嶺路17號

          麥島支行:嶗山區海口路33號-59

          嶗山村鎮銀行營業部:嶗山區深圳路156號國金中心1號樓

          嶗山村鎮銀行王哥莊支行: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辦事處東200米

          嶗山交銀村鎮銀行沙子口支行: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嶗山路127號沙子口大橋西

          嶗山交銀村鎮銀行北宅支行:嶗山區北宅街道北宅科村

          城陽支行:城陽區正陽路210號

          膠南支行:西海岸新區瑯琊臺路93號

          開發區支行:西海岸新區紫金山路38號二樓90號

           

          8.交通銀行APP二維碼

           

           

           

          9.青島農商銀行(膠州市、平度市)指定網點地址

          農商銀行中云支行:膠州市鄭州西路5號

          農商銀行北關支行:膠州市萊州路4號

          農商銀行商城支行:膠州市泰州路210號龍泉花園三期小區網點

          農商銀行新城分理處:膠州市北京路58號

          農商銀行開發區分理處:膠州市蘭州東路453號

          農商銀行營業部:平度市人民路133號

          農商銀行李園支行:平度市人民路128號

          農商銀行福州路支行:平度市福州路7號

          農商銀行常州路支行:平度市常州路66-1號

          農商銀行城關支行:平度市鄭州路9-7號

          農商銀行香店支行:平度市開發區平古路190號

          農商銀行蟠桃支行:平度市蟠桃路21號

          農商銀行同和支行:平度市文化廣場路2號

          農商銀行明村支行:平度市膠東路142號

          農商銀行灰埠支行:平度市府前街3號

          農商銀行南村支行:平度市建設路10號

          農商銀行云山支行:平度市仙山街86號

           

          10.農商銀行公眾號二維碼

           

           


          二、單位開戶登記部分

           

          11.新成立單位如何辦理社保開戶和社保費代扣代繳業務?

          新成立單位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市場主體設立登記時,同步完成社會保險登記。單位在用工后按以下方式辦理單位參保登記及社保費代扣代繳手續:

          用人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單位開戶”模塊,根據提示要求在此模塊中辦理單位參保登記和社保費代扣代繳手續。用人單位也可攜帶五證合一的《營業執照》或批準成立證件及其他核準執業證件原件,到用人單位登記所在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單位參保登記和社保費代扣代繳手續。

           

          12.單位變更名稱或參保區劃后,應如何辦理社保信息變更手續?

              單位名稱變更后,社保系統將自動共享市場監管部門的信息系統,無需單位進行辦理;單位整體跨區轉移,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單位參保地區劃變更申報”模塊申請辦理,也可以攜帶營業執照到轉入地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13.單位在工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后,是否需要注銷社保賬戶?如何辦理?

              單位在市場監管部門辦理注銷后,社保系統將自動共享市場監管部門的信息系統,自動實現參保戶注銷操作。如存在單位欠費、人員未停保、正在領取社保待遇人員等情況的,需先辦理完欠費補繳、人員停保等手續后,攜帶市場監管部門出具的注銷證明到投保所在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14.哪些單位可以在網上辦理開戶手續?

              在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注冊的企業,均可網上辦理單位社保開戶手續。

           

          15.單位如何給新招職工辦理社保申報手續?

          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單位人員增加登記”模塊自助辦理;也可以通過“社保業務”中右上角的“相關下載”模塊,下載《青島市“三口合一”業務人員增減花名冊》,填寫完整并加蓋公章后,攜帶《增減花名冊》到就近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16.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如何規定的?

          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確定。參保單位如實申報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收入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繳費基數封頂保底有關規定予以核定,其中月平均工資低于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60%的,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月平均工資高于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300%為基數。參保單位的繳費基數以本單位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確定,按三項社會保險規定的比例繳納社保費(2018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5449元)。

           

          17.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繳費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單位繳費比例:養老保險16%(其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單位養老保險比例為12%);失業保險0.7%;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費率,不同工傷風險類別的行業執行不同的工傷保險費率,根據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是:0.05%、0.1%、0.18%、0.23%、0.28%、0.33%、0.4%、0.48%。

          職工繳費比例:養老保險8%;失業保險0.3%(其中農村戶籍職工個人不繳費);工傷保險職工個人不繳費。

           

          18.用人單位如何辦理職工社會保險的增減變化?

          用人單位可以通過網上辦理和現場辦理兩種方式辦理職工社會保險增減變化。

          (一)網上辦理:用人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單位人員增加登記”、“單位人員減少登記”模塊自助辦理。其中:每月1-14日辦理當月人員的增加和減少業務,每月16日至月底辦理的人員增加和減少業務則對應次月繳費(合同開始日期早于對應扣費期的,用人單位可通過“個人全額補收”模塊操作當月開始向前一年之內的社會保險費補收業務)。

          (二)現場辦理:用人單位可攜帶加蓋公章和職工本人簽字的《青島市“三口合一”業務人員增減花名冊》(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社保業務”中右上角的“相關下載”模塊下載)、社保養老待遇部門出具的《職工從事特殊工種退休資格確認表》、社保勞動能力鑒定部門出具的《青島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初次(復查)鑒定結論書》、死亡證明原件等相關資料,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人員增加或減少業務,其中:1-15日辦理當月的人員增加和減少業務,16日至月底辦理次月的人員增加或減少業務。


          三、社會保險繳費部分

          19.如何查詢個人賬戶存儲額?

          參保人員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在職養老賬戶查詢”模塊查詢本人的個人賬戶儲存額;也可持身份證或社保卡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進行查詢。

           

          20.外國人參加我市社會保險應當如何辦理?

          用人單位應先為外國職工辦理《外國人來華就業許可證》,再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港澳臺及外國人參保登記”模塊辦理外國人參保手續;也可持《外國人來華就業許可證》和加蓋公章的《青島市“三口合一”業務人員增減花名冊》(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社保業務”中右上角的“相關下載”模塊下載)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21.哪些情況下需要征收滯納金?如何計算滯納金?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自欠繳社會保險費的次月1日起,依照《社會保險法》有關規定,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隨欠費本金一并繳納。《社會保險法》施行(2011年7月1日)前的欠費時段,按原規定加收利息,補繳利息以歷年公布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對于補繳國家、省統一公布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之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補繳時上年度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

           

          22.單位如何辦理社會保險銀行代扣?

              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右上角的“相關下載”下載打印《社會保險費代扣代繳協議書》,按要求填報完整后持《協議書》到單位開戶銀行簽訂社會保險費代扣手續,再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社保業務”中“聯系方式與代扣銀行維護”模塊,維護“開戶銀行”、“繳費銀行賬號”等信息完成銀行代扣業務操作,也可持《協議書》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23.單位如何辦理取消代扣保險費業務?

          單位提供書面情況說明,到參保所在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24.單位如何變更代扣銀行?

          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右上角的“相關下載”下載打印《社會保險費代扣代繳協議書》,按要求填報完整后持《協議書》到單位銀行辦理社會保險代扣,再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社保業務”中“聯系方式與代扣銀行維護”模塊,變更“開戶銀行”、“繳費銀行賬號”等信息,也可持《協議書》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25.社保每月在什么時間扣費?社保扣費后多長時間能到賬?

          對選擇銀行代扣代繳方式繳納社保費的參保單位,社保經辦機構在每月的15日晚批量進行應收金額核定,16日后開始進行批量扣費。單位應繳納的社保費由銀行代扣至社保經辦機構并確認記賬完畢后,正常情況需要2-3個工作日到賬。

           

          26.非銀行代扣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怎么繳納社會保險費?

          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應收核定及憑單打印”模塊對當月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進行核定,并打印《社會保險繳費憑單》,再持《社會保險繳費憑單》或《繳費憑單》截圖到銀行對公窗口繳費;單位也可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進行當月繳費核定,并打印《社會保險繳費憑單》到就近有對公業務的銀行網點銀行繳費。

           

          27.單位繳費發票丟失,銀行無法打印,應該如何補辦?

          單位可攜帶書面申請,到參保所在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補打繳費發票。

           

          28.個體工商戶參加社會保險有什么規定?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可以按我市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為其雇工辦理社會保險參保登記手續,按規定繳納職工養老、工傷和失業三項社會保險。

           

          29.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費標準是多少?

          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確定,按三項社會保險規定的比例繳納,具體比例如下:

          (1)單位繳費比例:養老保險12%;失業保險0.7%;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費率,不同工傷風險類別的行業執行不同的工傷保險費率,根據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是:0.05%、0.1%、0.18%、0.23%、0.28%、0.33%、0.4%、0.48%。

          (2)職工繳費比例:養老保險8%;失業保險0.3%,其中農村戶籍職工個人不繳費。工傷保險職工個人不繳費。


          四、繳費基數部分

          30.繳費基數是怎么規定的?

          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參保單位如實申報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收入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繳費基數封頂保底有關規定予以核定。其中: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的,按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00%的,按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未公布前,暫用上一年度使用的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進行封頂保底,繳納社會保險費。

          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公布后,統一使用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重新封頂保底核定繳費基數,并對繳費差額統一進行補收。

           

          31.工資收入如何核算?

          月平均工資收入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依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津貼和補貼等組成,包括貨幣和實物工資。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按國家規定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還是未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32.工資收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下列項目作為工資總額統計,在計算繳費基數時作為依據:

          (1)計時工資,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勞動報酬。

          (2)計件工資,指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

          (3)獎金,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等。

          (4)津貼和補貼,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各種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而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5)加班加點工資,指對法定節假日和休假日工作的職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職工按規定支付的工資。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勞動者因病、婚、喪、產假、工傷及定期休假等原因職工的工資及附加工資,保留工資等。

          (7)其他工資,如附加工資、保留工資以及調整工資補發的上年工資等。

          (8)特殊項目構成的工資。

           

          33.哪些收入不計算為工資收入?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下列項目不計入工資總額,在計算繳費基數時應予剔除:

          (1)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2)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費用。職工保險福利費用包括醫療衛生費、職工死亡喪葬費及撫恤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文體宣傳費、集體福利事業設施費和集體福利事業補貼、探親路費、計劃生育補貼、冬季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費、嬰幼兒補貼(即托兒補助)、獨生子女牛奶補貼、獨生子女費、“六一”兒童節給職工的獨生子女補貼、工作服洗補費、獻血員營養補助及其他保險福利費。

          (3)勞動保護的各種支出。包括:工作服、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解毒劑、清涼飲料,以及按照國務院1963年7月19日勞動部等七單位規定的范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五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4)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5)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6)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7)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的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8)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9)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10)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以及一次性支付給職工的經濟補償金。

          (11)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和管理費。

          (12)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13)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14)由單位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15)按照國家政策為職工建立的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其中單位按政策規定比例繳納部分。

           

          34.特殊情況下繳費基數如何計算?

          對參保職工上一年工資收入的月數不足12個月的,其繳費基數按應發放工資的月數計算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新招職工的繳費基數應按起薪當月(按勞動合同建立的起始月份確定)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起薪當月實際發放工資不滿月的,應當折算成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失業后再就業的職工,以再就業起薪當月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其中,由原單位重新招回,有上一年度工資收入的,用上一年度的工資收入申報繳費基數。

           

           

          35.已繳費單位如何給職工變更繳費基數?

          修改本年度繳費基數的參保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右上角的“相關下載”下載打印《2020年度青島市參保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更正申請表》,填報并蓋章后,通過“網上幫辦”中的“戶口性質變更申請及繳費基數修改申請”模塊辦理;單位也可以攜帶《繳費基數更正申請表》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補報本年度社保繳費基數的參保單位,可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社保業務”中的“年度繳費基數導入”或“年度繳費基數申報”模塊自助辦理;也可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36.如果企業停工停產,發放最低工資,是否可以按照最低基數繳費?

          企業職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工資總額作為本年度繳費基數。企業今年發放的最低工資,應當作為明年繳費基數申報的依據,今年不能按照最低工資調整繳費基數。


          五、社會保險補收補繳(含退費)部分

          37.社保單位業務中“個人全額補收”和“個人全額補繳”模塊有什么區別?

          “個人全額補收”是指單位未及時為職工辦理繳費申報,現對應保未保期間社會保險費進行的補收。“個人全額補繳”是指單位已為職工辦理了繳費申報,現對應繳未繳期間欠繳的社會保險費進行清欠的補繳。

           

          38.單位給新招職工辦理增員時,保險開始時間誤選當前月份,未填寫用工首月,無法操作“個人補收”,應該怎么辦?

          如出現這種情況,單位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個人全額補收”模塊操作,補收的開始時間填報該職工用工首月即可(可補收自申請當月前推12個月以內的)。單位也可以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社保業務”中右上角的“相關下載”模塊,下載《青島市“三口合一”業務人員增減花名冊》,填寫完整并加蓋公章后,攜帶《增減花名冊》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39.因單位未及時給職工辦理停保手續,導致多交社保費,應如何辦理退費手續?

          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右上角的“相關下載”中下載打印《社會保險退費申請表》,填報并蓋章后,通過“社保業務”中的“個人退收處理”模塊,上傳《社會保險退費申請表》、《解除合同報告書》等材料后辦理退費業務;單位也可以攜帶以上材料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40.單位給職工補繳一年以內的社保,應如何辦理?

          對于單位為職工補收自申請當月前推12個月以內社保費的,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個人全額補收”模塊進行操作;單位也可以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社保業務”中右上角的“相關下載”模塊,下載《青島市“三口合一”業務人員增減花名冊》,填寫完整并加蓋公章后,攜帶《增減花名冊》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41.單位給職工補繳一年以上的社保,應如何辦理?

          根據國家和省相關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存續勞動關系期間應保未保或應繳未繳養老保險費的,可補繳應保未保或應繳未繳期間的保險費。對于單位為職工補繳一年以上社會保險的,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右上角的“相關下載”下載打印《從業人員補繳社會保險費申請表》,填報并蓋章后,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社保業務”中“網上幫辦”模塊里的“企業一年以上補繳申請”上傳《補繳申請表》、原始檔案、勞動合同、用工登記表、工資收入憑據等與補繳事由相對應的證明材料后申請辦理;其中,一次性補繳超過3年的,應提供生效的人民法院判決、勞動仲裁部門裁定以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處理決定等法律文書原件(如勞動保障監察指令書、仲裁裁決書、法院判決)或社會保險稽查部門的稽核意見書;也可以攜帶以上材料到單位參保所在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42.單位如何給離職且目前已在其他單位參保的職工補繳社保費?

          參保單位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右上角的“相關下載”模塊,下載《從業人員補繳社會保險費申請表》,填寫完整并加蓋公章,同時攜帶補繳期間的每月原始工資憑證到單位參保所在的區、市的社會經辦機構辦理。

           

          43.職工戶口性質從城鎮戶口變為農業戶口,一直未到社保部門變更個人信息,之前多交的失業保險個人部分的費用應如何辦理退費手續?

          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網上幫辦”模塊里的“戶口性質變更及繳費基數修改申請”,上傳戶口簿等戶籍變更材料后申請辦理;也可以相關材料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44.個人是否可以補繳保險?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對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后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45.社保繳費中斷有什么影響?

          參保職工社會保險繳費中斷的,中斷前后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累計計算,中斷前年限不清零。

           

          46.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中斷,補繳有什么規定?

              靈活就業人員同時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社會醫療保險,中斷期間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不得補繳。(因疫情原因,靈活就業人員最早可自2019年12月開始補繳養老保險,此特殊政策執行到2020年底。)

           

          47.已繳納的社會保險可不可以提前領取?

             《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經本人申請,個人賬戶儲存額可以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后,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具體辦理時,單位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社保業務”,通過“企業在職職工一次性支付”模塊,按要求錄入并上傳相關材料后進行辦理。單位也可攜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蓄額一次性支付申請表》等相關材料到參保所在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48.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不申請延長繳費),想轉入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分別應當如何辦理?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含依照規定延長繳費),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具體轉移流程如下:

          (一)網上辦理:參保職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居民養老轉入職工養老”模塊申請辦理。

          (二)窗口辦理:參保人員攜帶本人身份證等相關證明材料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城保經辦機構)提出轉入申請,填寫《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申請表》,申請辦理轉移手續;之后,由城保經辦機構與參保人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相互聯系為其辦理轉移手續;轉移手續辦理完畢后,城保經辦機構將辦結情況通知參保人員。

           

          49.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不滿15年怎么辦?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經確認待遇領取地為青島市的,可以在我市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申請延長繳費至滿15年。其中,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繳費年限仍不滿15年的,可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

           

          50.職工在多地都繳納了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如何確認?

          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1)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3)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4)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51.參保人延長繳費期間,繳費標準如何確定?

          參保人員延長繳費期間按我市靈活就業人員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可在上年度全省全口徑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任意的繳費基數繳費。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其中8%劃入個人賬戶)。申請延長繳費的流程為:參保職工到達退休年齡當月,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參保人員延長繳費申請”模塊辦理延長繳費手續,也可就近到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六、養老保險轉移接續部分

          52.什么情況下需要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手續?

          參保職工跨省、省內跨市流動就業時,可申請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手續。

           

          53.如何辦理養老保險轉出手續?

              參保職工申請將在我市繳納的養老保險轉出的,需打印在我市繳費期間的《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再將《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交至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并申請轉入即可。具體操作如下:

          (1)參保職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

          (2)輸入用戶名及密碼登錄后,通過“養老參保憑證打印”模塊,打印《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3)參保職工將打印的《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提供給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轉入地經辦機構發送的轉移聯系函后,郵寄轉移信息表,辦理轉出手續。

          參保職工也可就近到區、市社保經辦機構打印《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54.如何辦理養老保險轉入手續?

              參保職工申請將在外地繳納的養老保險轉入我市的,需在我市參保繳費后,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轉入并提交在外地繳納養老保險的《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即可。具體操作如下:

          (1)參保職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

          (2)輸入用戶名及密碼登錄后,點擊“職工養老關系轉入申請”模塊;

          (3)上傳《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等相關申請材料掃描件。我市社保經辦機構依參保職工申請向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發送轉移聯系函,并在收到轉出地社保機構發送的轉移信息表后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參保職工也可就近到區、市社保經辦機構提交《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申請將外地繳納的養老保險轉入我市。

           

          55.養老保險轉移手續多久能辦理完畢?

              養老保險關系轉出業務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業務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以上時限不包含異地社保經辦機構經辦時間及函件郵寄時間)。參保人員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中“個人服務”里的相關轉入模塊申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入的,可以通過“個人服務”中的“業務辦理進度查詢”及“社保關系轉移信息查詢”模塊查詢轉移進度及養老保險轉入信息情況。

           

          56.退役軍人如何辦理保險轉移手續?可以轉移哪幾種保險?

          計劃安置到機關事業單位的退役軍人可申請辦理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失業保險關系轉移。 計劃安置到企業或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申請辦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關系轉移。退役軍人可以按以下流程辦理保險轉入手續:

          (1)退役軍人在我市參保后,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

          (2)輸入用戶名及密碼登錄后,點擊“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模塊;

          (3)上傳相關申請材料掃描件。我市社保經辦機構依參保職工申請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退役軍人也可就近到區、市社保經辦機構提交相關材料,申請將保險轉入我市。

           

          57.隨軍家屬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隨軍家屬可以按以下流程辦理養老保險轉入手續:

          (1)參保職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

          (2)輸入用戶名及密碼登錄后,點擊“職工養老關系轉入申請”模塊;

          (3)上傳相關申請材料掃描件。我市社保經辦機構依參保職工申請向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發送轉移聯系函,并在收到轉出地社保機構發送的轉移信息表后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58.外地戶口人員能否申請轉入保險?

          (1)非本市戶籍參保人員,在我市首次參保繳費時,男性超過50周歲、女性超過40周歲的,在我市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建立臨時賬戶的參保人員,其在原參保地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能轉移接續至我市。

          (2)非本市戶籍參保人員,在我市首次參保繳費時,男性未超過50周歲、女性未超過40周歲的,可以申請將原參保地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至我市。到達退休年齡時,在青島本地繳費滿十年的,青島可以作為其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

           

          59.保險轉移的是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之和嗎?

          參保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轉移基金分為兩部分:

          (1)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2)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60.辦理保險轉入時是否要求必須本市參保狀態?

          職工須在我市參保繳費后,方可申請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61.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后,按照哪個地區的基數享受退休待遇?

          辦理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參保人員在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核定基本養老待遇時,繳費工資指數按以下方法確定:以本人在各參保地的繳費工資和待遇領取地相對應各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本地繳費工資指數,并以此計算本人指數化平均工資和基礎養老金。

           

          62.退休職工可不可以將社保關系轉移到異地,在異地享受養老待遇?

              不可以。已按國家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參保職工,退休后社保關系不轉移。

           

          63.居民養老與職工養老保險可不可以合并?

          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人員在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后,可以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銜接手續;參保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前,不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參保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后,不符合按月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條件,又不愿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的,也可以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延長繳費,繳費達到退休規定年限后,再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

          參保人員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居民養老保險,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可合并累加計算為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參保人員從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其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折算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七、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部分

          64.哪些企業可以享受減免政策?具體執行時間?

          免征各類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2020年2月至6月三項社會保險費的單位繳費部分。

          減半征收各類大型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類社會組織2020年2月至4月三項社會保險費的單位繳費部分。

          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單位、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部隊單位無軍籍職工、由財政資金直接繳費人員、以個人身份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在階段性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范圍內。

           

          65.新成立企業能否享受社保減免政策?

          新開戶獨立法人單位可享受相關減免政策。不需要單位提供材料,能通過統計等相關部門數據共享方式獲取的,直接采用相關部門的劃型結論;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類社會組織按照民政部門數據作為劃型依據;無法通過相關部門信息共享確定單位類型的,根據參保單位申報繳費的人數,按工信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規定直接進行劃型,也可實行告知承諾制,按照單位申請進行劃型。

           

          66.中小企業在4月及以后月份給職工補繳2-3月社保費,能否享受免繳2-3月社保費政策?

          參保單位在政策執行期補繳減免政策執行月份的社保費的,仍可享受相應的減免政策。

           

          67.如何查詢企業劃型結果?

          用人單位可以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進入“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業務專區”,通過“相關鏈接”下的“企業劃型結果查詢”模塊,登錄后查詢企業劃型結果。

           

          68.2月社保退費是否需要單位自行申請,退費渠道是什么?

          已征收的2月份社會保險費,通過“銀行代扣”方式繳費的單位,無需參保單位提交申請及報送相關資料,直接批量退費;通過到經辦機構窗口或市人社局網站打印《繳費憑單》再持《繳費憑單》到銀行繳費的單位,經辦機構要主動與參保單位協商,可沖抵以后月份繳費,也可由參保單位提供退費渠道后辦理退費。其中,對于打印《繳費憑單》繳納2月份社保費的單位,可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進入“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業務專區”,通過“退費銀行賬號維護”模塊錄入單位的退費賬戶信息,社保經辦機構將根據錄入的賬戶信息及時進行退費資金撥付。

           

          69.社保退費提示失敗怎么辦?

          用人單位可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進入“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業務專區”,通過“退費銀行賬號維護”模塊核實退費賬號是否正確,若賬號與實際不一致,可通過該模塊進行修改。多次維護后,仍提示“用戶名核對不一致”的,應與參保所在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聯系進一步查找具體退費失敗原因,以便盡快進行退費。

           

          70.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有沒有減免政策?

          以個人身份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在階段性減免政策范圍內。


          八、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部分

          71.如何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

          具有本市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符合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居民,需攜帶戶口簿或居民身份證原件(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應同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到戶籍所在地街道保障服務中心或村(居)委會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選擇繳費檔次。也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城鄉居民養老”菜單下的“居民養老人員參保登記”模塊辦理。

           

          72.不滿60周歲新遷入本市戶口的人員,能否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手續?如果年齡已超過60周歲,能否在我市申請補繳居民養老保險?

              不滿60周歲新遷入本市戶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我市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及繳費手續。在戶籍遷入我市前已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應由原戶籍地負責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和待遇發放 。

           

          73.未達60周歲時,可否補繳之前應繳未繳的居民養老保險?

          居民養老保險應按年繳費,城鄉居民參加居民養老保險應繳未繳的年限,在達到待遇領取年齡時允許一次性補繳。

           

          74.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什么?

          我市居民養老保險年繳費檔次統一設定為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 元、4000元、5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12000元16個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只適用于低保對象等繳費困難人員 。

           

           

          75.居民養老保險每年什么時間開始交費?

          居民養老保險費按年度征繳,每年10月1日至12月20日為下一年度的集中繳費期。

           

          76.怎樣查詢居民養老繳費情況?

          參保居民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 “個人服務”,通過“城鄉居民養老”菜單下“基本信息查詢”里的“繳費信息查詢”模塊查詢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情況。


          九、個人權益部分

          77.網上個人查詢的初始密碼是什么?

              社保網上個人查詢初始密碼為職工編號或社會保障卡卡號(首字母大寫)。初次登錄查詢時須按要求修改個人查詢密碼,修改成功后,使用修改后的查詢密碼登錄查詢。

          如忘記密碼,可登陸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在“個人辦事”中點擊“個人密碼找回”;也可通過下載“青島人社”手機APP刷臉登錄后重置密碼。如上述方式均無法找回密碼,本人持有效證件到社保經辦機構窗口辦理密碼恢復,恢復成初始密碼。

           

          78.職工達法定退休年齡,既不符合辦理退休條件,也不辦理延長繳費或保險轉移手續的,如何辦理退個人養老賬戶手續?

          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社部令第13號)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足15年(不申請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保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后,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后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后,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79.參保職工如何辦理個人基本信息變更手續?

          對申請修改戶籍地或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的,參保職工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城鎮職工保險”菜單下“日常業務受理”里的“個人基本信息修改”模塊進行信息修改。

          對申請變更姓名或身份證號碼等重要基本信息的,參保職工需攜帶身份證或戶口簿原件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辦理。

           

          80.如何打印參保證明?

          參保職工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城鎮職工保險”菜單下“個人自助打印”里的“人員參保證明打印”模塊打印本人的參保證明。參保人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查詢打印的起始和終止年月后進行打印。相同時間段的參保證明,一天只能打印一次。參保職工也可攜帶身份證原件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辦理。

           

          81.怎樣辦理個人賬戶合并手續?

          參保職工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http://hrss.qingdao.gov.cn),點擊網上辦事大廳中的“個人服務”,通過“城鎮職工保險”菜單下“日常業務受理”里的“個人賬戶合并”模塊進行個人賬戶合并;參保職工也可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到就近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養老保險待遇篇

          一、企業養老保險待遇部分

          82.參保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是多少?

          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企業職工特殊工種退休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病退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83.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原國有或縣以上集體企業從事特殊工種的職工,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可以申請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1)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

          (2)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企業職工從事的工作符合本行業經原勞動部認定的特殊工種名錄范圍,且達到規定年限:從事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高溫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累計滿8年。

           

          84.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是什么?

              企業職工正常退休,按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含視同繳費年限,即工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可以申請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待遇。

           

          85.職工病退有什么條件?

              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按規定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滿15年,因病或非因工負傷,經青島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86.職工退職有什么條件?

              男未滿50周歲,女未滿45周歲,按規定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滿15年,因病或非因工負傷,經青島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87.職工退職待遇標準是什么?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說明:退職年齡不滿整年的余數,按1整年計算,不滿40周歲退職的人員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時,在國家作出統一規定前,暫按40周歲確定計發月數。

          (3)調節金=120元(只有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享受)

           

          88.女職工退休年齡如何確定?

              原干部身份的女職工,退休前在工人崗位工作,達到50周歲時在工人崗位連續工作已滿5年的,其退休年齡按50周歲執行;達到50周歲時在工人崗位連續工作不滿5年的,退休年齡按55周歲執行,如達到55周歲之前符合在工人崗位連續滿5年這一條件時,也可根據本人申請,按其滿5年時的實際年齡辦理退休。原干部身份的女職工,曾經在工人崗位工作,但退休前又回到管崗位工作的,其退休年齡按55周歲執行。

              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崗位連續工作滿5年,且退休時還在工人崗位的(失業人員視同工人崗位),若本人申請放棄干部身份,可按工人的退休年齡和條件辦理退休(可通過用人單位或戶籍地街道人社中心向所在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

              原工人身份的女職工,退休前在管理崗位連續工作滿10年的,其退休年齡按55周歲執行;在管理崗位連續工作不滿10年的,按50周歲執行。原工人身份的女職工,曾經在管理崗位工作,但退休前又回到工人崗位工作的,其退休年齡按50周歲執行。

          對于企業職工管理崗位和工人崗位的界定,由各企業按規定確定。

           

          89.職工退休養老金計發標準是什么?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見下表)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退休

          年齡

             

          計發

          月數

             

           

           

          40

             

          233

             

          48

             

          204

             

          56

             

          164

             

          64

             

          109

             

           

           

          41

             

          230

             

          49

             

          199

             

          57

             

          158

             

          65

             

          101

             

           

           

          42

             

          226

             

          50

             

          195

             

          58

             

          152

             

          66

             

          93

             

           

           

          43

             

          223

             

          51

             

          190

             

          59

             

          145

             

          67

             

          84

             

           

           

          44

             

          220

             

          52

             

          185

             

          60

             

          139

             

          68

             

          75

             

           

           

          45

             

          216

             

          53

             

          180

             

          61

             

          132

             

          69

             

          65

             

           

           

          46

             

          212

             

          54

             

          175

             

          62

             

          125

             

          70

             

          56

             

           

           

          47

             

          208

             

          55

             

          170

             

          63

             

          117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實行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指數;

          說明:

          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指數。

          b、職工平均指數是指自建賬戶之月起,職工本人參加養老保險的歷年繳費工資占當年使用的社會平均工資(2006年以后用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值。

          c、繳費年限是指所有的工齡,如不滿整年的月數要換算成年,即月數÷12,保留兩位小數。

          d、計發月數是國務院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作了統一規定。

           

          90.職工養老金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

              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的高低與本人繳費時間、歷年的繳費基數高低、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直接掛鉤。

           

          91.企業退休職工年取暖補貼是多少?

              根據山東省文件(魯人社辦發[2013]106號),自2013年起,企業退休職工年取暖補貼標準由原每人每年1100元調整為每人每年1700元。

           

          92.參保人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喪葬補助待遇標準是多少?

              喪葬補助金:1000元;

              一次性救濟費:以本市上年度月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發,按10個月計發。

              其中,參保人在符合辦理退休手續前死亡的,一次性救濟費根據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全額納入統籌,從社保基金列支;不滿15年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按十五分之一納入統籌,從社保基金列支,其余部分由單位發放。

          供養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自2018年10月起, 市內七區為每人每月530元,平度、膠州、萊西三市為每人每月480元。其中,在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由用人單位支付供養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93.領取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的人員范圍是什么?

          職工的直系親屬,其主要生活來源系依靠職工供給,并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者,可列為職工的供養直系親屬:

          (1)祖父、父、夫年滿60歲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

          (2)祖母、母、妻年滿50周歲且未從事有報酬的工作者。

          (3)子女(包括養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弟妹)年未滿16周歲,以及雖年滿16周歲,但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繼續在中學學習的。

          (4)孫子、孫女年未滿16周歲,其父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力,母未從事有報酬的工作者。

           

          94.如何辦理領取供養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離、退休(職)人員死亡后需辦理供養直系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的人員向用人單位(或戶籍地街道人社中心)提供以下資料:

          (1)《無經濟收入承諾書》;

          (2)身份證原件;

          (3)社會保障卡或銀行卡;

          (4)戶口簿、結婚證等關系證明;

          (5)《青島市城鎮職工領取一次性養老待遇申請表》。

              用人單位可登陸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進入首頁“網上辦事大廳”,點擊“社保業務”—“企業養老”-“企業供養親屬待遇核定”模塊進行申報,也可直接到所在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窗口申報。經所在區(市)經辦機構審核后,按月領取供養親屬定期生活困難補助。

           

          95.職工退休手續如何辦理?

          企業職工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由用人單位(失業人員由檔案托管單位,靈活就業人員由街道)提前1-2個月攜帶人事檔案到參保所在區社會保險機構進行工齡認定。工齡認定完畢后,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辦理退休手續:

          (一)網上辦理:

          登陸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首頁“網上辦事大廳”,點擊“社保業務”—企業養老—企業職工養老待遇申請,進入用戶登錄界面,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陸,進行信息錄入并按規定上傳相關材料。待經辦機構審核通過后,單位在網上打印《青島市企業職工退休(退職)核準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按規定為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

          (二)窗口辦理:

              用人單位(或街道人社服務中心)攜帶身份證、社保卡到參保所在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由工作人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按規定為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

          (1)《青島市從業人員退休申請表》(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或通過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www.qdhrss.gov.cn)“相關下載”模塊下載,本人填寫,一式兩份),同時單位加蓋公章(靈活就業人員由街道人社服務中心蓋章)、職工簽字確認并進行公示,企業正常退休的公示期為10天,病退、特殊工種的為20天;

          (2)退休人員身份證、社保卡;

          (3)特殊情況的根據情況需留存的材料。

              其中,三類人員須提前審核,屬原固定職工的,用人單位(或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檔案托管單位)需在辦理退休業務之前1-2個月以內,攜帶原固定工檔案審核工齡;屬特殊工種的,用人單位攜帶相關材料到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審核特殊工種退休資格。屬病退的,參保職工需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鑒定結論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96.申請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需要攜帶哪些材料?如何辦理?

          (一)申請材料:

          身份證原件職工檔案;《青島市從業人員特殊工種退休申請表》3份;保健補貼花名冊、工資發放花名冊等原件、復印件1份。

          (二)辦理流程

          (1)網上申報:

              用人單位(失業人員由檔案管理單位負責)登陸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進入首頁“網上辦事大廳”,點擊“社保業務”—企業養老—企業特殊工種退休資格申請,進入用戶登錄界面,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陸,錄入信息并按規定上傳相關材料;申報成功后,根據預約時間攜帶職工檔案、保健補貼花名冊、工資發放花名冊等原件到市社保中心進行初、復審。

          (2)現場審核:

              市南、市北、李滄申請特殊工種退休的職工由其單位(失業人員由檔案管理單位負責)攜帶職工檔案到市社保中心審核;其他區市申請特殊工種退休的職工由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預審后,攜帶職工檔案到市社保中心審核。

           

          97.社保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如何辦理?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大數據自動比對醫療、民政、公安、司法、交通、殘聯等部門的數據,確認待遇領取人員的領取資格,無需個人到現場集中認證。大數據比對不成功的,社保經辦機構將通知本人進行刷臉認證或到街道人社中心現場認證。如因身體原因無法到現場的,可向居住所在地街道人社中心提出申請,由人社服務中心安排專人上門認證。

          (1)刷臉認證方式:手機下載“青島人社”手機APP,在“人臉認證”模塊中按步驟操作。

          (2)現場認證方式:參保人本人攜帶身份證、社保卡至青島市任一街道人社服務中心進行現場認證。

           

          98.為什么要調整我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時間?

              山東省自2020年1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全省統籌,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近期,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做好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工作的通知》(魯政字〔2020〕52號),文件規定自2020年4月起,將全省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發放時間統一為每月20日至25日,因此,我市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時間做了調整。


           

          二、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部分

          99.參保人養老保險待遇包括哪些項目?

           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構成。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市政府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和我市經濟發展情況等適時調整,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加發1%的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目前全市統一的標準為每人每月168元。自2019年1月起,對65歲及以上參保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其中:65—74歲、75歲(含)以上的待遇領取人員,其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分別高于各區市基礎養老金標準5元、1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目前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政策鼓勵參保人在繳費期間長繳費、多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從而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

           

          100.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是如何規定的?

           按照國家、省部署要求,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統籌考慮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情況,適時提出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方案,報請市政府確定。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5年至少調整1次。多年來,市、區(市)兩級政府不斷加大對居民養老保險的投入,突出政府主體責任,待遇水平不斷提高。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四次提高全市統一的基礎養老金標準,基礎養老金由制度實施初期的每人每月55元,增長到每人每月168元。目前,我市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在省內位列第一。

           

          101.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

           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按規定繳費,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102.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申領流程?

           參保人從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次月起開始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應攜帶居民身份證、《青島市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信息和待遇申領告知單》,到就近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參保人也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http://12333.qingdao.gov.cn/grcx2/),選擇“城鄉居民養老”板塊,或“青島人社”手機APP客戶端,輸入本人身份證號碼和密碼(初始密碼:2020年1月1日前首次參保的,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專用銀行卡號后六位;2020年1月1日后首次參保的,為身份證號碼后六位),登錄后可提出申請(目前嶗山區、城陽區除外)。

           

          103.對參保繳費年限是如何規定的?達不到最低繳費年限如何處理?

           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距規定待遇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應不少于實際年齡到待遇領取年齡的剩余年數,達到待遇領取年齡時允許補繳,但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待遇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繳費不足15年的也允許補繳。

           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達到待遇領取年齡,但累計繳費年限達不到規定繳費年限、又不辦理補繳的,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規定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并終止居民養老保險關系。

           

          104.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后死亡的,有沒有其他的待遇?

           我市于2011年建立了居民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制度,領取待遇人員死亡后,其家屬在待遇領取人死亡后30日內到其參保關系所在地街道(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辦理注銷登記的,可一次性發給1000元喪葬補助金。

           

          105.參保人員死亡后,個人賬戶有余額的,如何處理?

           依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關事項的通知》(魯政字[2014]114號)規定:我省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死亡后,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自2014年2月21日起執行。即:自2014年2月21日起,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無論是已經開始領取養老金,還是尚未開始領取養老金,其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包括個人繳費、集體補助資金和財政補貼都可以依法繼承。

           

          106.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情況在網上能查到嗎?

           可以。目前,我市已開通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信息網上查詢業務,參加我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可登陸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http://12333.qingdao.gov.cn/grcx2/),選擇“城鄉居民養老”板塊,或“青島人社”手機APP客戶端,輸入本人身份證號碼和密碼(初始密碼:2020年1月1日前首次參保的,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專用銀行卡號后六位;2020年1月1日后首次參保的,為身份證號碼后六位),即可查詢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情況。嶗山區、城陽區因信息系統原因,目前尚不具備網上查詢條件,參保人員暫可到經辦機構業務窗口查詢。

           

          107.在青島參加了居民保險后,如戶口遷出至外地,居民養老待遇領取會受影響嗎?

           不會。已參加我市居民養老保險并領取待遇的居民,戶口遷移的,其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原參保地應繼續為其發放養老金待遇。

           

          108.領取居民養老待遇的人員,每年需要進行資格認證嗎?

           需要,2018年5月,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通知,取消社保待遇領取資格“集中”認證,并不是不認證,而是由“集中”認證改為“靜默”認證。

           自2019年1月起,對少數經大數據認證平臺無法確定其待遇領取資格的人員,社保經辦機構設定了3個月的警示期,街道保障中心提前定期通過短信、微信、電話等方式發送提示信息。待遇領取人員應根據社保經辦機構要求,采取以下方式進行認證:

          (1)優先通過“青島人社”手機APP或自助服務設備進行人臉識別認證;

          (2)到就近的街道、社區進行認證。對于高齡老人或病殘人員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可預約提供上門認證服務。異地居住人員可采用遠程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認證或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異地退管平臺等方式進行認證。

           對不按社保經辦機構要求進行認證和無法聯系的超期待遇領取人員,社保經辦機構將暫停發放待遇,待遇領取人員取得資格后再按規定補發待遇。

           

          109.居民養老保險對重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參保有哪些優惠政策?

           居民養老保險在政策上突出了對弱勢群體的傾斜。從繳費上,對重度重度殘疾人,也就是殘疾等級為1、2級的人員參保的,由市、區(市)兩級財政按每年500元的標準為其代繳不超過15年的養老保險費。同時還可享受由政府財政給予的每人每年60元的繳費補貼。從待遇方面,重度殘疾人按規定參保繳費滿15年且年滿55周歲的,本人可自愿提出書面申請,經區、市殘聯審核確認,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準,符合條件的可辦理提前領取養老金手續,從提出申請的次月開始按月領取養老待遇。


           

          三、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待遇部分

          110.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何辦理退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達到退休年齡時,向其所在單位申請,由其單位按照權限,上報主管部門審批,經人社局工資處(科)審核辦理退休,社保經辦機構自動接收核定的養老金數據后發放。個人無需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業務。

           

          111.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如何查詢本人養老金發放情況?

          可通過兩種方式查詢:

          (1)使用青島人社APP,登陸后,點擊“個人信息”-“養老金發放明細”查詢;

          (2)登陸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網站(http://hrss.qingdao.gov.cn/),在網上辦事大廳中,選擇“個人服務”,選擇養老信息查詢中的養老發放明細查詢,錄入身份證號碼、密碼、驗證碼登錄后,查詢發放情況。

           

          11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如何打印退休養老金證明?

          可通過兩種方式打印:

          (1)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http://hrss.qingdao.gov.cn/),在網上辦事大廳中,選擇 “個人服務”,選擇個人自助打印中的“機關事業養老金證明打印”,錄入身份證號碼、密碼、驗證碼登錄打印。

          (2)到社保經辦機構辦事大廳,通過自助服務一體機上打印。

           

          113.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的銀行卡(或社保卡)丟失、變更時,如何更改發放賬號?

           退休人員分兩類,按不同情況處理:

           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在銀行補辦或變更社保卡后,系統自動關聯個人信息,無需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使用銀行卡等非社保卡發放養老金的人員,在銀行補辦或變更銀行卡后,本人應向退休前所在單位提供銀行卡號,由退休前所在單位確認后辦理。

           

          114.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職后(辭職、辭退等),達到退休年齡時符合什么條件可領取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職后,不具備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身份,不能繼續在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范圍內參保;離職后應及時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后方可享受企業職工養老金。

           

          115.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對參加工作時間、工齡等信息有異議,應如何提請確認?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組織人事關系由原單位管理。對參加工作時間、工齡等信息的確認工作,應由原單位按退休流程申報辦理:首先到人社局工資處(科)核實,如作出調整應到人社局養老處(科)重新計發養老金,由社保經辦機構機關事業養老待遇部門辦理養老待遇調整。

           

          116.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次性撫恤金由哪個部門核定發放?

           退休人員去世后,其一次性撫恤金等待遇由原單位核定標準,所需資金由財政負擔,資金通過社保經辦機構劃轉至原單位,由原單位發放至親屬。社保大廳一體機上可查詢單位核定的金額。

           


           


           

          工傷保險篇

          一、工傷認定部分

          117.哪些情形屬于工傷?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118.哪些情形屬于視同工傷?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119.哪些情形不能認定為工傷?

              職工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120.發生工傷后申請主體及時限?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121.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承擔什么費用?

               用人單位未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122.工傷認定申請需要什么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青島市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受傷害職工的居民身份證。申請人為受傷害職工近親屬的,除提交申請人和受傷害職工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外,應當同時提交有效的近親屬關系證明;申請人為工會組織的,應當提交工會介紹信,經辦人身份證明;由代理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必須出具受傷害職工本人或其近親屬親自書寫的代理授權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2)勞動、聘用合同文本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

          (3)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及證人身份證明;

          (4)醫療機構出具的職工受傷害時初診診斷證明書、初診病歷、住院病歷,出院記錄,或者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機構(青島市職業病診療機構為青島市中心醫院)出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以上材料除證人證言外,均需提供原件及復印件,原件經核對后當場退還申請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應當提供以上材料外,還應當分別提交相應證據:

          (1)職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證明;

          (2)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其他相關證明;

          (3)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相關部門的證明;

          (4)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提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

          (5)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交醫療機構的搶救證明;

          (6)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提交民政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

          (7)屬于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轉業、復員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勞動能力鑒定機構對舊傷復發的確認;

          (8)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提交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

              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及復印件,原件經核對后當場退還申請人。

           

          123.工傷認定申請向哪里提出?

              目前,我市工傷認定工作按照屬地原則辦理。

              屬于下列情形的,應到青島市市南區福州南路8號市社保中心政務辦理大廳申請工傷認定:

          (1)用人單位在市內三區(指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下同)參加工傷保險的;

          (2)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但生產經營地在市內三區的。

              屬于下列情形的應到三市五區(指膠州市、萊西市、平度市、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區、保稅區,下同)當地工傷認定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1)用人單位在三市五區參加工傷保險的;

          (2)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但生產經營地在三市五區的。

           

          124.各區市工傷認定受理地址及聯系方式

          市內三區:市南區福州南路8號      聯系電話:85761286

          西海岸新區:新區雙珠路166號      聯系電話:86160357

          城陽區:文陽路675號市民中心     聯系電話:58659907

          嶗山區:嶗山區銀川東路9號        聯系電話:88898917

          保稅區:保稅區鵬灣路68號         聯系電話:86768066

          即墨區:創智新區壯武路496號      聯系電話:85053079

          膠州市:膠州市北京路2號          聯系電話:82205958

          平度市:平度市北京路379-1號平度市市民服務中心

                  聯系電話:88321812

          萊西市:萊西市煙臺路79號就業服務中心2號樓

                  聯系電話:66030210

           

          125.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1)申請人不具備申請資格的;

          (2)工傷認定申請超過法定時限的;

          (3)不屬于本工傷認定機構管轄范圍的;

          (4)未提交《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材料之一的;

          (5)除患職業病外,受傷害人已經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

          (6)已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申請人就同一事故傷害再次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

          (7)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材料:1.工傷認定申請表;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二、勞動能力鑒定部分

          126.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者因工負傷或非因工負傷及職業病等原因,導致本人勞動與社會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為享受相對應的社會保障待遇,由勞動能力鑒定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勞動者本人或其親屬的申請,組織有資質的醫學專家,根據國家制訂的評殘標準,運用醫學科學技術的檢查方法和手段,確定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的一種綜合評定的制度。

           

          127.勞動能力鑒定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1)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鑒定;

          (2)停工留薪期延長確認;

          (3)輔助器具配置確認;

          (4)舊傷復發確認;

          (5)疾病與工傷因果關系鑒定;

          (6)工傷康復期評定;

          (7)供養親屬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

          (8)職工因病或非因工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

          (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能力鑒定事項。

           

          128.我市工傷職工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工傷職工傷情穩定后,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向各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微信關注“青島12333”或“青島Ai人社”公眾號申報勞動能力鑒定,并提供職工身份證復印件及工傷醫療的有關病歷資料。

           

          129.工傷(職業病)勞動能力、護理依賴程度的鑒定和復查鑒定應提交的材料?

          (1)工傷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或者社會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2)發生工傷后的初診病歷、住院病歷、手術記錄、出院小結以及相關的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有效復印件;患職業病的職工,應提供《職業病診斷證明》。申請復查鑒定的應提供初次鑒定結論復印件、上次鑒定的材料,還應提供新近發生的住院病歷(三級以上醫院)或新增病種的住院、門診病歷及化驗檢查報告。

          (3)手術或燒傷治療結束后的受傷部位5寸彩色照片;

           

          130.舊傷復發確認需提交哪些材料?

          (1)《工傷職工舊傷復發確認表》須經工傷協議醫療機構的醫生診斷屬舊傷復發、單位意見為“不同意”并加蓋公章;

          (2)身份證復印件;

          (3)發生工傷后的住院、門診病歷及近期治療病歷等有效復印件;

          (4)7-10級革命傷殘軍人申請舊傷復發確認的,還應提供《革命傷殘軍人證》復印件及《評殘呈批報告表》復印件。

           

          131.疾病與工傷(職業病)因果關系鑒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發生工傷后的初診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以及相關的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有效復印件;現疾病(必須有醫院的明確診斷,疼痛、麻木等癥狀不是疾病診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以及相關的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有效復印件。

           

          132.因病(病退、退職、供養親屬、民政委托)鑒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申請鑒定病種的門診病歷復印件、全套住院病歷復印件(住院病歷復印件需加蓋醫院病案室紅章)及檢查報告、化驗報告復印件。

          申請以下病種的,須另攜帶以下材料:

          ①腫瘤病患者,須攜帶手術記錄、病理報告、住院病歷復印件、未進行手術治療的,應有確診病情的相關化驗結果、影像學資料。

          ②癲癇病患者,須攜帶系統服藥治療2年以上的就診病歷及腦電圖報告單。

          ③腦梗、腦出血、開顱手術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周圍神經肌肉疾病等,必須經過6個月以上的系統治療。

          ④慢性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須攜帶近期系統治療2年以上的就診病歷的原件和復印件。鑒定時,必須由家屬陪同。

          ⑤精神分裂癥患者、難治性情感障礙患者,須攜帶近期系統治療5年以上的就診病歷的原件和復印件。鑒定時,必須由家屬陪同。

          (4)低保勞動能力鑒定必須有民政部門蓋章的委托函。

          (5)申請在職死亡或工亡職工供養親屬鑒定的,必須有死亡職工單位的委托書,以明確供養關系。

           

          133.勞動能力鑒定依據的國家標準?

              目前使用的鑒定標準為《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準(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

           

          134.工傷職工勞動功能障礙程度有哪些?

              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135.生活自理障礙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和自主行走五項。生活自理障礙程度分三級:完全生活自理障礙、大部分生活自理障礙、部分生活自理障礙。

           

          136.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是如何規定的?

              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在勞動能力鑒定材料收訖之日起60日內,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傷情復雜、涉及醫療衛生專業較多的,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137.申請鑒定的單位或個人對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應怎么辦?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山東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山東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138.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后,工傷職工傷情發生變化怎么辦?

          《工傷保險條例》第28條規定:已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工傷職工傷情發生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對復查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按規定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

           

          139.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方式?

          (一)官網辦理:

          (1)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

          (2)進入“網上辦事大廳”—“勞動能力鑒定”模塊,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錄;

          (3)進入“勞動能力鑒定申報”,進行信息錄入;

          (4)上傳材料;

          (5)準備好原件復印件,待現場鑒定時留存備查。

          (二)掌上申請:

          (1)“青島人社” 手機APP→勞動能力鑒定→上傳材料→準備好原件復印件,待現場鑒定時留存備查。

          (2)關注“青島12333”或“青島Ai人社”→辦事大廳-勞動能力鑒定上傳材料→準備好原件復印件,待現場鑒定時留存備查。

          (三)窗口辦理:

          (1)申請人可持所需材料到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

          (2)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查資料是否符合條件;

          (3)對符合條件的,出具《青島市勞動能力鑒定通知書》,其中有鑒定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對不符合條件的,一次性告知;

           

          140.勞動能力鑒定相關材料如何領取?

              工傷職工延長停工留薪期確認申請表、舊傷復發確認表等申請所需要的表格及相關材料可以在區市社保經辦領取,也可以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上辦事大廳—相關下載—青島市工傷保險、勞動能力鑒定業務表格下載”欄打印。


          三、工傷康復部分

          141.什么是工傷康復?

          工傷康復是指采用醫學的、工程的、心理的、社會的和教育的各種手段, 使工傷職工傷害部位的功能恢復到盡可能好的水平, 以便在身體、精神、社會活動、教育就業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回歸社會。工傷康復包含醫療康復和職業康復。

           

          142.工傷職工受傷后,什么時候進行康復最合適?

              工傷康復介入的越早,恢復得越快、效果越好。研究證實手外傷術后2-3天開始康復較術后3個月開始期康復,療程明顯縮短,生活能力恢復程度顯著提高。脊髓損傷6個月內開始康復較6個月后開始康復,療程明顯縮短,生活能力顯著提高。

           

          143.工傷職工如何申請工傷康復?

              工傷職工可攜帶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工傷認定書、工傷治療病歷等材料,直接到我市工傷康復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康復評價,經評價具有康復價值的,可先行入院康復,由康復機構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康復鑒定申請。經康復機構評價不需要康復,工傷職工認為應予康復的情形,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近親屬可以向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康復確認。

              工傷已超過2年的或已經做過級別鑒定的,原則上不再申請康復評定。

           

          144.工傷職工申請工傷康復需哪些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發生工傷后的初診病歷、近期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以及相關的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有效復印件;

           

          145.工傷職工工傷康復期確認標準?

              工傷職工工傷康復期標準執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傷康復服務規范(試行)》(2013年修訂)。

           

          146.康復可否在家自己做,跟運動鍛煉有什么區別?

              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行為心理治療、康復輔助器具應用等,不是簡單的被動牽拉或活動活動,需要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操作,通過針對性的理療、手法、運動療法促進組織損傷愈合,促進結構病變恢復,促進功能障礙正常化。功能是因病施治治療出來的,盲目運動鍛煉不僅無益,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147.我市工傷康復定點醫療機構地址

          (1)青島市工傷康復中心(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地址:市北區南京路201號

          (2)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分院

           地址:市北區合肥路758號

          (3)青島湛海醫院

               地址:市南區太平角 6路1號

          (4)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地址:市南區江蘇路16號、黃島區五臺山路1677號

          (5)黃島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人民醫院

           地址:黃島區黃浦江路9號

          (6)青島市市立醫院

               地址:市南區東海路5號

          (7)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地址:市北區人民路4號

          (8)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

               地址:李滄區峰山路84號

          (9)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

               地址:城陽區長城路600號


          四、輔助器具配置部分

          148.工傷職工需要安裝輔助器的,費用如何處理?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149.如何申請輔助器具評定?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就業需要配置輔助器具的,可以填寫《青島市工傷職工配置輔助器具申請表》后向區市社保經辦機構提出輔助器具配置申請,也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微信關注“青島12333”或“青島AI人社”公眾號進入網上辦事大廳申報。

           

          150.申請配置輔助器具評定需提交哪些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發生工傷后的初診病歷、近期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以及相關的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有效復印件;

           

          151.我市工傷職工輔助器具評定的依據是什么?

          我市工傷輔助器具配置執行《山東省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目錄和費用限額標準(2013年修訂)》(魯人社規[2016]6號)。

           

          152.輔助器具費用如何申領?

          輔助器具安裝配置確認結論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作出后,由用人單位或工傷職工攜帶《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到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安裝即可。

           

          153.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地址及聯系方式:

          (1)德林義肢矯形器(北京)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

           地址:市北區南京路311號       電話:85645948

          (2)青島泰康傷殘人康復輔具中心     

           地址:市北區合肥路653號     電話:83625119

          (3)青島康奧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    

           地址:市北區福州北路131號     電話:85661013

          (4)青島市遠征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

           地址:市北區慶安路46號        電話:85817320

          (5)青島聯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 

           地址:李滄區永安路51號        電話:84656616

          (6)青島康順假肢矯形康復有限公司

           地址:市南區觀城路49號     電話:82625905

          (7)青島惠康輔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

               地址:市北區鎮江北路81號-10   電話:85039090


          五、工傷保險待遇部分

          (一)由單位支付的待遇

          154.什么是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治療、繼續享受原工資福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是連續計算的。

           

          155.停工留薪期確定的依據是什么?由誰確定?

          我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確定執行《山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魯勞社〔2006〕15號)。用人單位根據工傷醫療服務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按照《山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并書面通知工傷職工本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156.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待遇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此處的“工資”是指職工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收入(含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正常出勤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月數計算。

           

          157.停工留薪期可不可以延長?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傷情尚未穩定或未痊愈,不能恢復工作仍需治療的,應在期滿前5個工作日向本單位提出延長停工留薪期的書面申請,并提交協議醫療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用人單位同意后,可以延長停工留薪期,用人單位對工傷職工延長停工留薪期有異議的,應在接到申請7個工作日內持該職工的工傷認定書、住院或門診病歷、相關檢查報告、協議醫療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職工延長停工留薪期申請書等,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延長停工留薪期確認。用人單位未提出申請的,視為同意延長停工留薪期。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未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延長停工留薪期申請的,停工留薪期終止。

           

          158.用人單位不同意延長停工留薪期,如何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確認?

          (1)《工傷職工延長停工留薪期確認申請表》一式一份,并加蓋單位公章。單位的意見必須填寫“不同意”;必須是在停工留薪期內或期滿后最多7個工作日內(自工傷發生之日起不能超過一年)

          (2)身份證復印件;

          (3)發生工傷后的初診病歷、近期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以及相關的檢查報告、化驗結果等有效復印件。

           

          159.治病期間的陪護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申請在停工留薪期安排護理的,用人單位應依據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派人護理。用人單位不派人護理的,護理費由用人單位承擔,護理費標準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執行。

          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二十一條: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置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160.停工留薪期滿后的工資待遇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在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期間,停發停工留薪期待遇,因傷情不能工作的,由用人單位發給生活津貼,其標準不得低于因病醫療期內的病假工資。從評定傷殘等級的次月起,按照《條例》和《試行辦法》的規定享受因工傷殘待遇。需要繼續治療的,不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由用人單位發給生活津貼,其標準不得低于因病醫療期內的病假工資。

           

          161.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5-10級工傷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后,支付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計算公式: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享受的月數。月數:五級36,六級30,七級20,八級16,九級12,十級8個月。

          (2)5-6級的解除合同需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方可,7-10級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的均可。

          (3)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每減少1年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遞減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162.5-6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5至6級工傷傷殘職工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在按月領取傷殘津貼期間,如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調整,其傷殘津貼應隨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的調整時間予以調整,具體標準分別按統籌地區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調整標準的90%、80%相應增加。

           

          (二)由基金支付的待遇

          163.工傷醫療費用包括哪些?

          (1)職工治療工傷部位或職業病所需藥品(按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執行)。

          (2)職工治療工傷部位或職業病所需的住院服務標準、診療項目(參照基本醫療保險住院服務標準、診療項目目錄執行,不受“自負比例”、“最高費用限額”限制)。

           

          164.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如何就醫?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需要治療的,應到協議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病情穩定后應及時轉往協議醫療機構治療。職工就醫時,參保單位應書面告知協議醫療機構職工是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

           

          165.工傷職工治療期間超目錄用藥的如何處理?

          協議醫療機構對參保單位書面告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職工進行治療時,確需使用超出“工傷保險三個目錄”的藥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等應征得參保單位或工傷職工、家屬同意并簽字確認,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協議醫療機構直接向參保單位或工傷職工、家屬收取。協議醫療機構未經參保單位或工傷職工、家屬同意擅自使用的超出“工傷保險三個目錄”范圍的醫療費用,由協議醫療機構承擔。參保單位未書面告知的,所發生的超出“工傷保險三個目錄”范圍的醫療費用由參保單位承擔。

           

          166.參保職工異地轉診治療產生的交通住宿費用按什么標準報銷?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關于明確有關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通知》魯人社發〔2020〕3號,自2020年3月21日起,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 ,按住院自然天數,標準為每人每天25.63元;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本市(設區的市,下同)以外地區進行治療、康復或者配置輔助器具的,其在城市間往返一次所需的交通費、到本市以外轉診期間(不含入院期間)的住宿費,按照當地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工作人員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標準執行。異地就醫的醫院外伙食補助費按住院治療工傷期間的伙食補助費標準執行,異地就醫的醫院外食宿費,限支付2天。

           

          167.參保工傷職工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核定標準怎樣計算?

          核定標準:工傷職工被鑒定為1-10級的,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

          計算公式:以本人工資為基數*享受的月數。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備注:1995年10月1日前發生的工傷,工傷保險基金不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一級傷殘

             

          27個月本人工資

             

           

           

          二級傷殘

             

          25個月本人工資

             

           

           

          三級傷殘

             

          23個月本人工資

             

           

           

          四級傷殘

             

          21個月本人工資

             

           

           

          五級傷殘

             

          16個月本人工資

             

           

           

          六級傷殘

             

          14個月本人工資

             

           

           

          七級傷殘

             

          13個月本人工資

             

           

           

          八級傷殘

             

          11個月本人工資

             

           

           

          九級傷殘

             

          9個月本人工資

             

           

           

          十級傷殘

             

          7個月本人工資

             

           

           

          168.參保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核定標準怎樣計算?

              核定標準:5-10級工傷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后,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計算公式: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享受的月數。月數:五級22,六級18,七級13,八級10,九級7,十級4個月。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加發50%。

           

          169.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核定標準怎樣計算?

              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170.一至四級工傷職工生活護理費核定標準怎樣計算?

              生活護理費核定標準: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171.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如何調整?

              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以及生活護理費調整辦法,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全省職工平均工資及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制定。

           

          172.工亡職工的相關待遇有哪幾項?待遇核定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職工被認定為工亡的,可以按規定享受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

          (1)喪葬補助金核定標準: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標準: 2017年度為5309);2018年度為5733。

          (2)供養親屬撫恤金核定標準: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放。符合供養資格的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核定標準: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 2017年度為36396;2018年度為39251)。

          另:在停工留薪期內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上述全部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喪葬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


           


           

          社會保障卡篇

          173.社會保障卡的服務網點設在哪里?

          受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委托,社會保障卡合作銀行按照社會保障卡管理相關規定和工作流程,開展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制作、發放、激活、密碼維護、掛失、解掛、補換卡、注銷等經辦服務業務,及社會保障卡金融業務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目前,青島市社會保障卡有8家合作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青島市分行、中國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交通銀行青島分行、青島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招商銀行青島分行。青島行政區域合作銀行分(總)行所轄任意網點均為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經辦服務網點。

           

          174.社會保障卡綜合咨詢服務電話及服務時間?各合作銀行服務投訴電話及服務時間?

          社會保障卡24小時服務電話是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各合作銀行服務投訴電話:工商銀行85814510,農業銀行85802911、85803303,中國銀行81858236,建設銀行68670530,交通銀行82958145、82958146,青島銀行81758541,青島農商銀行67782627,招商銀行82939053,均在工作日提供服務。

           

          175.個人如何申領社會保障卡?辦理時限為幾個工作日?

          在我市參加社會保險的中國公民、港澳臺人員、華僑和外國人,均可通過8家社保卡合作銀行任意營業網點柜臺申領社會保障卡。申領時,須提供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證或居民戶口簿、護照、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臺灣居民居住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合作銀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發卡。急需用卡的參保人,可到社保卡合作銀行即時制卡網點申領,即時發卡。

          參保人也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http://hrss.qingdao.gov.cn/)申領社會保障卡,通過“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在“個人辦事”中點擊“社保卡個人申領”,或通過“社會保障卡”專題專欄,點擊“社保卡個人申領”,填寫上傳有關內容。合作銀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通知參保人到約定銀行網點領卡。

           

          176.用人(管理)單位如何為參保人代理申領社會保障卡?辦理時限如何?

          在我市參加社會保險登記的用人(管理)單位,均可通過8家社保卡合作銀行任意營業網點柜臺,為參保人代理申領社會保障卡。申領時,代辦人須持單位介紹信、代辦人有效身份證件、申領人員花名冊(包括申請人姓名、國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發證機關名稱、證件有效截止日期、聯系電話、聯系地址、職業代碼)、有效證件復印件(或影印件)和《個人稅收居民身份聲明文件》。發卡銀行受理并核實相關信息,進行批量制卡,制卡完成后通知代辦人到銀行網點領卡。批量申領社保卡,因數量較多,制卡時限適當延長,但不超過30個工作日。

           

          177.符合社會保障卡申領條件的人員不能到現場申領的怎么辦理?

          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及其他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或確因嚴重老、弱、病、殘的參保人員,本人無法到現場辦理社會保障卡事務的,可以由其監護人或直系親屬代辦社會保障卡的非金融應用業務。發卡銀行也可以通過預約上門服務等其他救濟措施,主動幫助其辦理完成所需業務。

          代辦社會保障卡業務時,代理人應當出具代理人、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與被代理人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經辦服務事項授權委托書》或《青島市社會保障卡臨時卡代辦情況說明》。代辦社會保障卡的金融應用業務遵循發卡銀行規定。

           

          178.什么情況下可申領社會保障卡臨時卡?臨時卡與正式卡有什么區別?

          參保人員在申領新卡和補換社會保障卡期間急需用卡的,可向發卡銀行營業網點申領社會保障卡臨時卡(以下簡稱臨時卡)。發卡銀行營業網點受理臨時卡申請后,符合條件的應即時發放臨時卡。臨時卡只開通社會保障應用的部分功能,須與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同時使用。

           

          179.青島市社會保障卡如何激活啟用?

          參保人員在發卡銀行領到社會保障卡并確保卡面個人基本信息無誤后,應即時辦理社會保障卡激活啟用手續。因特殊情況不能到現場辦理激活手續的,持卡人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網上辦事大廳”,在“個人辦事”中點擊“社保卡激活”;或登錄官網“社會保障卡”專題專欄,點擊“社保卡激活”;或登錄“青島人社”APP“社保卡”模塊的“社保賬戶”,點擊“社保卡激活”;或關注“青島Ai人社”微信公眾號,進入辦事大廳“社保卡”模塊,點擊“社保卡激活”。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激活按發卡銀行規定辦理。

           

          180.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密碼如何設置?密碼遺忘、需修改密碼或密碼輸入錯誤超限被鎖卡的,應如何處理?

          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初始密碼為123456。參保人員可在發卡銀行領取社會保障卡時,即時分別設置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和金融賬戶密碼。如未即時設置密碼,也可另行安排時間,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到發卡銀行任意營業網點設置密碼。如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密碼遺忘、需要修改密碼或者6次(POS終端不少于3次)輸入錯誤造成鎖卡的,持卡人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社會保障卡到發卡銀行任意營業網點,讀卡辦理密碼修改或重置手續。

           

          181.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社保賬戶密碼的使用范圍?

          初始密碼修改后,社會保障應用密碼僅在社區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門診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刷卡結算時校驗使用。不使用密碼辦理相關結算業務的服務窗口,將嚴格審核使用人是否為社會保障卡所有人,以防冒用和盜用等問題的發生。

           

          182.持卡人社會保障卡丟失了,怎么辦?

          (一)口頭掛失:

          (1)電話辦理。參保人撥打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或市民生服務熱線12333,口頭掛失社會保障卡社保應用。口頭掛失完成后即時生效,該卡各應用功能凍結、暫停使用。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掛失按發卡銀行規定辦理。

          (2)在線辦理。參保人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在“個人辦事”中點擊“社保卡口頭掛失”;或從官網首頁登錄“社會保障卡”專題專欄,點擊“社保卡口頭掛失”;登錄“青島人社”APP“社保卡”模塊,進入“社保賬戶”,點擊“社保卡掛失”;關注“青島Ai人社”微信公眾號,進入辦事大廳“社保卡”模塊,點擊“社保卡掛失”。

           

          (二)正式掛失:參保人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就近到社會保障卡發卡銀行任意營業網點,辦理社會保障卡正式掛失。正式掛失后,社會保障卡自動失效,無法解掛,需辦理補換卡手續。

           

          183.持卡人社會保障卡口頭掛失后又找回原卡的,怎么辦?

          持卡人辦理社會保障卡口頭掛失手續后又找回原卡的,可辦理解除掛失手續,該卡各應用功能即時恢復正常使用。已辦理正式掛失補換卡的,不能辦理解除掛失手續。

          (1)在線辦理:一是參保人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在“個人辦事”中點擊“社保卡口頭掛失解掛”;或登錄官網“社會保障卡”專題專欄,點擊“社保卡口頭掛失解掛”;二是登錄“青島人社”APP“社保卡”模塊,進入“社保賬戶”,點擊“社保卡解掛”。

          (2)現場辦理:參保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社會保障卡,到發卡銀行任意營業網點,辦理社保卡臨時掛失解掛手續。

           

          184.參保人員姓名中因含有生僻字或字數較多等原因暫時無法制作社會保障卡的怎么辦?

          可申領使用臨時卡,在沒有換領且激活社會保障卡之前,臨時卡可一直長期有效使用。

           

          185.持卡人發現社會保障卡不能正常使用時應如何處理?

          持卡人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社會保障卡,到發卡銀行營業網點柜臺,進行讀卡聯機檢測。如果確認社會保障卡已損壞的,發卡銀行將為其換發新卡。

           

          186.參保人可以通過哪些渠道查詢社會保障卡辦卡進度、應用狀態等相關信息?

          參保人可通過12345熱線電話、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網上辦事大廳”或“社會保障卡”專題專欄、“青島人社”APP、“青島Ai人社”微信公眾號、發卡銀行任意營業網點、社會保障卡自助服務終端等渠道,查詢辦卡進度、應用狀態等社保卡相關信息。

           

          187.持卡人想更換社會保障卡發卡銀行,如何辦理?

          持卡人申請更換社會保障卡發卡銀行的,應持社會保障卡到新選定的發卡銀行任意營業網點,辦理原社會保障卡注銷和新卡申領手續。

           

          188.我市參保人可以在哪些渠道申領全國統一電子社保卡?

          目前,經國家人社部批準,我市持卡人可以通過青島人社APP、中國工商銀行APP、中國農業銀行APP、中國銀行APP、中國建設銀行APP、交通銀行APP、青島銀行APP、青島農商銀行APP、招商銀行APP、支付寶APP、微信APP、云閃付APP、工銀融e聯APP、青島政務通APP、慧醫APP、城市一賬通APP、便捷青島APP、智慧青島APP、愛城市網APP、青島地鐵APP等20個渠道,申領全國統一電子社保卡。

           

          189.電子社保卡如何實現掃碼支付?

          我市社會保障卡持卡人申領電子社保卡后,在我市醫保定點醫藥機構買藥或就診支付結算時,醫藥機構可通過電子社保卡掃碼,進行醫保個人賬戶金交易結算。

           

          190.持有非青島市發放的社保卡在青島地區參保后可以用嗎?如果想更換為青島社保卡,如何辦理?

          可以。我市自2019年4月起推行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用”,即2019年4月之后在青島參加社會保險的持省內異地社保卡的參保人,可以不用換卡,原省內異地社保卡可在我市正常使用;2019年4月之前在青島參加社會保險的持省內(省外)異地社保卡的參保人,需到社會保障卡合作銀行任意營業網點,辦理省內(省外)異地社保卡接續激活業務方可使用。

          如參保人員自愿換領青島市社會保障卡的,持省內社保卡的須注銷后再申領青島社保卡,持省外社保卡的可直接到社保卡合作銀行任意營業網點申領青島社保卡,也可通過在線渠道申領。

           

          191.不在青島參保,但持省內異地社保卡在青島使用時,忘記密碼或被封鎖,如何辦理?

          持卡人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省內異地社保卡,就近到青島市社保卡合作銀行任意營業網點,現場辦理異地社保卡密碼運維相關手續。

           

          192.參保人離開青島到外地參保,如何注銷青島的社會保障卡?

          青島市社會保障卡注銷途徑有以下三種:

          (1)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http://hrss.qingdao.gov.cn)“網上辦事服務大廳”,在“個人辦事”中點擊“社保卡注銷”,或登錄官網“社會保障”專題專欄,點擊“社保卡注銷”。

          (2)登錄“青島人社”APP“社保卡”模塊,進入“社保賬戶”,點擊“社保卡注銷”。

          (3)關注“青島Ai人社”微信公眾號,進入辦事大廳“社保卡”模塊,點擊“社保卡注銷”。

          (4)參保人也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任意青島市社保卡合作銀行營業網點,辦理社保卡注銷手續。


           


           

          社會保險稽查篇

          193.什么是社會保險稽查?

          社會保險稽查是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對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和社會保險待遇領取情況進行的核查。

           

          194.社會保險繳基數未如實申報如何維權?

              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既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主要依據,也是參保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標準。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直接關系著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對參保單位未按規定為參保職工足額申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參保職工可向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稽查部門舉報投訴。

           

          195.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職工應如何維權?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會造成參保職工無法及時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對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參保職工可根據實際情況,向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稽查部門或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投訴。

           

          196.對欠費單位的法定清欠流程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

           

          197.單位擔保和延期繳費如何辦理?

              經查詢,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或者劃撥后用人單位仍未足額清償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要求用人單位以抵押、質押的方式提供擔保。用人單位應當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可的評估機構對其抵押財產或者質押財產進行評估,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后,對能夠足額清償社會保險費的,雙方依法簽訂抵押合同或者質押合同;需要辦理登記的,應當依法辦理抵押登記或者質押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用人單位簽訂抵押合同或者質押合同后,應當簽訂延期繳費協議,并約定協議期滿用人單位仍未足額清償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參照協議期滿時的市場價格,以抵押財產、質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延期繳費協議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用人單位提供擔保并簽訂延期繳費協議的,其職工在延繳期間按照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附錄

          附錄1 各區市社保經辦機構地址

          青島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福州南路8號

          市南分中心:福州南路9號2樓

          市北分中心:臺柳路179號和達中心城B座2樓

          李滄分中心:永年路27號

          嶗山社保:銀川東路9號

          城陽社保:文陽路675號

          西海岸社保:雙珠路166號行政綜合服務大廳2號樓4樓

          即墨社保:振武路496號

          膠州社保:北京路2號行政大廳西樓裙樓4樓

          平度社保:北京路379-2號

          萊西社保:長島路148號行政審批服務局五樓

          前灣保稅港區:鵬灣路68號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大廳二樓


          附錄2 各區市社會保險經辦業務咨詢電話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12333

             

          部門電話   

          服務事項

           

          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   

          85715042   

          社會保險費征繳 

          85713727   

          社會保障卡管理 

          85762301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

          85732191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85712775   

          企業養老與退休管理

          85775573   

          工傷待遇

          85761286   

          工傷認定

          85775672   

          勞動能力鑒定

          85722931   

          社會保險稽查

          市南分中心   

          85971821   

          社會保險費征繳

          80770732   

          養老待遇相關

          市北分中心   

          83668991   

          社會保險費征繳、養老相關

          83668975   

          社保保險費征繳、養老、稽查相關

          李滄分中心   

          87050101   

          社會保險費征繳、養老

          87050121   

          社保稽查相關

          嶗山社保   

          88898355   

          社保征繳相關

          88976771   

          養老待遇

          88898917   

          工傷認定相關

          68066652   

          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相關

          88899809   

          居民養老相關

          88898223   

          社保稽查相關

          城陽社保  

          66791616   

          綜合業務咨詢

          58659935   

          企業征繳業務

          58659936   

          企業養老待遇

          58659901  

          居民養老待遇

          58659937 

          轉移接續業務

          58659907   

          工傷認定與待遇

          58659925   

          稽核業務

          58659903;58659906  

          機關養老保險待遇

          68013356;68686080  

          社會保險相關業務(高新)

          西海岸社保  

          86882102   

          企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征繳及職工養老保險轉移

          85166736  

          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相關

          86162329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相關

          86882176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繳相關

          8613137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86167240   

          企事業養老、工傷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

          86160357  

          工傷認定

          86130695 

          勞動能力鑒定及工傷保險待遇

          86167240

          企事業養老、工傷保險定期待遇領取資格認證

          86977560       

          工齡認定

          即墨社保  

          88533199 

          社會保險政策咨詢

          88515843  

          社會保險轉移業務

          85053079   

          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相關

          88532677  

          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相關

          88539226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含被征地養老保險)相關

          膠州社保 

          82205953;82205952

          社會保險綜合業務

          82205931   

          企業社會保險扣費業務

          平度社保   

          88362007   

          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稽核

          88361607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繳及待遇業務咨詢與受理

          88367916

          社保費征繳、社保卡、企業社保轉移

          88361126  

          企業職工退休養老待遇

          88361610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征繳及待遇業務

          88362009

          工傷待遇業務咨詢與受理

          88321812  

          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

          萊西社保 

          66030315   

          社保征繳相關

          66039386  

          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登記

           66030312 

          企業職工退休(職)待遇、居民養老相關

          66030312   

          工傷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

          前灣保稅港區  

          86768066   

          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

           86766973   

          養老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相關

          86768802  

          社保費征繳、保險關系轉移

          86769753 

          網銀扣費、基金撥付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