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青島黃海學院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2022年3月,由青島黃海學院藝術學院申報的《“大河滔滔”——黃河文化美術創作巡展》成功獲批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這是青島黃海學院首次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也是本年度山東省成功申報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兩項中的其中一項,青島市的唯一一項。
國家藝術基金是藝術創作項目中級別最高的基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并稱為“國家三大基金”,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培養藝術人才、推進國家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據悉,2022年度項目申報主體正式提交的項目數量為10978項,共選出立項資助628項,綜合立項率約為5.7%。其中,傳播交流推廣項目申報942項,立項資助95項(演出類49項、展覽類46項)。
為何聚焦黃河?
《“大河滔滔”——黃河文化美術創作巡展》項目主題源于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中的佳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氣勢磅礴的黃河象征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生生不息和民族精神的奮勇向前。
本項目將以這氣勢滔滔黃河流向為主線,呈現黃河流域文化以及黃河旅游地帶水土風貌的變化更迭與邏輯關聯,展示四千年黃河文化的總體面貌與黃河文化旅游帶的藝術特色。同時,對黃河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在地域性宏觀視野之內,推出黃河文化的研究成果,提升展覽的人文性與學術性。
千里走黃河 展現民族魂
《“大河滔滔”——黃河文化美術創作巡展》項目立足于象征著中華民族魂魄與根柢的黃河文化,緊密圍繞著中國夢、愛國主義、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文旅融合發展等國家主題和時代主題,邀請了三十多位書畫名家,結合黃河文化的歷史傳統與現實,選取以油畫、國畫、書法、綜合材料等畫種為表現形式,計劃從黃河發源地青海省開始,到黃河入海口山東東營9省10城開展巡展活動。通過集中展示優秀作品,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以文旅融合發展為重點,促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推動黃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我國正處于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時期,黨和國家正在通過“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方針,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青島黃海學院申報的《“大河滔滔”——黃河文化美術創作巡展》的成功立項,是響應時代發展和服務社會的一次重要展示。而行將開始的巡展,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風采,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大河滔滔”——黃河文化美術創作巡展》部分作品展示
臺上8分鐘 臺下數年功
去年12月14日,青島黃海學院開始在線項目答辯。在規定的8分鐘時間內,青島黃海學院答辯組從黃河的歷史變遷、文化發展、國家政策、風土人情、社會風貌等多個角度對項目展開了詳實的闡述。
雖然項目答辯只有8分鐘,但青島黃海學院從2019年就開始了項目的籌劃與準備。將近3年的時間里,學校主管領導以及項目負責人積極致力于該項目的調研、論證、撰寫等前期籌備工作,經過了反復討論與斟酌,在策展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實際操作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與問題,以及不同的策展方式所可能形成的展示效果與社會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省政府、山東省美協、青島市政府等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以及學術界、傳媒界等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強手如林 脫穎而出
此次參評的單位有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央芭蕾舞團、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廣東美術館等眾多國家級省級專業單位和院校,競爭難度可見一斑。
“與這么多國家級藝術單位以及頂尖院校競爭,到底行不行?在答辯結果出來之前心里沒底、壓力很大。我們已經拼盡了全力去做準備,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參與答辯的青島黃海學院藝術學院院長馬延岳坦言。
躊躇滿志 奮力前行
“對于未來項目的成果展示,我們信心滿滿。學校有國家三級博物館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藝術學院曾承辦過眾多大型美展和研討會,有豐富的策展經驗和藝術資源,尤其有繪畫、書畫藝術、書法學、藝術設計、影視類等專業做支撐,相信在學校的支持下,學院有信心圓滿的完成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青島黃海學院藝術學院院長馬延岳說。
青島黃海學院依托青島西海岸國家新區,以“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為目標,此次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是學校多年發展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學校重視人才培養,大力發展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成果體現,不僅彰顯了學校整體的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還對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綜合競爭力、推動藝術學科建設、助力學校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學校下一步培育碩士點和繼續申報國家級項目奠定良好的基礎。該項目的成功申報,在全省民辦高校中同樣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