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進一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現會同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院啟動2022年度職業教育重大課題申報立項工作。
本次課題申報立項工作鼓勵多方研究資源整合,積極支持研究團隊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合作,重點圍繞新發展格局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問題展開研究。本年度課題高度關注職業教育數字轉型、產教融合創新、高質量發展評估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努力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服務強國建設提供先行示范和理論指導。
一、課題組織者介紹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是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國家一級學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學會秉承“政治強會、服務興會、學術立會、依法治會”的宗旨,以建設國家級智庫為目標,以助力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為使命,團結、組織熱心從事和支持職業教育事業的各界人士和社會力量,對接國家戰略、對接科技進步、對接市場需求、對接產教科融合,全力推進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院于2019年1月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成立。研究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整合國內外職業教育相關研究資源,努力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推動職業教育“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走向世界。研究院相繼承辦中國職教學會說課研討會,積極推動職業院校落實新一代信息技術通識課,立項建設中國職業教育科研發展數據庫,三次舉辦“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2021年,研究院成為教育部、廣東省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標準化建設的依托機構,現已發展為我國職業教育高端研究和對外合作交流的新平臺。
二、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深入學習中辦國辦《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貫徹落實《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深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發揮課題的示范引導作用,為提高職業教育的適應性提供新思路、新理念和新舉措。
三、課題申報的基本原則
課題應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把握產業現代化發展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以促進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為目標,加快推動職業教育類型化發展。申報課題應具有明確的研究目標、方向和研究范圍,突出研究重點,重視學科交叉與協同創新。
四、課題申報的基本要求
本年度設重大課題指南,申報者可根據指南選擇申報重大課題或重點課題,優先支持與指南題目一致的申請。研究院將根據年度工作重點,委托開展若干課題研究。申請人亦可根據指南自擬題目,但須與指南題目直接相關。自擬題目表述應科學、嚴謹、規范、簡明,避免引起歧義或爭議。鼓勵開展反映國家需要和國際趨勢的前瞻性、創新性課題研究。不支持以編寫叢書、工具書為直接目的課題研究。若以研究報告結題,需附政府相關部門采納證明或國家、省、市級領導批示證明。
五、課題申報的基本條件
課題申請人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歡迎熱心支持和參與職業技術教育的人士申報。
課題申請單位須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設有科研管理的職能部門;能夠提供開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條件并承諾信譽保證。
六、課題申報的資助額度
原則上,重大課題的資助額度每項不超過15萬元,重點課題的資助額度每項不超過5萬元,具體資助經費以立項協議約定為準。課題負責人將同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院簽訂立項資助協議,申報書請根據課題類別和實際需要編制合理的經費預算。課題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按照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執行。
七、課題立項的有關原則
本次課題堅持有效立項,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確保申請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課題研究,對課題申請作如下限定:課題負責人同年度只能申報一項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題目申請;課題組成員同年度最多參與兩個課題申請;在研國家級項目的課題組成員最多參與一個項目申請;不得以受到國家科研基金資助的同類選題重復申報;凡以博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課題的,須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院課題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項目與學位論文(出站報告)的聯系和區別,申請鑒定結項時須提交學位論文(出站報告)原件。不得以已出版的內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請課題。該類課題屬B類課題,如獲立項,學校不予經費匹配。
八、課題結題相關要求
1.重大課題結題條件:以學術論文作為最終研究成果結項的,需提交課題負責人在公開出版核心刊物發表論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CSSCI。以研究報告作為最終研究成果結項的,需提交不少于5萬字的研究報告(附簡報),經研究院評審通過,達到公開發布要求。以專著作為最終研究成果結項的,需在國家級專業出版社或綜合類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不少于1部(20萬字以上)。
2.重點課題結題條件:以學術論文作為最終研究成果結項的,需提交課題負責人在公開出版刊物發表論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一篇中文核心。以研究報告作為最終研究成果結項的,需提交不少于3萬字的研究報告(附簡報),經研究院評審通過,達到結題要求。以專著作為最終研究成果結項的,需在公開出版社出版專著不少于1部(15萬字以上)。
3.委托課題結題條件及其他以專利、標準等成果形式申請結題的,以研究院組織專家評審結果為準。
九、課題申報的審核程序
課題申報采用三級審核管理制度,第一級為申報者所在單位(如學校、院系、科研院所等)。第二級為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院對材料的完整性和規范性進行審核,第三級為專家組審核。各級須嚴格審核申報資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實性、課題組的研究實力和必備條件等,并簽署明確意見。
十、課題申報的材料要求
本年度試行網絡申報,申報人登錄可通過訪問系統平臺注冊(https://ehall.szpt.edu.cn/new/zc.html)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公眾號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http:// www.chinazy.org)下載申報材料。請將申報書、論證活頁按要求填寫完成,經所在單位審查蓋章后,以PDF格式將申報書、論證活頁兩個文件分別上傳至系統平臺。提交蓋章材料時間為8月5日前,遞交至科研服務部501辦公室。課題申報系統普通教師使用手冊下載鏈接如下:https://zlgc.istudy.szpt.edu.cn/showNewsFulltext?id=26
十一、課題研究的責任義務
課題負責人在項目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約定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結項成果原則上須與預期成果一致,不得低于相應要求。最終成果實行結題鑒定制度,除特殊情況外,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為著作的,須先鑒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視為自行終止資助協議。如計劃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或者外語撰寫成果,請在課題申請書論證中予以說明。
按照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規定,申請人應如實填寫申請材料,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不得有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3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通報批評。凡在課題申報和評審中發現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將按相關規定處理,并列入研究院科研誠信異常名錄。
十二、課題研究的時限安排
課題的申報時間為8月5日前,逾期不予受理。課題的完成時限,原則上自簽訂資助協議起6個月內完成,且各類課題最長研究時限不超過1年。
聯系人:張琪,電話:83175768
青島黃海學院科研服務部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