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校友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校友動態
          最美黃海人|01級校友孫延燦:2004年于我是重生!
          發布時間:2022-11-02瀏覽量:551

          最美黃海人|01級校友孫延燦:2004年于我是重生!


          走在青島黃海學院的八德路上,你會看到在知誠樓對面立著的一塊文化石,上面寫著“不負韶華,只爭朝夕”八個大字。這塊文化石是在學校建校25周年之際,由2001級國貿班的全體同學捐贈的,孫延燦是其中的一員。而“不負韶華,只爭朝夕”八個字就是由孫延燦的父親親自執筆書寫的,老人家希望每一位黃海學子都能珍惜時光,刻苦學習,成就美好的未來。


          孫延燦是青島黃海學院2001級學生,離開母校步入社會已經18年了。目前他已是瑞典連鎖超市ICA AB集團亞洲辦事處的一名高管。ICA AB是瑞典一家大型零售企業集團,是北歐國家最大的零售公司,在全球開設2000多家超市。而孫延燦則主持著整個亞洲區的食品采購工作。在行業里深耕16年的孫延燦也以卓越的專業能力和誠心的品格成為許多知名企業爭相“搶奪”的對象。


          恩師梁忠環副校長評價孫延燦說:延燦是我曾經的學生,也是我永遠的朋友,他精彩的人生是從黃海啟航的,正在做揚帆濟海的事業。
          筆者這次有機會與孫延燦面對面交流,恰好是因國際商學院“牽線搭橋”。國際商學院為了激發在校學生的創業精神,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專程邀請到孫延燦抽出寶貴時間,回到母校開展講座,向師弟師妹“傳經送寶”。


          在采訪中,孫延燦提到最多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感興趣”。他說:在大學里,務必要找到一個真正感興趣的學科或者方向,狠下功夫,深入進去,專研它,吃透它,最起碼要做到在這個學科或者方向里同學中的佼佼者。在大學時期,孫延燦就對英語產生了極濃的興趣,于是在保證所有專業課都學好的前提下,他從大一下學期就開始在英語方面發力。學校當時還是準軍事化管理,對學生外出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沒有機會去參加校外的輔導班,加上當時互聯網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孫延燦只能采用最原始的辦法,利用晚上休息和碎片時間靠背誦四六級詞典,刷模擬題來提升英語能力。

          大二那年寒冬,孫延燦在積極準備CET的考試。學校晚上統一熄燈后,為了不影響室友們休息,孫延燦就借來老師的辦公室鑰匙,在晚自習結束后,打上一壺開水,帶上一盒方便面,穿著軍大衣去老師辦公室學習英語。據孫延燦回憶,那時候他是在學校位于膠州的校區,當時的條件還十分艱苦,老師的辦公室里也沒有暖氣,沒有空調,所以一到了晚上格外冷。“基本上坐半個小時,腿腳就凍麻了,需要站起來走一走,跺跺腳,活動一下。學到十二點,泡包面,吃完后再繼續學習。”等孫延燦回到宿舍,室友們早都已經熟睡。孫延燦說,現在師弟師妹很幸福,咱們自己學校就有四六級考點,他那時候還需要以校外社會人員的身份,坐上輪渡到青島大學參加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刻苦努力,孫延燦成為了學校里第一個考過CET四六級的學生。



          孫延燦還通過組織班級英語角、參加“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等形式,創造機會來練習口語和聽力。
          “現在回想起來,畢業后可以很順利到專業的外貿公司工作,到后來通過三輪面試拿到瑞典公司的offer,其實每一次機會的把握,都和大學三年在英語學習上狠下功夫有著最直接的因果關系。換句話說,我現在收獲的正是當年辛苦付出換來的。付出永遠沒有白費的,它肯定會給你回報,在某個時間以某種形式,相信我,一定會。”孫延燦說。

          孫延燦從2007年進入ICA AB以來,面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考驗,比如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團隊、如何讓產品推向市場,這一切都離不開良好的溝通。而他接觸的同事和合作方,大都來自瑞典、芬蘭、泰國等不同國家,面對文化差異背景下的語言交際,孫延燦便不斷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用心記好對方的民族禁忌,尊重對方的崇信,讓自己很好融入到團隊當中。



          孫延燦表示:大學時期的社團活動經歷,讓自己得到了很好的歷練,學會了如何與人有效溝通,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制定目標,和團隊一起讓目標落地。孫延燦在大學時期,是學校的學生會主席,同時也是《揚帆》文學社初創團隊的一員,并在時任大專部主任梁忠環的辦公室以及校團委實習工作過一段時間。


          “社團,是在學校里真實發生的涉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項目管理,團隊合作的社交活動,是將來就業或者創業的沙盤和演練場,讓未來遇到的挑戰真實地發生在現在,發生在校園,社團就是社會。”孫延燦鼓勵師弟師妹們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要勇于嘗試,不怕犯錯,不要僅僅停留在手機微信里面的虛擬交往和溝通,要讓social actives真實地發生,面對面地發生。

          也許就是緣分,孫延燦與母校有著某種奇妙的“牽絆”。這次回到母校講座,是孫延燦大學畢業的第18年,巧合的是,坐在階梯教室來聽講座的師弟師妹們大部分是18歲。在講臺上,孫延燦動情地說:“18年前的2004年,對于你們來說是born,是出生,那么2004年于我,則是reborn,重生,再生。”
          孫延燦認真總結分享了自己畢業18年來工作生活的三點感悟,寄語師弟師妹們:

          感悟寄語

          1.誠信,與人為善。努力把“誠信和善良”打造成你的個人標簽,這是你在這個社會上取得長遠利益的通行證。要堅信“誠信和善良”永不過時。

          2.學會勤儉節約,不浪費。這和貧富無關,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種價值觀。從做官的角度,非節儉無以養廉,驕奢則必貪;從經濟學的角度,節儉意味著對長遠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提高短期的生活質量;從現代養生的角度,少吃,吃粗糧,控制飲食則有利健康;從企業運營的角度,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專注一點,企業可能會走得更遠;從美學的角度,簡約永遠是一種時尚。

          3.多看書。借巨人之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書籍是你向上的墊腳石和階梯。

          從母校畢業后的18年間,孫延燦走過了我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到過歐洲、美洲、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現在的他,依然在路上,在不斷攀登著自己的事業,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