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山東省作協原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掖平應邀做客青島黃海學院,作題為“讀書與人生”的專題論壇。論壇由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劉中富主持,學校科研服務部部長助理劉華、影視學院副院長張成義出席,同時吸引了百余名師生參加。
論壇伊始,李掖平教授對青島黃海學院語言文化學院的成立,以及新增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表示祝賀。李教授指出,如今我們正處于二十一世紀影像與圖譜時代,學校的布局優化舉措是積極響應了對于跨學科、綜合性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成立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僅僅是拓展了學術研究的領域,更是開辟了涵養人文情懷、培育學生心靈的重要基地,展現了與時俱進、勇于擔當文化使命的精神,標志著學校在人文社科教育邁出了一大堅實的步伐。其中,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學科發展,閱讀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李掖平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讀書對于人生的重要性,通過書籍引領我們觀察時代、解讀時代,通過生動的例證和深刻的分析,進行了一場關于讀書與人生深度的對話。首先,李教授強調,書籍是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進步具有重要作用,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工具。通過閱讀,我們不僅能汲取前人的經驗與智慧,還能在此基礎上實現自我超越和創新,從而全面提升個人的品德、精神文明和專業技能。
李掖平教授引用《西西弗神話》《越人歌》《單戀者》等經典作品,說明了文學作品在厚植人文涵養、豐富個人生命體驗方面的獨特價值。文學作為一種反映現實、展現人心的藝術形式,不僅能啟迪思想,還能觸動心靈,使我們認識到自己與世界的緊密聯系。通過文學,我們能夠體驗到生命的豐富多彩,得以理解復雜的人性和社會,學會以更加寬廣的視角看待人生和世界。此外,李教授認為哲學著作能夠深化我們的思維能力,豐富生命厚度。通過閱讀哲學書籍,我們可以更加明晰自身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學會以更加理性和深刻的視角審視生活,從而實現自我完善。
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提升,李教授建議,通過精讀專業書籍,我們可以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進步,從而照亮職業發展之路。另外,專業學習不僅需要廣泛吸收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實現知行合一。最后,李教授還分享了多種讀書方法,并強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無論是選讀、泛讀、精讀還是寫讀,關鍵在于能夠根據個人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選擇合適的方法,使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和精神的享受。
論壇圓滿落幕之際,劉中富院長做出總結,高度評價李掖平教授所傳遞出的對書籍的熱愛,以及一種深刻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追求。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是每一位在座的青年教師和學子在人生旅途中的寶貴財富,引導他們在豐富的閱讀世界中找尋自我、探索人生的真諦。劉院長進一步寄語在座的每一位師生,希望他們能將此次講座的靈感和啟示,轉化為前行的動力和探索的勇氣,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積極地投身于書海之中,不僅為了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更為了在閱讀中磨練意志、升華靈魂。在青島黃海學院、在語言文化學院這片育人的沃土上不斷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工匠文化、創新文化“四文化”的理解和實踐,最終成為具備深厚文化底蘊、扎實專業技能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時代棟梁之才。
“讀書與人生”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我校師生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讀書與個人成長關系的平臺,拓展了閱讀與思考的維度。學生代表分享到,不僅收獲了文學知識,也決心通過不斷閱讀、思考來修身養志,增長才干,以迎接生活中的挑戰,不能浮在表面、不求甚解。教師代表則強調,作為高校教育者,應該通過不斷地閱讀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學術研究,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
青島黃海學院語言文化學院的成立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李掖平教授的蒞臨指導不僅是對新學院成立的認可,更是對其未來發展方向的期許。青島黃海學院以“四文化”融合育人為重點,將依托語言文化學院這一基礎扎實、前景廣闊的平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以及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的倡議,探索和實踐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效路徑,繼續推廣讀書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專業技能,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我國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我校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的發展之年,用文化成果助推高質量發展,為奮進新征程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隨著第29個世界讀書日的臨近,語言文化學院也計劃加強品牌建設,彰顯專業價值,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語言文化類活動;結合學校“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繼續攜手書籍推動全民閱讀,推介賦能優質內容,構建學習型校園,從而引領學生走向更加廣闊的人生道路,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