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山東省檔案工作科學化管理規范》
          發布時間:2019-03-25瀏覽量:19837

          山東省檔案工作科學化管理規范

          1 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檔案工作的原則、組織管理和制度要求,提出了檔案業務工作、信息化建設、安全保障和服務利用等方面的方法與指南。

          本規范是各單位開展檔案工作的基本規范,適用于行政轄區內各級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參照執行。

          2 總則

          2.1 歸檔的文件材料應全面、真實地反映本單位履行職責的歷史面貌,滿足在證據、責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

          2.2 檔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應歸檔的文件材料任何組織、個人不得據為己有或者拒絕歸檔。

          2.3 維護檔案的齊全、完整、準確、系統與安全,任何組織、個人不得偽造或者擅自銷毀、篡改檔案。

          2.4 檔案工作以收集齊全、整理規范、安全保管、有效利用為目標。

          3 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

          3.1 檔案管理組織

          3.1.1 遵照國家檔案法規要求設立檔案工作管理機構,負責對本單位、本系統和直屬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與檢查。建立健全檔案監督管理網絡和科學有效的監管運行機制。

          3.1.2 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范和技術標準,嚴禁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

          3.1.3 將檔案工作納入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納入各項工作流程,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獎懲。

          3.1.4 接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監督、指導,按照規定時限完成重大活動檔案登記、檔案統計年報、政務公開信息報送、檔案進館等檔案業務工作。

          3.1.5 通過宣傳教育和專業培訓,增強全員檔案意識和檔案法治意識。

          3.2 檔案工作人員

          3.2.1 配備與單位檔案工作科學化管理相適應的專(兼)職檔案人員,檔案工作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檔案專業知識,管理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工作人員應當持證上崗,檔案工作人員保持相對穩定。

          3.2.2 加強檔案業務學習,積極參加檔案業務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

          3.3 檔案工作經費

          檔案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滿足歸檔文件規范整理、檔案安全保管、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利用等業務需要。

          3.4 檔案工作制度

          3.4.1 將檔案工作制度融入到本單位制度建設體系,使之與其他工作制度有機銜接,為檔案工作開展提供保障。

          3.4.2 建立完備的檔案工作制度,包括文件材料歸檔和檔案整理、保管、保密、鑒定、銷毀、統計、利用、庫房管理及離崗交接清點等制度。

          3.4.3 按照國家檔案局8號令、10號令等法規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單位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并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后實施。

          3.4.4 建立檔案工作獎勵和責任追究制度。

          4 檔案資源建設

          4.1 檔案資源前端控制

          4.1.1 嚴格執行文件材料歸檔制度,對國家規定應當整理歸檔的文件材料,做到應歸盡歸,應收盡收。

          4.1.2 根據各單位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從源頭上加強對文書、照片、聲像、會計、科技(基建)、設備、公務活動禮品等各種門類、各種載體檔案資料的收集,維護檔案資源的齊全、完整、準確、系統。

          4.1.3 單位檔案機構依照法規制度對應歸檔文件的形成過程、形成質量、原始屬性、法律效用標識等進行動態監管,確保歸檔文件材料的真實性、原始性、完整性。

          4.1.4 文件形成部門負責人或承辦活動(項目)的單位負責人是歸檔文件質量第一責任者,在文件歸檔前應對文件齊全、完整、準確、真實、整理規范情況進行審查,并簽署歸檔質量審查意見。

          4.1.5 各類文件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及時歸檔,未明確歸檔期限的不得超過1年。

          4.2 電子文件歸檔管理

          4.2.1 將電子文件歸檔管理工作納入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等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同步建設。

          4.2.2 按照國家關于電子文件管理的規定,做好電子文件的歸檔、整理、保管、移交等工作。

          4.3 重大活動(事件)、重點工程和重要科研項目檔案管理

          4.3.1 主辦、承辦單位要將重大活動(事件)、重點工程、重要科研項目情況及時通知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同時按照《山東省重大活動檔案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47號)、《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DAT28-2002)、《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范》(DA/T2-1992)等有關要求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工作。

          4.3.2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的檔案,應當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驗收。

          4.4 檔案征集

          根據需要向社會或本單位退休、調離人員征集檔案資料。

          4.5 檔案集中統一管理

          檔案機構集中統一管理本單位的全部檔案,對業務部門或基層單位保存的業務或專門檔案,要建立檔案管理臺賬或目錄,歸檔文件數量納入檔案統計范圍,并對其實體保管和信息利用狀況進行動態監管。

          4.6 檔案移交進館

          各單位應按規定及時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列入進館范圍的檔案。

          5 檔案信息化建設

          5.1 建設規劃

          5.1.1 參照數字檔案室(館)建設指南,制定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推進數字檔案室(館)建設。統籌協調數字檔案室與單位電子業務系統、國家綜合檔案館的關系,實現文檔一體化、館室一體化管理。

          5.1.2 依托單位信息化建設成果,統籌規劃、設計和建設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系統硬件、基礎軟件、安全保障系統、終端及輔助設備等。

          5.2 數字資源

          5.2.1 建立檔案目錄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形成文書、照片、錄音、錄像,科技、專業等各門類電子檔案和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副本等數字檔案資源。

          5.2.2 按照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的原則,開展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和電子文件歸檔,符合《紙質檔案數字化技術規范》(DA/T31-2005)、《文書類電子文件元數據方案》(DA/T46-2009)、《版式電子文件長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等標準要求。

          5.3 應用系統

          5.3.1 數字檔案室管理系統應能集成管理各門類數字檔案資源,具備門類管理、接收采集、分類編目、檢索利用、鑒定統計等業務管理功能和身份認證、權限管理、審計跟蹤、電子簽名等安全管理功能,符合《電子文件管理系統通用功能要求》(GB/T 29194-2012)。

          5.3.2 數字檔案室管理系統應與單位電子業務系統銜接,自動接收采集各業務系統的電子文件及其元數據;應與國家綜合檔案館銜接,按照標準移交電子檔案。

          5.4 信息安全

          5.4.1 按照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要求,配備必要的信息安全設備、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信息安全技術策略,保障信息系統安全。

          5.4.2 定期備份數字檔案資源,建立數據恢復機制,保障數字檔案資源安全。

          6 檔案安全保障

          6.1 檔案庫房及工作用房

          6.1.1 檔案庫房建筑、設計參照執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JGJ25-2010)和《檔案館建設標準》(建標103-2008)要求。

          6.1.2 檔案庫房、業務技術用房、閱覽室、辦公室滿足檔案工作需要。

          6.1.3 檔案庫房達到防火、防水、防潮、防蟲鼠、防光、防塵、防盜、防有害氣體、防磁要求,庫房內溫濕度控制符合國家規定。

          6.2 檔案設施設備配備

          6.2.1 檔案辦公設備。配備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服務器、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光盤刻錄機、照像機、錄音錄像等設備。

          6.2.2 檔案保護設備。按照國家規定配備完善的消防、安保、溫度濕度控制及容災備份、應急電源等檔案安全設施、設備。

          6.2.3 檔案裝具。配備數量充足、符合國家標準的卷皮、卷盒及檔案櫥、架。

          6.3 庫房安全管理

          6.3.1 人員、檔案出入庫登記內容準確、及時;定期進行庫房安全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到位。

          6.3.2 檔案人員離職或調動工作時,應嚴格執行檔案交接制度,依據檔案管理臺賬、統計報表、檢索目錄清點各種載體檔案庫存,并辦理檔案交接手續。

          6.4 檔案安全管理

          6.4.1 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聯防體系,檔案安全制度執行有效。

          6.4.2 健全檔案信息數據安全管理機制和電子檔案數據容災管理、重要檔案異質異地備份等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檔案信息安全。

          6.4.3 完善檔案開放利用審核鑒定機制,對應開放檔案和擬在網上公開的檔案信息,審慎進行劃控、鑒定。

          6.4.4 大力開展紙質檔案數字化工作,及時對破損檔案進行搶救修復。

          6.4.5 制定檔案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并經常組織演練、培訓,提高危機事件發生時相關責任人按照預案有序處置的能力。

          7 檔案服務利用

          7.1 檔案整理

          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整理各種門類、各種載體檔案,做到分類科學、排列有序、保管期限確定準確、檔號編制規范。

          7.2 目錄編制

          文書檔案編制歸檔文件目錄、專題目錄、文號索引等檢索工具;其他門類檔案根據相應規范要求編制檢索工具;按照著錄規則和《文書類電子文件元數據方案》(DA/T46-2009)等要求建立目錄數據庫,實現計算機檢索。

          7.3 建立全宗卷

          按照《全宗卷規范》(DA/T12-2012)建立全宗卷,材料齊全,整理規范。

          7.4 檔案利用

          7.4.1 檔案查閱

          及時高效為領導、機關各部門提供檔案借閱服務;嚴格借閱登記和利用效果反饋登記,編印檔案利用效果實例匯編。

          7.4.2 檔案編研

          編寫或續編全宗指南;編寫單位組織沿革、年度大事記、年鑒;編制檔案資料匯編;開發、整合檔案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單位工作、社會需求提供優質檔案信息服務。

          7.4.3 通過舉辦檔案展覽、編輯出版圖書、制作檔案音像制品等,多角度、多形式開展檔案文化傳播。

          7.4.4 積極實施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實現開放檔案信息資源的遠程利用。

          8 檔案工作創新

          在檔案監管、收集整理、利用服務、保管保護及制度建設等方面開展具有首創性和示范性作用的工作。

          附件2

          山東省科技事業單位檔案工作科學化管理測評細則

          測評

          項目

          測評內容

          及 分 值

          測 評 細 則

          測評依據或方式

          一、

          (20分)

          1.檔案組織管理

          (5分)

          遵照國家檔案法規要求設立檔案工作管理機構,負責對本單位、本系統和直屬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與檢查。建立健全檔案監督管理網絡和科學有效的監管運行機制。1分

          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范和技術標準,嚴禁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1分

          將檔案工作納入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納入各項工作流程,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獎懲。1分

          接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監督、指導,按照規定時限完成重大活動檔案登記、檔案統計年報、政府公開信息報送、檔案進館等檔案業務工作。1分

          通過宣傳教育和專業培訓,增強全員檔案意識和檔案法治意識。1分

          查閱成立檔案機構的會議紀要以及職責、編制等合法性文件;獨立行使檔案業務指導、監督職能,有考核記錄的;合格得1分;檔案管理網絡運行效果良好;合格得1分。

          抽查近三年檔案業務工作考核記錄,第二至第四款每發現一處違法違規行為,扣0.5分,扣完單項分為止;

          每年組織一次宣傳或專業培訓的得0.5分。

          2. 檔案工作人員(5分,加分2分)

          為確保事業單位檔案資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選拔德才兼備的骨干力量擔任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機構負責人的職務。2分

          配備與單位檔案工作科學化管理相適應的專(兼)職檔案人員,檔案工作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檔案專業知識,管理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工作人員應當持證上崗,檔案工作人員保持相對穩定。2分

          加強檔案業務學習,積極參加檔案業務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1分

          查考核獎懲記錄,檔案機構負責人享受中層主管領導待遇的得2分;

          每單位至少配置1名專職檔案人員,并持證上崗得1分;人員配置按庫藏檔案1人/萬卷冊標準多1人加0.5分(加分項滿分2分);

          檔案管理崗位待遇應與同級教師、醫療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一致,得0.5分;

          參加上級行業和檔案部門組織的培訓得0.5分。

          3. 檔案工作經費(5分)

          檔案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滿足歸檔文件規范整理、檔案安全保管、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利用等業務需要。5分

          檔案部門年經費開支總和達到1元/件的,得1分。每增加10%加0.2分。

          4. 檔案工作制度(5分)

          制定了單位檔案工作規定。規定內容包括檔案工作原則及管理體制,文件形成、積累與歸檔職責要求,資產變動與產權變動檔案的處置原則,解釋權等,內容符合國家對事業單位檔案工作規范的要求,并將檔案工作制度融入到本單位制度建設體系,使之與其他工作制度有機銜接,為檔案工作開展提供保障。1分

          建立完備的檔案工作制度,包括文件材料歸檔和檔案整理、保管、保密、鑒定、銷毀、統計、利用、庫房管理及離崗交接清點等制度。1分

          文件、檔案整理規范應明確文件立卷與檔案整理原則、整理方法、檔號編制要求和檔案裝具要求。0.5分

          事業單位檔案分類方案應明確分類依據、類別標識、類目范圍。0.5分

          文件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應明確各類文件歸檔的范圍及其相對應的保管期限。0.5分

          特殊載體檔案的管理規范應明確不同載體檔案收集、整理的要求和保管的條件。0.5分

          建立檔案工作獎勵和責任追究制度。1分

          通過抽查教案、病案、工程、設備、科研、重大活動、電子檔案移交、人力資源考核等工作程序、管理標準、職工崗位標準中是否涉及文件歸檔要求,制度建立過程合法、內容操作性強得1分。

          根據國家業務檔案規范要求,查看檔案工作制度,根據事業單位檔案分類方案、歸檔范圍、保管期限表等內容,抽查各載體和類型檔案的整理方法、保管條件、保管方式、檔案清查辦法、對受損檔案的處置辦法、檔案出入庫要求均有制度規定的得一半分值,執行效果好的得滿分。

          獎懲制度出臺程序合法、內容操作性強、執行到位的得1分。

          二、

          (25分)

          5. 檔案資源前端控制(10分)

          嚴格執行文件材料歸檔制度,對國家規定應當整理歸檔的文件材料,做到應收盡收,應管盡管。2分

          根據各單位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從源頭上加強對文書、照片、聲像、會計、科技(基建)、設備、實物(公務活動禮品)等各種門類、各種載體檔案的收集,維護檔案資源的齊全、完整、準確、系統。2分

          單位檔案機構依照法規制度對應歸檔文件的形成過程、形成質量、原始屬性、法律效用標識等進行動態監管,確保歸檔文件材料的真實性、原始性、完整性。2分

          文件形成部門負責人或承辦活動(項目)的單位負責人是歸檔文件質量第一責任者,在文件歸檔前應對文件齊全、完整、準確、真實、整理規范情況進行審查,并簽署歸檔質量審查意見。2分

          各類文件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及時歸檔,未明確歸檔期限的不得超過1年。2分

          通過抽查事業單位網站、會議記錄、大事記、工作總結、資金總賬等信息,檢測是否做到應歸盡歸、應收盡收的要求。缺少一項專題活動檔案的扣0.5分;

          發現一處不完整、不準確、不系統的,扣0.5分。

          發現檔案部門對歸檔部門動態監管有一處不到位的扣0.5分;

          發現一處歸檔文件部門負責人不簽署歸檔質量審查意見的扣0.5分;

          發現一處不及時歸檔的扣0.5分。

          6. 電子文件歸檔管理(2分)

          將電子文件歸檔管理工作納入電子政務、辦公自動化等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同步建設。1分

          按照國家關于電子文件管理的規定,做好電子文件的歸檔、整理、保管、移交等工作。1分

          同步建設有效果的得1分;電子文件歸檔、整理、保管、移交有具體制度要求的得0.5分;正常運行的得0,5分。

          7. 重大活動(事件)、重點工程和重要科研項目檔案管理(5分)

          主辦、承辦單位要將重大活動(事件)、重點工程、重要科研項目情況及時通知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同時按照《山東省重大活動檔案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47號)、《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文件歸檔要求與檔案整理規范》(DA/T28-2002)、《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范》(DA/T2-1992)等有關要求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工作。3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的檔案,應當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驗收。2分

          抽查近2年的重大活動、重點工程、重要科研項目和引進設備等,發現一處不到位的扣0.5分;

          不及時向檔案行政部門申請驗收的,發現一處扣0.5分。

          8. 檔案征集(2分)

          根據需要向社會或本單位退休、調離人員征集檔案資料。2分

          有征集一份重要檔案資料的得0.5分;

          9. 檔案集中統一管理(5分)

          檔案機構集中統一管理本單位全部檔案(包括會計、基建、學生、教案、科研成果、病案等業務檔案),對業務部門或基層單位保存的業務檔案,暫不具備集中統一管理條件的,要建立檔案管理臺賬或目錄,歸檔文件數量納入檔案統計范圍,并對其實體保管和信息利用情況進行動態監管。5分

          對于檔案統計數據監測實體檔案;發現一處違規行為扣0.5分,扣完為止。

          10.移交進館(1分)

          各單位應按國家規定及時向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列入進館范圍的檔案或電子檔案。1分

          根據同級檔案館征集部門提供的線索和單位網站數據,監測應移交檔案和電子檔案未移交的情況,發現一處扣0.5分。

          三、

          (15分)

          11. 建設規劃(3分)

          參照數字檔案室(館)建設指南,制定了檔案信息化規劃,并與事業單位信息化規劃同時制定,或是事業單位信息化規劃中已包含檔案信息化內容。1分

          依托單位信息化建設成果,統籌規劃、設計和建設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系統硬件、基礎軟件、安全保障系統、終端及輔助設備等。2分

          現場檢查規劃文件,事業單位專門制定了檔案信息化規劃或是在信息化規劃中包含一定篇幅的檔案信息化內容得1分,檔案信息化規劃不合理或是在信息化規劃中檔案信息化內容較少酌情減分。

          檔案信息化硬件設施到位得1分,正常運行得1分。

          12. 數字資源(3分)

          事業單位信息系統開發與實施在電子文件格式、元數據采集、移交歸檔等方面充分考慮檔案管理的要求,開展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和電子文件歸檔,符合《紙質檔案數字化技術規范》(DA/T31-2005)、《文書類電子文件元數據方案》(DA/T46-2009)、《版式電子文件長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等標準要求。3分

          現場核查事業單位信息系統需求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并對系統進行現場測試,根據對現存事業單位信息系統實施方案核查計分,在實施中考慮電子文件格式、元數據采集、移交歸檔等并在系統中實現得1分。事業單位信息化系統在電子文件格式、元數據采集、移交歸檔三方面每缺一項減0.5分。

          13. 應用系統(4分)

          電子文件歸檔要求及功能應嵌入文件生成系統。事業單位各信息系統生成的文本、圖形、圖像、數據等類型電子文件歸檔范圍應參照紙質文件歸檔范圍確定2分。

          音頻、視頻、多媒體等類型電子文件及數據庫的歸檔范圍應根據相關規定和需要確定,自動接收采集各業務系統的電子文件及其元數據;應與國家綜合檔案館銜接,按照標準移交電子檔案。2分

          現場對事業單位主營業務信息系統電子文件歸檔可實現性進行測試,根據測試核查情況計分,每一信息系統無法實現電子文件歸檔減0.2分,減完為止。

          14.信息安全(5分)

          按照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要求,配備必要的信息安全設備、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信息安全技術策略,保障信息系統安全。2分

          定期備份數字檔案資源,建立數據恢復機制,保障數字檔案資源安全。3分

          現場抽查信息安全設備配置、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缺一項扣0.5分;未實現定期備份數字檔案、數據恢復機制的,缺一項扣0.5分。該項零分為否決項。

          四、

          (15分)

          15. 檔案庫房及工作用房(5分)

          檔案庫房建筑、設計參照執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JGJ25-2010)和《檔案館建設標準》(建標103-2008)要求。1分

          檔案庫房、業務技術用房、閱覽室、辦公室滿足檔案工作需要。1分

          檔案庫房達到“九防”要求,庫房內溫濕度控制符合國家規定。3分

          檔案庫房應設置在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和水、火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無特殊保護裝置一般不宜設置在地下或頂層;檔案庫樓面均布活荷載應為5KN/m2,采用密集架時,檔案庫樓面均布活荷載不少于12KN/m2

          “九防”要求發現一處不達標扣0.5分。

          庫房安全不達標為否決項。

          16. 檔案設施設備配備(3分)

          檔案辦公設備。配備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服務器、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光盤刻錄機、照像機、錄音錄像等設備。1分

          檔案保護設備。按照國家規定配備完善的消防、安保、溫度濕度控制及容災備份、應急電源等檔案安全設施、設備。1分

          檔案裝具。配備數量充足、符合國家標準的卷皮、卷盒及檔案櫥、架。1分

          現場核查并測試,根據庫房配置的設備數量計分,除塵器、消毒柜、去濕機、加濕機、空氣凈化器、照相機等設備每配備一種設備或能保障工作需要的得0.2分。

          17. 庫房安全管理(2分)

          人員、檔案出入庫登記內容準確、及時;定期進行庫房安全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到位。1分

          檔案人員離職或調動工作時,應嚴格執行檔案交接制度,依據檔案管理臺賬、統計報表、檢索目錄清點各種載體檔案庫存,并辦理檔案交接手續。1分

          查看入庫登記臺賬和交接手續,發現一處管理瑕疵扣0.5分。

          18. 檔案安全管理(5分)

          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聯防體系,檔案安全制度執行有效。1分

          健全檔案信息數據安全管理機制和電子檔案數據容災管理、重要檔案異質異地備份等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檔案信息安全。1分

          完善檔案利用審核鑒定機制,對擬在網上公開的檔案信息,審慎進行鑒定。1分

          大力開展紙質檔案數字化工作,及時對破損檔案進行搶救修復。1分

          制定檔案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并經常組織演練、培訓,提高危機事件發生時相關責任人按照預案有序處置的能力。1分

          現場檢測,發現一處違規扣0.5分。

          五、

          (20分)

          19. 檔案整理(5分)

          嚴格按照國家檔案局制訂的檔案標準,整理各種門類、各種載體檔案,做到分類科學、排列有序、保管期限確定準確、檔號編制規范。5分

          每類檔案抽查2-5卷,發現一處錯誤扣0.5分。

          20. 目錄編制(3分)

          事業單位各門類檔案根據《事業單位檔案工作規范》要求編制檢索工具,實現計算機檢索。3分

          少一種檢索工具扣0.5分。

          21. 建立全宗卷(2分)

          按照《全宗卷規范》(DA/T12-2012)建立全宗卷,材料齊全,整理規范。2分

          查閱全宗卷,內容有一處瑕疵扣0.5分。

          22. 檔案利用(10分)

          檔案查閱:及時高效為領導、直屬部門提供檔案借閱服務;嚴格借閱登記和利用效果反饋登記,編印檔案利用效果實例匯編。2分

          檔案編研:編寫或續編全宗指南;編寫單位組織沿革、年度大事記、年鑒;編制檔案資料匯編;開發、整合檔案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單位工作、社會需求提供優質檔案信息服務。2分

          通過舉辦檔案展覽、編輯出版圖書、制作檔案音像制品等,多角度、多形式開展檔案文化傳播。3分

          積極實施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遠程利用。3分

          有檔案查閱登記臺賬得0.5分、有利用效果反饋記錄得0.5分,編印實例匯編得1分。

          有檔案編研優秀成果的一項得0.5,一般的得0.2分。

          舉辦檔案展覽、出版圖書、制作影視作品,效果明顯的每項得2分,一般的得1分;90%;

          實現檔案信息服務網絡化,服務效果好的得3分,一般得1分。

          六、

          (5分)

          23. 創新內容及方式(5分)

          在檔案監管、收集整理、利用服務、保管保護及制度建設等方面開展具有首創性和示范性作用的工作。5分

          抽查近2年檔案工作改革創新成果,該項工作獲得市檔案局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改革創新獎的得2分;獲得省檔案局改革創新獎的得3分;獲得國家檔案局獎項的得5分;省示范單位必須有工作改革創新得分。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