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的秋
還沒來時一直幻想青島的秋會是什么樣子,與承德會有什么不同。
青島的秋天會落葉紛飛嗎?青島的秋天會碩果累累嗎?青島的秋天會金黃一片嗎?帶著一連串的疑問,我背起行囊來到了陌生的青島。
來時已是初秋。初秋還是像夏天一樣轟然燥熱,時不時還會刮來一陣陣的燥熱海風,熾熱的陽光照射著青島的土地,也無情的照到我們站的筆直的身體上,一點也不會憐惜軍訓的孩子。也許太陽才是我們最嚴格的教官,也許是無情的考驗我們意志的教官。雖然我們嘴里埋怨它,趕它走,它也毫不所動。軍訓后我們一個個身上都留下了太陽的痕跡,更會讓我們不喜歡它,但是從內心中,我非常感謝它:是它的一絲不茍,鍛煉了我們的意志;是它嚴厲的態度,告訴我們你們已經不是家里的花朵……
初秋雨很少,都說雨是老天爺的眼淚,老天爺在初秋時心情一直很好吧。
軍訓之后就是中秋,累癱的我們打算在這個短暫的假期中恢復元氣。第一次來到青島,那必然是要出去看看海的。和舍友坐公交到海邊,路旁的銀杏葉已經落了一地:銀杏樹只剩下一半樹葉了,十分嬌小可愛。到了海邊,風一直刮著,刮走了我們的燥熱,留下了溫和,享受這樣被海風吹著。已然入秋,但金沙灘仍然人頭攢動,猶如盛夏一樣,人們在海邊,不冷不熱,微風和煦,白云片片,是最適合在海邊享受的時光了。
花還沒落,只是不那么鮮艷了,顯出了衰落的趨勢,葉子也不全心全意地守護花朵了,逃了一半,只有那些不開花的樹,樹葉依然墨綠,不受秋天的影響。
這幾日雨水連綿不斷,校園里也只是形單影只,天也一天比一天冷了,每天早上起來感到每一陣風都是冷的,雖不刺骨,也涼透心房。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這一連幾天的雨不知道要冷下多少,不少同學發出了“先不要降溫我還沒錢買衣服”的苦。學校那條種滿楓樹的路,紅色的楓葉如花瓣般飄落,似火在燃燒、躍動、炫舞,明亮的有些刺眼。楓葉從飄落那一刻起,生命就已經結束,多情的人卻把它做成書簽,做成卡片戀戀不舍的延續它的生命。
真正體驗過青島的秋天,發現它比家里來得晚,變化更小,在青島這個大城市里,見不到碩果累累的果樹,見不到一片金黃的稻田,只有樹,青島植物園,只有樹,各種各樣的樹,每一種樹在秋天都會有不同的表演,映入每一個在青島的人。
19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本科2班
齊富國
你若盛開 清風自來
半夜的泡面也好,稀拉的寒暄問候也罷,或多或少的點亮自己一些。愛迪生說過那么一句話:"人生在世界是短暫的,對這短暫的人生,我們最好的報答就是工作"。確實是這樣,我們還沒有完全的長大,長大后的你會懂得許多道理。現在的你,最好的報答就是讀好書。
不光要讀好書,打交道也是門學問,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會出類拔萃,在現實生活中,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的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良好的影響,激發人的內在潛能,發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所以遠離使你消極的人否則,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夢想,使你漸漸頹廢,變得平庸。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態度決定一切。有什么態度,就有什么樣的未來:性格決定命運.有怎樣的性格,就有怎樣的人生。有人說,人生有四大幸運:上學時遇到一位好老師,工作時遇到一位好師傅,旅途中遇到一個好伙伴,成家時遇到一個好伴侶.有時他們一個甜美的笑容,一句溫馨的問候,就能使你的人生與眾不同,光彩照人。
所以即使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光也一定有一道光把它照亮,你自己就是那道光,每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無論美丑,都是禮物。你盡管開放就好。
19級旅游管理專科1班
高海容
也許要幸福
自己出門在外求學,才深刻的明白,什么叫“兒行千里母擔憂”,才知道什么叫“報喜不報憂”,好的人生經歷可以多一個人分享,不好的經歷又何必多一個人擔憂呢?
在我的印象里。父親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形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家的時間很少,即使短暫的在家時間,也是休息,母親也不讓我們打擾,我的童年,父親好像一直都在出差,成年累月的不在家,那時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晚上給父親打電話,短暫卻也夠溫情,所以,我一直覺得我跟我父親“交情過淺”,平常的交往也“過于客氣”,直到我去外地上大學之后我才發現,有些愛,已存在。
從初中開始,我就上全日制的學校,自己負責自己的飲食起居,所以早年就把自己鍛煉的很獨立,“想家”對我來說是不存在的,我一直覺得我可以,所有事情,大學,離家六七百公里,我還是一如既往,無所畏懼甚至帶有莫名的激動與新奇,我沉浸在了結交新朋友,認識新地方的新奇中,忘記了家中還在為我牽掛的父母,尤其是我的父親,他手機上會設置我這里的天氣預報,提醒我下雨要記得帶傘,天冷要記得多穿衣服,每每打電話,都不忘問我一句,生活費還夠嗎?沒有華麗麗的語言,沒有冗雜的噓寒問暖,幾字幾句濃縮了父親沉默的愛,有時候我會覺得很不理解,都二十歲的人了,這么多年的獨立生活,早就知道自己照顧自己,覺得他的提醒有點多余,一般這種消息我都不曾理會,但是他還是會一直發,也許對父親來說,這是唯一能為他的孩子做的事情了,父親老了,我們長大了,我們以年代的代溝為名,把他們隔閡在我們的朋友圈之外,父親也不敢打擾,只知道曾經天天粘著他講故事,拉衣角的小朋友有了自己的生活了,這個生活里沒有自己,自己不懂也進不去,但是因為愛,哪怕“隔岸觀火”,在一旁默默的關注,他安好,便是晴天。
現在有一種很搞笑的現象,出去吃喝玩樂的是自己的朋友,當你遇到挫折坎坷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卻是父母,沒錢了就去跟父母開口要,因為他們知道父母不會拒絕,也拒絕不了,為什么?愛你就任你肆意揮霍?愛你就任你肆意放縱?父母的省吃儉用只是為了給孩子買一塊蘋果手機,亦或是提供吃喝玩樂的資本,拿錢一時爽,一直拿錢一直爽,但是他們忘了,父母老了,你自己都沒有能力去養活自己去供給自己的生活,為什么把這種壓力強加到年邁的父母身上?平常你覺得他們落伍甚至迂腐可笑,到頭來還不是“有求于他們”,他們是真正才是真正的王者。
龍應臺曾言:父母兒女就是一場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回頭看看吧,你說父母不了解你的圈子,你可曾領他們認識過你的世界?你說他們不理解你,你可曾真誠的向他們訴說?你說他們步履緩慢,摟腰駝背,若不是你,誰還不曾風華正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別等醒悟才發現是遺憾,他們不曾要求什么,說一句“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父母便覺得此生無憾了。
18級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卓越班
謝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