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英語會話》課程案例
國際商學院 王瀚君
一、實施背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學校積極探索并實施“互聯網+教育”人才培養教學模式,變被動為主動,激勵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主動適應“互聯網+”教學新模式,全面啟動“線上課堂”教學,在“延假不延教,停課不停學”的疫情防控背景下,老師們在假期中開始新學期課程的準備和建設。
二、課程建設
按照學科培養計劃,2017級酒店管理本科班本學期原是要到酒店進行為期半年的業界實習,但因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按照上級指示改為繼續理論課程的學習。二月中,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投入到課程的準備當中。面對一門新開課程,手頭沒有現成教材,在臨時征訂、實體書店和線上購買都不可行的情況下,我聯系萬豪酒店集團萬禮豪程基金會開通了部分網絡資源,提供在線電子版教材支持課程建設,以求“遠水來解近渴”。
《酒店英語會話》是酒店管理專業的一門職業能力提升課,總共48課時(理論32課時/實踐16課時)。是學生在完成《酒店情景英語》課程,對酒店服務英語全面了解和綜合掌握前提下的一門能力進階課程。為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著疫情期間“開學延期不停課,教學質量不降低”的原則,采用“學習通自建課程+在線資源引進”的模式,來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學習通平臺自建課程,根據萬禮豪程提供的《酒店情景英語》(第二版)進行學習平臺搭建,整個課程融合酒店的十大情景英語會話于十個單元當中,每一單元以會話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示、配以學習指導資料、明確各單元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本平臺的教學偏重實踐性,強調情景的模擬和對話的演練,要求學生在完成每個單元的學習后,視頻上傳自編的創意情景對話進行過程性考核,并以加權平均分的40%計入期末綜合成績,完成本課程16課時實踐教學考核任務。
電子授課教材(供學生下載)
學習通平臺資源上傳
(二)智慧樹平臺《酒店英語》同步網課。為豐富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解決授課高峰期因網絡擁堵而造成的單一平臺登入困難問題,配套申請了智慧樹平臺《酒店英語》同步在線網課,以保障學習進程和效果。學生在完成每個任務點后,以闖關模式完成每一章節的學習內容和課后作業,教師可以在平臺管理區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進度落后的同學及時予以后臺催促提醒,保證班級進度的整體一致性。本平臺的學習偏重理論性,最終成績由平日20%、過程性測驗30%、期末成績50% 四部分構成,并以最終分數的60%計入期末綜合成績,以完成本課程32課時理論教學考核任務。
智慧樹平臺資源
三、課程實施
利用QQ課程學習群,每次課前通過“學習打卡”功能提醒學生在學習通平臺簽到,通過筆記拍照上傳簽到的辦法,抽檢前次課程筆記,督促學生認真對待每次的自主學習過程。新學期第一次課向學生詳細介紹了該課程的教學安排及學習方法,如何靈活使用兩個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后續的課程,會在上課的第一時間發布當日學習任務和規定完成時間點,約定在線直播講解時間,開啟“自主學習+線上講解答疑”并行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生生間的遠程互動,提高課堂的社會臨場感。
課程計劃安排、QQ課程學習群組
學習通筆記拍照簽到
四、問題反饋及解決
為及時了解學生的在線學習感受,我在2月28日第一周課程結束后,利用騰訊問卷功能開展了在線教學體驗調查,結果反饋如下:
通過問卷反饋顯示,班里學生的網絡情況都能夠支持視頻的順利播放,保證在線課程和自主學習的開展,七成以上的學生反應在線教學內容難度適中,另有接近三成的學生認為難度較大,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發現,難點主要是視頻英文對話的理解,因沒有中文字幕而不能完全明白其中含意。
針對上述問題,本周已做出相應改善和跟進,在學習通平臺討論區開辟課程答疑專帖,要求學生將每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疑問及時進行反饋、彼此交流分享,教師通過下一周的在線集體答疑解決熱點問題,實現知識的鞏固和強化。同時,為發揮在線直播授課的學生社交臨場感,會進一步細化每堂課的任務清單和完成時間節點,進行問題的預設發放,在45分鐘的時間里至少安排兩次互動,督促學生積極思考,可采用點名視頻答題、討論區答題、彈幕答題等方式,讓學生多渠道進行表達,并且能夠讓他們看到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反饋,以此做好錄播和直播的有效交替,實現“視頻學習+直播互動”的無縫銜接。
在學習效果的檢測方面,除傳統的課后作業之外,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的檢測功能,做到理論課教學的過程性隨堂測試,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利用分組任務功能,實現實踐課“任務驅動”導向的教學目標,規定時間內完成對話的編排和視頻的上傳,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獲得感。
學習通在線討論與答疑專區
五、體會及感悟
作為“停課不停學”行動實踐主體之一的青年教師,從傳統的面對面教室授課到線上授課,有諸多需要調整和適應的地方,線上教學對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面臨的問題主要有:教學理念要做出哪些調整和轉變?如何進行線上備授課?如何有效地進行學生管理?如何與家長溝通和配合?在經過假期的備課和近半個月的在線授課實踐后,有如下幾點感悟和體會。
第一,貫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因習慣了傳統面對面教學方式,學生在家遠程學習,作為教師或許一開始會有強烈的“失控感”,以及對新的在線教學方式的“焦慮感”。但我認為,當前不管是任何一種在線教學形式,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需要教師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如設計更多“以學生為中心”的驅動式任務,更多放權給學生實踐、反饋和思考;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技巧和習慣,如時間管理、信息檢索、及時提問等等。
第二,擅用網絡資源,注重活動設計。疫情形勢突然,一線教師像傳統教學那樣,獨自備課、自制資源是不太現實的。作為老師應該保持開放心態和信息敏感度,關注學校、區域以及國家推薦的教育資源,主動搜索并甄別,選取和自己教學需求較匹配的在線教學資源,把精力重點放在基于資源的學習活動設計上,為學生提供驅動式的學習任務,更有效調動遠程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選用網絡教學資源的同時,以微信、QQ群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輔導和答疑,可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利用班級社群加強“臨場感”。在線教學時,師生分散各地,班級管理面臨困難。此時,一個共同的網絡空間固然重要,以學習者社群作為學習共同體密切交流的紐帶,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師可以依托學習通、QQ群,對學習任務進行定時提醒反饋、發布通知,加強教學指導。
第四,加強與班導的溝通,保證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遠程狀態下,教師對學生的掌控勢必會比傳統課堂教學要弱很多。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狀態,任課老師與班導間應加強聯絡,反饋學生的在線學習狀況。班導作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梁紐帶,可以適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督促學生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學習的狀態。同時,教師也應該意識到,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學生與父母有了難得的長時間相聚的時間,不應轉移給家長過多不必要的管理任務,應特別圍繞疫情這個社會大課題,結合自己的課程實際布置一些有特色的家庭實踐活動、親子互動活動、德育討論話題等等,主動制造家庭教育機會,或許會取得不錯的教育效果。
停課不停學
我們無法坐在同一間教室
但我們擁有同樣的課堂我們共同期待
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