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今有大夫開路先鋒戰疫情
中華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了多久
無私奉獻的精神便在其中閃耀了多時
庚子年初,理應是“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像是給一座座城按下了暫停鍵,熙攘的街道不再出現歡笑的身影,偶然的相遇不再讓人們以笑相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醫護人員逆流而上,走在最前線與病毒爭奪時間。
特殊時期,她們離開了家人,值守崗位,青絲如瀑,為戰疫情,忍心割舍,習慣性的撩發,剩下的只有掩面苦笑。她們也正值花信年華,卻說“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物資緊缺的疫情時期,為節省防護服資源,他們連續七八個小時不吃飯不喝水,在病人出院時刻,他們說“不能哭,防護鏡會起霧,病人痊愈是對他們工作最大的肯定”,透過防護鏡,也能看到他們滿含笑意如沂水春風。
在病魔面前,患者被隔離,護士便是他們的家人,在照護他們的身體的同時,為疏導患者緊張的心情,新疆援鄂醫生帶領患者們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民族舞會,她說“我們不能怕,我們怕患者會更怕。”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前進在援鄂的路上,以愛心匯聚力量,用團結戰勝疫情,春天終會到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