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陳祥德老師已上線
有關疫情期間學生應該注意身心健康
樹立陽光心態,倡導團結有愛
在這里,我有幾句話想對你們說:
——屏幕背后的陳祥德老師
一是“等”,等候開學通知
根據上級統一要求,高校開學時間已延遲,校園實行了封閉式管理。具體開學時間,學校將根據疫情發展和上級要求確定。時間一旦確定,學校會及時發出通知,以便大家提前做好出行準備。
二是“宅”,沒事不出家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主要通過近距離的呼吸道飛沫、人與人接觸等途徑傳播。同學們應帶頭響應疫情防控號召, 不串門、不聚集、不聚餐,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
確需外出時,請務必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到車站、商場、網吧等人群密集和空氣流動不暢的場所,避免近距離接觸咳嗽、發熱或類似流感癥狀者;到家后要及時洗手,并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三是“防”,加強自我防護
如有同學近期從外地(尤其是疫情重點地區)返回家中,或與確診及疑似感染人員接觸過, 務必第一時間向所在村或社區主動報告,并自覺在家隔離14天以上,這樣既是保護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自己及家人如有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就近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或病例接觸史,切不可諱疾忌醫,貽誤病情。
上述情況也請各位同學務必第一時間向輔導員老師報告。
四是“慣”,養成良好習慣
同學們要主動增強衛生健康意識,積極了解疫情防控科學知識,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鍛煉,勤洗手、勤通風、勤喝水,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應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影響帶動家人、親友共同做好疫情防護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要知道,疫情之下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不讓關愛我們的人揪心,不為我們關愛的人揪心,就是對生命安全的負責,就是在為這場“戰疫”做貢獻!
五是“通”,保持信息暢通
非常時期,更需要及時溝通、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同學們務必保持信息暢通,及時留意學校相關工作安排,及時關注輔導員老師班級群里的各類通知, 看到了請主動回個“收到”,報聲“平安”。
此外,輔導員老師將根據學校疫情防控要求,定期開展班級同學身體健康信息統計、近期行程安排摸底等工作,同學們務必及時、準確報送相關信息。如有變化,務必第一時間告知輔導員老師。
六是“陪”,好好陪伴家人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同學們應好好珍惜這個“加長版”的寒假,安心在家陪伴家人,和父母長輩多聊聊天、交交心,可以談談自己在他鄉求學的收獲,談談自己對未來的打算。
同時,大家要學會放下手機,多幫助家人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做到“勞逸結合”。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能使父母感到欣慰,何樂而不為呢?
七是“疏”,經常自我疏導
疫情之下,有的同學可能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況。心理學研究表明, 愛和高質量的連接是獲得安全感的動力源泉。遇到這種情況,大家不妨少刷刷微博,通過電話、網絡等與同學、朋友多溝通交流,彼此安慰鼓勵,也可以從父母長輩那里獲取情感支持。
八是‘‘動’’,保持適當運動
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包括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可見,健康的生活需要運動。想必大家都感受過運動之后的神清氣爽吧!這是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氧氣攝入,從而提升人體精力與體力。相似的,免疫細胞的循環與功能在人體運動過程中也會得到提升。
九是‘‘讀’’,讀書豐富內心
閱讀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防控期間,利用好“宅家”時間多讀書、讀好書,提高社會整體的閱讀水平,成為各界的共同呼聲。各地圖書館也積極開通多樣化的線上服務,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是‘‘律’’作息規律合理
(1)制定一個可行性目的
(2)遠離手機,遠離一切干擾源
(3)制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
(4)目標達成,學會獎勵自己
通過努力,自我調節作息規律。如果還有困難,甚至有難以承受的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 請記得一定要尋求導員的心理疏導和幫助。
同學們,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一個人都是守衛者,無論此刻你身在何處,都請保護好自己和家人,這既是對生命的敬畏,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希望所有同學,牢記“十句箴言”,靜候春暖花開。到那時,我們相約美麗校園,續寫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