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阡陌上,六月翰墨香,以讀書啟迪智慧,用智慧滋養心靈,一人,一書,一世界。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本書為哲學家周國平先生畢生散文精華,當面對愛、逆境、孤獨、死亡、變故等人生大命題的時候,人應當保持在什么心理狀態,是本書的意義所在。希望本書能為在繁雜的世界里找不到頭緒的你,建立強大的靈魂世界。--讀《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有感
19級物流管理本科1班 高會雯
此書集合了作者對于生活的各方面的思考,如:名利,生死,愛情等,充分反映出作者的一種超脫達命的人生觀念。那里有著我們遲早要面對事情及對些的答案。
原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在一定的意義下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必死但不會很快就死的病,而生命本身就是這種病!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但因為我們“太忙”,忙著游戲,忙著追星,忙著追劇,沒有抽出時間來與自己對話,以至于沒能有個屬于自己且系統的價值觀,才導致容得被物質化的事物而牽制!
就像我們現在一樣,父母總以為我們自己還小,不需要鍛煉長大后到社會的種種應變能力,反而把我們寵得像童話里的公主,在爸媽的保護傘下長大,而終于一天,保護傘會飛向遠方,甚至你自己也能成為這個保護傘去保護你的孩子。這樣的你,永遠不會知道將來社會的險惡,現在的你,受到一點委屈就會哭,而將來,你不能哭,你在沒能力的情況下只能忍,并不是你懦弱,而是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我們遲早得面對,為什么不從小開始鍛煉自己呢?即使會磕磕絆絆;即使我們會慢慢開始懂得不再退讓,懂得給自己爭取,懂得拒絕,懂得去慢慢培養自己的氣場,甚至會有一點點的兇,即使有一天,我們說不定會變得勢力,變得開始區別對待不同的人或物,但我還是希望我們能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片凈土,就像書中所說:“我唯原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表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
然后,我們應該用平凡的心態過著屬于我們平靜生活,珍惜我們平凡的幸福。做一個就算歷經風雨,也依然溫柔而純真的人。
《皮囊》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致、冷靜的方式,講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間故事。一個福建漁業小鎮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一一體現。用《皮囊》這個具有指向本質意味的書名,來 表達作者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同時也回答那些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讀《皮囊》有感
19級電子商務專科2班 姜曉坤
我最近在讀《皮囊》這本書,它是作者蔡崇達以自傳的形式寫人生百態的書,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的人生感悟。因為講的是故事,所以讀起來沒有刻意文藝也沒有傳達強烈的觀點,就是用讓人共鳴的文字講述著“認清自己”。皮囊是軀體,是欲求,與之對應的是精神世界的自由。書里的每個小故事都給人以人生意義的啟迪,有些是需要我們反復咀嚼才體會到文字所表達的真理。
人生在世,活在皮囊里,活的是一口氣,活的是自己認為對的樣子,活的是對未來的向往。但是皮囊會爛,氣會盡,自己認為對的在別人看來錯的一塌糊涂,對未來的向往也可能被生活擊的粉碎。但是這就是生活啊。人生很短暫,讓我們度過的充實而有意義吧。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小說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讀《人生》有感
19級電子商務本科1班 周子儀
最近看了路遙的《人生》,唏噓不已。令我感慨是主角高加林這個年輕人,他的經歷跌宕起伏,從被人擠掉了當教師的機會開始務農,到時來運轉走出農村進城里當記者,事業的高峰,工作感情雙收時又被人告發走后門,打回原籍農村。他的命運,至少在書的結尾,是帶有一絲希望的有悲劇人設。時代背景無法改變,他的一波三折,他的結局該怪他嗎?
從我的角度看,性格不分好壞,接受性格帶來的后果就好,不自怨自艾,不墮落沉淪。有機會是福,無機會是命。高加林硬朗,不服輸,不甘心求上進的性格是好的,活著總要有理想,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