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研究
          優秀教學案例(七)|“線上教學齊奮進 云游課堂更精彩”
          發布時間:2022-03-26瀏覽量:2502

          不知不覺步入2022年,本以為疫情不再來,但事與愿違,再次開始了線上教學、居家辦公。有了兩年前的授課經驗,本次的線上教學雖稍顯急促,但卻更加從容、有條不紊。

          一、布置教學環境、完善教學條件

          結合實際授課環境和家庭現有教學工具,盡量做到盡善盡美,因家庭居住面積有限、又有四人同時上課,為防止互相干擾,臨時加急構置包耳式耳機、電腦大屏幕等辦公用品,盡量將工作臺收拾得干凈利落、將工具書、教案、參考書籍擺放整齊,滿足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需要。

          二、變化教學模式、時時交流溝通

          本次授課主要采取QQ群課堂配合學習通在線答疑、發布簽到、完成章節測驗和課堂隨測的方式進行。在課堂互動方面,利用QQ群課堂進行連麥交流和溝通,并共享PPT,盡量讓學生做到用手機學習無障礙,并隨時隨地能與老師進行交流。但是因為在線上課,無法像課堂一樣直接、直觀地面對學生,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行“課前預習提問-課中隨測-課后檢測”三部曲教學法,即每次課都會布置相應的預習內容,下次課進行翻轉課堂,對學生進行提問和交流,檢查大家自學的情況。課中會通過學習通進行隨機小測試,檢查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質量;課后會通過大測驗檢測整堂課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習效果較差的同學進行督促和提醒,通過課堂加分表揚課堂聽課質量好的同學,做到獎懲分明。

          三、學生靈活學習、舉例更加充

          本學期所授課程是民航服務心理學,心理學不僅是大量理論或者量表的舉例,更應該有諸多現實中的例子,在授課的過程中,我發現走出課堂學習心理學,學生的思路會更加活躍、更加積極和放松,他們可以自由的從身邊尋找教學所需案例。如一個學生去做核酸的路上一邊上課一邊對我說:“老師,我隔離這么長時間沒出宿舍,一下子出來感覺豁然開朗。”我說:“一開始在宿舍不出門感覺挺舒服的,實際上時間長了會讓人壓抑。還記得我們講過的感覺剝奪實驗吧,沒有了外界的刺激,人的各方面機能都會下降,所以還是正常上課好啊”。學生恍然大悟。這應該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思政教育和人生引導吧,這是長篇大論的說教無法比擬的。這種學以致用的方式更能起到點睛的作用。

          四、融合思政教學、時時引導學生

          心理學有很多思政融入的地方,尤其是現在特殊時期,從心理上對學生做好引導、與學生友善交流和溝通顯得尤為重要。

          1.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與心理學融合。西方科學講究實證、數據、實驗、解剖,所以他們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分得清清楚楚。中國這一點則顯得模糊,中國古人不喜歡太準確,我們可以半斤也可以8兩,我們無可無不可。這對于自然科學的發展有阻礙。但中國古人也說丁是丁卯是卯,這在中國古代建筑學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西方心理學當中有“感覺剝奪療法”,中國古代也有,比西方的感覺剝奪療法早幾千年,比如辟谷,西方稱減肥。辟谷不一定嚴謹,但是很科學。西方心理學里有“空虛視野理論”,《老子》中講到“曲則直”,我們一直認為這是哲學,教人怎么做人做事,但這一樣可以用于科學,如果總是在一望無際或者筆直的路上開車,出事故的可能性更大,這就是“曲則直”。西方科學家所研究的氣質,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中國人所說的第三只眼就是西方人所研究出的松果體,位置恰巧在中國人所說的第三只眼位置的縱深處,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可能出現的“似曾相識”的知覺是松果體所致,恰恰如我們古人所說的第三只眼的功能。中國人一直很中庸,我們的中庸不是取中,而是度量后的最合適的位置、做法,就是西方人所說的黃金分割。

          在講課的過程中,時時進行中西方心理學對比,融合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比較中感覺到新奇,如在“感知覺”知識點部分加入“似曾相識感”的事例,學生頓時興趣盎然,并主動連麥訴說自己曾經的感受。綜上所述,在此門課程的教學中,有意識的把傳統文化和西方心理學結合在一起,并對照進行講解,讓學生不要迷信心理學只是西方的研究成果。讓學生加強文化自信。

          2.注重學科交叉、教會學生文理兼容

          在授課的過程中,深切的體會到文理科要融合、學科要融合。心理學正是這樣一門學科,很好地驗證著學科的融合。文科像母親,理科像父親,母親什么都得懂點,要包容才能厚養;父親要勇往直前、要理性理智。文科是補品,理科是藥品。補品和藥品你更需要什么?楊振寧說:學理科的人要讀點四書五經。我想這不是在推銷四書五經,應該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從文科中得到了靈感來滋養,這就是補品的功效。如果一個一直講授純文科的人偶爾教一教理科的課程,可能就不會把文理科剝離得太直接。如果一個教理科的人偶爾教一教文科課程,可能就不會瞧不起文科。這種交叉,能很好的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鍛煉大腦思維。

          綜上所述,居家辦公、線上教學,無論從教學手段還是教學內容上,都讓我有了一定的飛躍。無論如何,形式和內容要緊密結合,但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作為信息化時代的老師既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要不斷鉆研教學內容,畢竟發展是硬道理,內涵發展是真理。

          本次線上教學與兩年前對比,讓我感覺更加自如,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方面更加自然,學習通和QQ群課堂的互相配合,能讓線上教學更加全面,除了和學生隔空相望外,其他各方面和在學校上課并沒有區別。當然,隨著信息化手段的不斷更新,我還需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如合理運用騰訊會議、學習通直播等,甚至鉆研出更加先進的方式方法,自己需要常試常新,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同時讓學生感到活力和智慧。

          隔空相望、心聲相連,希望自己的課能讓學生如沐春風,希望自己的線上教學能夠常試常新。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