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式各樣的信息真偽難辨混淆視聽。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忙碌,2006年一個全國國民閱讀(傳統媒體)調查,這個調讀調查可以顯示出從1999年到2005年的6年當中,中國國民閱讀豐在持續的走低。2005年國民閱讀率是42.2%,識字者的狹義調讀率是48.7%,相對于1999年比率下降11.7%。在這些讀者當中他們選擇不讀書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沒有時間,占43.7%,二是不習慣讀書,比例達到29.1%。
讀書角一展
當然這是社會的現狀引起,所以我們經濟與管理學院非常重視開展培養廣泛閱讀的活動,多年來廣大同學已經養成主動參與閱讀的習慣,并且每人都有一定的藏書量,廣泛閱讀可以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大家的文學素養,樹立熱愛知識的觀念,我院近日成立"圖書角”來滿足大家對閱讀的需求。
滋潤濃郁讀書風尚,豐富心靈世界好書是陽光,照亮我們人生的航道;好書是蜂蜜,甘甜我們生活的芳香;好書是清泉,蕩滌我們生命的河流。
讀書可瞬間讓我們通達世界各地。想想旅途勞頓的費時費力,閱讀的好處在于隨心所欲,用別人的體驗,隨時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至少靈魂在路上,不是嗎?只要你愿意,每分每秒都可以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與迪拜的金碧輝煌間自由切換,更可沿著歷史的軌跡穿越上下五千年的千回百轉,在時光的河流中任意暢游,而平常的旅行,雖窮盡一生怕也是所至有限,所以說讀萬卷書是行萬里路的最佳拍檔,相對身體的局限,靈魂的旅行是是極大的延展與豐富。
是讀書可讓我們的心智得到極大提升。格物致知也好,修身養性也好,如此這般關于讀書可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的諸多好處,我們都早已在老祖宗的經典文獻中熟知。這里強調的是,書刊本身所承載的全世界的文化文明,讓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更為開闊,而盡可能少地淪入個人的狹障觀念,自然知之越多,觀之越明,斷之越準,心之越靜,智慧的提升自然而然。
董卿曾說:讀書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董卿也曾說: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書不會白讀,它會在未來的某一個場合幫我表現得更出色。
走進書籍就是走進思想的閃光圣殿,當你靜靜地融入書中時,就會慢慢地發現,你的思想已不再是別人的跑馬場,而是思維積存下的精神百花園,那里繁花似錦,那里五彩繽紛。世界讀書日到了,一起走進書的世界吧,在春暖花開的時節,為自己建一座精神的百花園。
總之,讀書可以使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