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祭龍神,剃龍頭
龍抬頭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跟著小e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叭~
01節日概紹
龍抬頭在每年的農歷二月二日,又名青龍節、農耕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根據民間傳說,此日是司職云雨的龍王抬頭之日,意味著雨水增多,又是豐收年,也表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之意。古代的龍抬頭節,多是祈求風調雨順,祈求來年驅趕百蟲,而當代的龍抬頭節,更多是是一種民族符號,代表著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以及對新的一年開啟新篇的熱切期待。
02節日風俗
龍抬頭,最早追溯到伏羲氏時代。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便提到了舞龍求雨的習俗。“龍抬頭”被明確的提出來,是在元代。此人。北方人吃的面條叫“龍須面”,烙餅叫做“龍鱗”,包的餃子叫作“龍牙”,取納吉之意。
03節日來源
當被稱為“龍角”的東宮7宿的第一宿出現在地平線的時候,正值春天來臨,所以,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到來的標志。此時,恰逢中國農歷二月雨水節氣前后,由此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龍抬頭,既根植于我們發達的農耕文明,也體現充滿生機與智慧的中國人民勤勞勞動用雙手創造幸福的精神。
最后小e在這里祝大家
事事如意!!
揚眉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