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科研團隊的工作效率,激發團隊成員的科研靈感,2023年3月15號下午,國際商學院數字商務系召開科研團隊工作會議,本次會議由系部內三個科研團隊同步進行。會上,Running EC團隊、數字經濟創新科研團隊以科研探討的形式匯報了本團隊的科研進度,數字營銷研究團隊則選擇以實踐的形式,通過參加教學創新大賽來積累團隊的科研經驗。
Running EC團隊就論文的撰寫進行了研討。團隊負責人強調,每個老師都應該把自己的教學過程變成一個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教師的論文寫作,要注重實踐。基于此,結合多項創新實踐和先進理論,撰寫論文,可以促進教師走上學術研究的道路。高質量的論文是創新實踐與先進理論的有機結合,而不是復制粘貼、拼湊的文字拼盤。論文可以看作是某一課程或某一課題研究在實驗性、理論性等方面所具有的新的教學成果或創新見解的科學記錄或者是對某一已知教學原理應用于教學實踐所取得的新進展和發現的總結。因此,教改論文寫作必須基于課堂創新教學實踐,并對創新實踐進行真實的記錄,在此基礎上提取可供他人借鑒的教學方法,并輔以先進理論的證明。然而,現在很多教師寫的文章大部分都沒有理論支撐,而是對課堂教學的一些做法進行了一般的總結和羅列,這樣的文章顯得空洞。因此,優秀的教學改革論文應該是80%的創新實踐+20%的真實記錄、升華和理論實證。
數字經濟創新科研團隊就學校召開的座談交流會議做出工作部署,針對科研團隊建設,高水平科研成果、橫向課題研究、成果轉換等內容做出詳解。在明確的主旨思想下,本次會議就教學成果獎申報展開討論并制定了本月20號的論文投稿,以及4、5月份課題申報的相關計劃。團隊負責人指出,教育成果獎必須有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案,包括工作方案和改革方案。具體方案應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科學性,能準確反映教育教學規律。二是創新性,內容、方法都要創新。三是要實用,能適應實際需要,能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四是實效性,即方案的實施,取得了切實的效果。教育成果的培養要堅持積累。教學成果是經過實踐檢驗取得成果的成果,時間跨度長,在成果形成和應用過程中及時進行總結提煉,特別是成果特色和創新點要在實踐中積累。同時,有關成果的論文、課題、獲獎及相關制度的建立等要及時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在成果申報時更好地組織材料,形成完整的申報體系。
科研作為教師的內在需要,存在于教師的教學生涯中,它記錄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從教學新手到成熟教師的成長過程。一線教師是教學實踐者,要想發現科研理論和原理往往很難,但通過自己的實踐研究,用創新的方法和手段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是可能的。教師在不斷總結和提煉中形成科研成果,從而指導日常的教學工作,使教學方法更加科學,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使自身思想更加成熟,經驗更加豐富。數字商務系全體教師將繼續在科研的道路上攻堅克難、勇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