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的北京雖仍有一絲冬韻,但每個角落都隱藏著生機。國際商學院外語系副主任楊麗有幸參加山東省教育廳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2023年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省級示范培訓班”的學習,領略到高等學府下的教學魅力,受益匪淺。
此次培訓緊緊圍繞“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主題以及清華大學“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展開,學習內容涵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改革、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與提升技巧、年輕教師成長的三大修煉、如何在學校開始教學工作以及師德師風建設等。在5天的學習期間,每天的課程和活動都安排充實,來自山東各高校的100名教師化身清華學員,一起交流新知、更新舊知、共同進步。
基于學生不同的學情或需求,朱桂萍教授提出了三種混合式教學模式,讓我們對如何開展混合式教學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蒙克教授在他的基于知識創造的過程性和互動性的課程設計的講授中提到的“ChatGPT”,引發了“我們會被善于使用ChatGPT的人取代嗎?”這一危機的思考;同時他還提出了關于教學設計的四點建議:內容案例化、案例問題化、不破不立、夾敘夾議。薛芳渝教授關于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與提升技巧的講授讓我們對如何設計一份合格的教學設計有了更深的體會,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也應盡量遵循“ADDIE模型”,即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ment)-實施(Implementation)-評價(Evaluation)。王紅教授提出“種一片草還是一棵樹”的思考,進一步明確作為教師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她秉承清華“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給我們分享了她在在線教學中的體會,并建議我們建設非實時在線課程資源。姚小玲教授在師德師風建設的講授中提出,學而不已是師德師風建設之前提,同時告訴我們“學無止境”的道理。
學而不已,闔棺而止。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挖掘使用雨課堂等線上教學工具,精心打造每堂課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