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濟南春意盎然,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國際商學院外語系教師綦青到濟南參加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山東大學濟南校區承辦的“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省級示范培訓”,學習最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

本次研修從三個目標展開:1.根據當前高等院校教師的職責和使命以及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所教授課程的特點確立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向和思路;2.根據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學習行為特點和成長發展需求,遵循課程教學基本原理,按照成果導向原則撰寫和完善課程大綱,按照BOPPPS有效教學模式設計和進行教學,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3.通過教學主題研討、微格教學、課堂觀察等研修形式,為同伴提供有效反饋,促進個人開展教學反思,強化教師間交流互鑒。在一個周的研修過程中,提高教學能力和立德樹人的能力。
在課程大綱設計方面,林紅老師提到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來進行課程大綱的設計與撰寫,主要涉及到了參與式的學習策略和如何對學生學習成效進行評估,其中最重要的是泰勒的課程理論,從四個方面—內容、目標、方法、評估來設計課程大綱,以此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
在教學設計方面,張妍妍老師介紹了BOPPPS有效教學模式,BOPPPS有效教學模式是將教學內容分成了六大部分,分別是導入(Bridge-in),目標(Objections),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方式(Participation),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這幾個環節缺一不可;尤其是教學目標的明確,能讓學生知道在學習的過程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情感。
本次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除了優秀教師的講座外,還有微格教學環節,通過實際教學促進教師參與式、主動性和體驗式的學習,提高了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

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當代大學教師的使命不再僅是教學,還要根據國家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培養優秀人才。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是未來教學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