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語系新開設課程《中國文化概要》的學習難度,外語系《中國文化概要》課程組于4月26日下午進行了第四次教研分享交流會,會議繼續圍繞授課方法、創新思路展開討論。會上,伊方圓和韓秀民教師就自己負責的授課章節進行了分享,分享的授課內容與中國傳統節日、飲食文化相關,雖然涉及內容較多,但教師教學設計思路清晰、主題突出、富有創新。
伊方圓老師就中國主要傳統節日做了分享,她根據各班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和需求因材施教,找出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重點詞匯和句子,讓學生識記并背誦,只有先儲存信息,才能表達,還補充了節日介紹的短視頻,讓學生通過短視頻對我國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是每個大學生的義務與責任。
韓秀民老師整合了部分教學內容,重點突出,首先就主要菜系特點及典型菜挖掘了與菜名有關的歷史故事,比如夫妻肺片、松鼠桂魚、李鴻章大雜燴、叫花雞等,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學到與中國美食有關的飲食文化;其次通過老外眼中的中國美食短視頻,拋磚引玉,讓同學們思索中華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蘊;然后給學生布置課后任務,即制作一道美食的短視頻,包含食材、過程、由來等。
雖然面對著新課程、新教材、新教學思路,相信只要師生共同致力于方法創新,努力實現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的教學理念,定能更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交流傳播能力,幫助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