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4考研初試已經過去近三個月的時間啦,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不是已經進入到復試的備戰中了呢,關于復試,小e有一些小tips,大家來看看吧~
什么是考研復試?
研究生復試是研究生考試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即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后參加的,由報考院校組織進行的第二次考試。一般也分筆試和面試。早期的研究生復試多只是一種形式,但從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復試的權重,有的招生單位甚至把復試的權重加大為百分之五十,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實學并具備更高的應變能力。考研復試關系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終入選,是最后道程序,因此在考研過程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復試需要準備什么?
復試個人必備材料
身份證、初試準考證、學籍學歷證明、本科成績單、本科畢業證學位證(應屆提供學生證)、復試誠信承諾書、四六級成績單、計算機二級證書、獎學金證書、本科參賽獲獎證書(科研項目、社會實踐)注:具體可參考目標院校往屆復試準備材料,能準備的先準備以防丟失。
制作簡歷
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制作簡歷,能寫的部分先寫上,后期需要不斷修改:個人信息、初試成績、績點成績、校園經歷、本科科研成果、實習工作、本科榮譽 (沒有就寫讀研規劃) 、技能證書2月底初試成績出來后,就可以給心儀的導師發郵件,早聯系雙向選擇的概率就大。郵件需要附上自我介紹+簡歷。
下載保存導師近期論文
復試專業知識很可能和導師研究方向有關,多多關注導師的學術論文以及專業相關期刊
1.找到報考院校專業學科帶頭人,瀏覽器找到院系官網。
2.師資隊伍查找導師名單,一般教授/副教授就是學科帶頭人。
3.進入知網或者其他期刊數據庫搜索導師名字,選擇核心期刊。
4.選擇時間近引用多的論文,挑觀點,關注摘要和結論。
復習專業課重點知識
首先要清楚復試專業課的參考書,尋找歷年題目專業課考察有側重點,先查看歷年復試專業課每部分考什么,分值占比如何,分清主次。如果花大量時間在基本不考的點真的很吃虧這里可以詢問目標院校的學長學姐出題方向與風格,做好標記,少走彎路。
中英文自我介紹
1.個人自我介紹:包含姓名、年齡、專業、學院、學術歷程、實踐經驗以及對未來期望
2.結合學校實驗室/社團等精力闡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3.研究生未來的規劃和目標
4.對學校的憧憬和感謝
收集常見中英文回答模版
1)你的研究生規劃是什么?
2)你為什么選擇考研?
3)為什么選擇這個學校?
4)自身優點自身缺點。
5)介紹一下自己的畢業論文。
6)如果沒考上,你會怎么辦?
7)你為什么選擇跨專業?
8)介紹一下你的家庭。
9)介紹一下你的性格和愛好。
10)遇到壓力你一般怎么處理?
11)談談你的本科生活。
12)你喜歡什么類型的書?
考研復試復習策略
了解復試內容和流程
首先,你需要了解你所報考學校的復試內容和流程。復試通常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可能會有指定的科目和教材。因此,認真復習這些科目和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需要了解復試的具體形式,例如是線上還是線下進行,以及復試的具體流程和評分標準。
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盡管你已經完成了初試,但是復試的學習同樣重要。你應該繼續保持你在初試期間形成的學習習慣,如規律作息、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等 。這樣可以確保你在復試階段仍然能夠高效地學習和復習。
加強外語口語和聽說能力的訓練
復試中,外語口語和聽說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你可以通過聽英文廣播、看英文電影或者找外教練習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外語口語和聽說能力。
注意復試的時間管理
由于復試的時間相對較短,而需要復習的內容卻很多,因此時間管理尤為重要。你可以制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將復習內容分解成每日或每周的任務,以確保你能覆蓋所有需要復習的內容。
做好心理準備
復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因此做好心理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通過模擬面試、小組討論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和自信心。
總的來說,考研復試的復習需要你有明確的目標、合理的計劃和堅定的決心,下圖是24考研大致復習流程,同學們可以借鑒,認真備考!
考研復試加分項
本科成績 (GPA)
本科成績單可以說是最直觀能看出一個學生大學4年的學習成果了,而成績單最主要還是要看GPA(平均學分績點)。
GPA是考生專業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體現,有競爭力的排名和績點直接說明了你在本科生涯中的努力,更容易博得復試老師的好感。但有些老師會格外關注成績單上最好或最差的科要想好如何應對相關的提問。
科研經歷/論文/專利等成果
本科教育相比于研究生更主要的其實是傳授知識,如果你還能有一定的科研經歷或學術作品的話,那么在考場外你已經是佼佼者了,畢竟有這部分經歷的同學是少數。
那么具體如何處理這些經歷和實在是沒有沒有這些經歷的同學怎么辦呢? 大家可以著重把畢業設計搞好,深入地了解自己研究的方向,以防老師會提問哦。
技能證書
例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會使用的重要軟件、具備的其他重要技能證書等。其中外語能力是比較重要的,作為研究生必備的科研素養,閱讀外文文獻、參加學術會議、撰寫科研論文等都需要較強的外語能力。
盡管復試方案中并未明確要求考生必須通過CET-4、CET-6但很多老師都會憑借這點對考生有先入為主的印象。
如果你的四六級或考研英語分數較高的話也可以強調一下你的分數。計算機水平的話,能夠結合研究方向是最好的,有些導師是做材料計算的,如果你又會相關軟件,那么對科研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會matlab、origin、PS等數據處理的軟件也可以幫到你。
競賽經歷、獎學金
榮譽獎項也能很大程度體現你的優勢,如果能和專業相關的榮譽就更好,比如說金相大賽、熱處理大賽、大創等,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通過團隊協作和溝通表達能力來展現自己。
獎學金更不必多說,自然是“多多益善”,同學們盡可能挑金量較高的先說,如國家獎學金、校級獎學金等。如果校內各項評優評先活動中獲獎,如“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也可以展示出來。
實習經驗
社會實踐經歷或校園經歷和專業相關是加分的,尤其是有去一些知名、大型企業 (單位)的實習經歷就更吸睛了!
但像兼職之類的經歷并不是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實在沒有存貨的話不建議拿出來,在描述經歷的時候過程要具體化,結果要量化。
本科院校
本科學校其實是個次要矛盾,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但換位思考,老師還是會考慮本科好一點的學生,這一點主要還是在調劑的時候可以參考。最根本的還是復試表現和初試分數。
不管是復試面試、寫簡歷還是自我介紹,這些加分項都可以幫到你,使個人形象更加立體,值得強調的是這些加分項要盡量結合自己的專業。
同時我們在展現這些優勢的同時,一定要具有表達的邏輯性,這些加分項最重要的目的是幫我們掌握面試的節奏,提前預判,讓自己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看完這些,是不是對你有所幫助呢。相信同學們多加模擬,一定會取得滿意的答卷。
小e在這里送給考研的小伙伴們一句話:
“如果命運,
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
那你就要爭取,
做你自己人生,
最好的演員。”
祝大家一研為定
成功上岸!